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宋春燕   ,贾先翠

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目的 探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措施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2年3月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采用急诊护理措施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采用急诊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治疗总有效率;镇静安眠药物;急诊护理;

前言:临床上,镇静安眠类药物常用来治疗失眠症患者或伴有焦虑、抑郁症患者。该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会出现药物中毒,大剂量服用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因其具有抑制循环中枢、呼吸中枢进而导致循环、呼吸衰竭,急诊一般通过洗胃、催吐、灌肠等方式来救治镇静药物中毒患者,及时的救治与急诊护理手段是有必要的,对患者预后情况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1]。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男20人,女26人,年龄36-52岁,平均(44.00±2.67)岁,试验组男20人,女26人,年龄37-53岁,平均(45.00±2.6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呕吐物进行送检并清理,患者接触过的地方要做常规消毒处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感染。

(2) 试验组实施急诊护理:患者入院以后,将其头偏向一侧,清理理污秽物,防止气道堵塞,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给予患者洗胃及催吐的准备,并建立 静脉通道,救治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监测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工作,如发生不良情况,应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定时吸痰、拍背,可减少肺部感染;翻身2-3小时一次,热湿毛巾擦洗皮肤,骨突部位局部按摩,以防褥疮发生,口腔护理,每天2次,张口呼吸者可用湿纱布盖在口鼻部,以吸人湿润空气,放置导尿管者要每周换一次,并定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膀胧,定时清洁消毒会阴部,大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研究,通过(±s)、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分别采用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

护理前,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 (%)

组别

无效

有效

痊愈

总有效率

试验组(46)

3(6.52)

25(54.35)

18(39.13)

43(93.48)

参照组(46)

10(21.74)

21(45.65)

15(32.61)

36(78.26)

X2

-

-

-

4.389

P值

-

-

-

0.036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前,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

组别

例数

比较满意

非常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试验组

46

17(36.96)

23(50)

6(13.04)

40(86.96)

参照组

46

12(26.09)

18(39.13)

16(34.78)

30(65.22)

X2

5.974

P值

0.015

3讨论

镇静安眠类药物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的药物。一般讲镇静和催眠并无严格的区别,常因剂量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小剂量时,产生镇静作用,使病人安静,减轻或消除激动、焦虑不安等;中等剂量时,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大剂量时则产生抗惊厥等作用。轻度中毒可有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语言模糊、反应迟钝、判断和定向力障碍等表现。中度中毒可出现沉睡,强刺激虽能唤醒,但不能问答,随后进入昏迷状态,呼吸略浅慢,唇、手指、眼球震颤等表现。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及低体温。早期可有四肢强直、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后期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时大时小,呼吸变浅或不规则。可有肺水肿、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表现[2-4

]。因此,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手段是有必要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情况,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包括洗胃,加强生命支持治疗,促进已吸收药物的排出,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鼓励多喝水,注意休息,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维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避免情绪较大的波动,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5]。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急诊护理干预,在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过程中,提高了救治效率及护理满意度(P<0.05)。

   综上所述,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干预,对药物中毒患者的救治效率上有积极作用,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纵肖肖. 镇静安眠药物中毒急诊护理效果分析[J]. 保健文汇,2022,23(13):106-108.

[2]张灿.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干预分析[J]. 饮食保健,2021(17):157.

[3]胡昕瑶.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干预探析[J]. 自我保健,2022(6):211-213.

[4]罗凤.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干预分析[J]. 药店周刊,2021,30(27):91.

[5]周崇斌,李春娥,刘沙.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 特别健康,2020(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