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该怎么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该怎么办

普晓荣

蓬溪县中医医院  麻醉科  四川遂宁  629100

小儿苏醒期躁动(EA)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这是全身麻醉苏醒早期多发现象,小儿表现出异常烦躁、没有目的的乱活动或者定向混乱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暴力行为,伤害自己以及他人。苏醒期躁动会影响小儿的正常行为,造成手术伤口裂开,拔除医疗导管或器械等,增加治疗时间,还会产生额外的费用等,而且也会增加术后新的不适反应,比如哭泣、脾气暴躁、尿床和分离焦虑等,造成很多危害。对于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问题,已引起麻醉医生的重视,为了避免小儿发生伤害自己以及远期行为改变,提高苏醒质量,我们应全面了解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问题,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EA的诱发因素以及该怎样处理。

一、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

1、手术前焦虑:小儿在手术前出现焦虑心率心理可能会增加麻醉恢复期交感神经的张力,也可能会延长交感神经兴奋状态的时间,增加术后EA发生的风险。有研究数据显示,小儿在术前的焦虑状态使得术后出现躁动的风险增加三四倍左右。对于进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术前产生焦虑但未进行抗焦虑干预治疗的患儿(5-12岁),与无焦虑症状的患儿相比,发生EA的几率分别在9.80%和1.45%左右。小儿的性格、认知能力与社交情况等都与术前焦虑有密切关系,不善于交际、又比较敏感以及思想更加活跃的患儿发生术前焦虑风险更高。

2、吸入麻醉剂方式:麻醉方式的不同可引起EA的发生率也不同,吸入麻醉剂与其他方式相比引发EA的风险更高。各种吸入类的麻醉药都可能会诱发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近些年,很多医学研究数据认为只有七氟醚有明确诱发EA发生的不良作用。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时,发生EA的几率高达40%,造成如此高的发生率主要因素可能是七氟醚残余量从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的速率有差别,使得脑功能各部分恢复情况有很大不同,听觉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比较快,认知功能恢复比较慢,小儿身体各功能没有同一时间快速恢复,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使得小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不协调,进而造成精神与行为的分离障碍。

3、年龄因素:与学龄儿童相比,学龄前的小儿更容易发生术后烦躁。学龄前小儿年龄较小,对很多陌生事物的接受很慢,适应能力较差,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很多不认识的人,使得小儿情绪更加不稳定。有研究数据发现,对于学龄前的小儿而言,无论在术前是否进行药物干预治疗,3岁内的小儿都更容易发生苏醒期躁动。

4、不良因素的刺激:术后发生各种不良刺激也是引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重要因素,主要包含有疼痛、缺氧、低体温、尿潴留、导尿管以及气管导管等。而疼痛与气管导管的刺激是发生最多的,有研究发现,术后患者疼痛评分越高,引发EA的风险也越高,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可减少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气管导管也是引发EA的强烈性刺激因素,这些不良因素都是比较多发的,且很难完全避免。

二、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如何处理?

1、手术前做好心理干预。积极调整好患儿手术前的精神状态,降低患儿的分离焦虑可明显降低EA的发生。有一项对于小儿苏醒期专项护理在预防术后躁动的研究中发现,干预组在手术前对患儿以及家属做好详细的术前教育,可有效改善患儿和家属的焦虑心理,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明显降低了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对于2-7岁的小儿,在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时,可通过父母的陪伴,观看喜欢的动画视频,听喜欢的音乐或者是医护人员角色扮演等,降低患儿的焦虑程度,可降低EA的发生。上述结果足以说明术前应重视小儿的心理干预。

2、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对于1-12岁小儿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停止使用七氟醚麻醉换用丙泊酚3mg/kg,分次给药,采用泵注方式超过3分钟过度,可明显减少EA的发生。停止使用七氟醚换用氧化亚氮进行维持镇静,与同时停止七氟醚和氧化亚氮组相比,也明显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由此可发现,七氟醚 药物本身与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关系,通过小剂量使用镇静药物或者使用笑气冲洗七氟醚,能够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这样在患儿苏醒前有足够的时间可将残留在中枢神经的吸入麻醉药物排出,确保中枢神经每个部分的功能都能够同步恢复正常状态,这是减少因吸入麻醉剂引起患儿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方法。

3、减少不良情况的刺激。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麻醉药物的血液浓度逐渐降低,身体的各种反射情况逐渐恢复,比如呛咳反射、气管导管的刺激等都是引发躁动的主要原因,拔管前一定要抑制好患儿的呛咳反应,这样才能平稳拔管,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舒适拔管时多会使用瑞芬太尼,在七氟醚麻醉下完成手术一直到拔下导管前都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注意输注速度控住在0.05ug/kg/min,可有效减少EA的发生。

做好术后镇痛处理,尽量减轻患儿的疼痛。小儿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所以对疼痛反应表现更明显,术后合理使用药物止痛,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实现最好的止痛效果。此外,小儿的注意力比较分散,也可通过抚摸或是语言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感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少EA的发生。

术后确保呼吸道通畅,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呼吸正常,做好患儿围手术期的监测与监护,避免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危险,减少EA的发生。

患儿手术结束后回到麻醉复苏室时,注意要在妈妈陪伴下复苏,这样患儿醒来的第一眼看见妈妈,增强心理的安全感。父母的拥抱、安慰与抚摸都可降低患儿内心的恐惧感,更有益于患儿平稳的苏醒,减少EA的发生。在麻醉苏醒时,身边的护理人员可以握着患儿的小手,轻轻腹膜额头,温暖的安慰患儿,多鼓励患儿,可增加患儿安全感,有效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减少EA的发生。

4、药物预防EA的发生。阿片类药物,临床常用的药物有芬太尼、曲马多和 右美托咪定等,都可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效果明显。

5、术后做好舒适安全的护理,可减少EA的发生。术后加强患儿的安全管理,要有专人照顾,适当的约束护理,避免发生坠床等危险。定时查看约束用具的情况,保证其舒适性。全身麻醉的患儿术后容易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因此术后应去枕平卧,头朝向一侧,也可在肩膀处垫起一个软枕,有助于清理分泌物或是呕吐物等,确保呼吸道顺畅,避免因呕吐窒息缺氧引发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