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舒朝艳

巧家县第一中学  657000

摘要:音乐是一种延续数千年的艺术形式,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能够对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产生独特的促进作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鉴赏教学是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内容为鉴别和欣赏音乐作品,并在认真感受与品味过程中产生相应情感;乐感则是影响鉴赏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音乐感知能力,才能在鉴赏学习中顺利产生主观想法。因此,乐感与鉴赏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音乐教师应重视这两项能力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教育;音乐教学;乐感;鉴赏能力

引言

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要重视艺术类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具备鲜明艺术风格的学科,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艺术培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满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改进教学方式,强调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积极价值,从音乐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音乐情感熏陶不够

当前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师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外延拓展性较差,缺乏对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学生看到的只是知识本身,致使音乐知识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难以识记。教师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听音乐、讨论近期流行的音乐,却对音乐课缺乏兴趣,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将情感代入到音乐课的学习中。

(二)音乐课形式固化,学生参与度不够

一些高中学生不重视音乐学科的学习,课堂教学缺乏与教师的互动,甚至有些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做其他主科的作业,根本没有投入个人情感,思考与探索的积极性较差,沉闷的课堂氛围,使教师失去教学热情,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进声乐练习,融合乐感培养

声乐教学是培养乐感的基础途径,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乐感,才能深度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并采用适宜的声乐表现手段复现作品内涵,使音乐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模仿”,即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学唱歌曲,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想法,没能给予其足够的聆听与感受空间,导致声乐练习陷入机械化。新课标施行之后,乐感培养在声乐练习中的地位有所提升,音乐教师应抓住机遇,帮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感知音乐,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在高质量的声乐练习中增强乐感。与此同时,对心理发育日趋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声乐练习与乐感培养的融合也能促进其音乐爱好的养成,使其逐渐具备独立感知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应把握声乐教学中的乐感培养契机,在充满音韵美的环境中帮助学生提升乐感。

(二)搭配器乐练习,促进乐感提升

乐感是人类七大智能中的一种,包括音高感、节奏感、旋律感等,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正是用声音向听者传达某种感觉,良好的乐感可以使学生具备更高的音乐敏感度,从而更快和更准确地捕捉音乐中的信息[3]。器乐练习在锻炼学生手脑配合能力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促进其节奏感与旋律感的提升,从而实现乐感培养,任何一门乐器都有可能作为乐感提升的媒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动手操作环节,学生很难获得学习一门乐器的机会,也就错失了通过器乐练习提升乐感的机会。为此,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主动穿插器乐教学环节,将简短的器乐练习技巧介绍给学生,并尽量在课堂上留出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三)整合背景资料,丰富鉴赏基础

音乐鉴赏不是单纯欣赏音乐作品,而是在认真聆听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深层次内涵,结合创作者的表达动机与特定时空环境进行思考,实现与创作者的共情。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教学所用的音乐作品大多较为经典,或是某一音乐流派的代表作,或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经典,其背后具有大量的深层内容等待学生挖掘。相应地,此类内涵丰富的音乐作品也具有较高的鉴赏难度,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与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准确体会作品情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提前准备,要求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保证鉴赏学习拥有充足的基础。

(四)推动合作鉴赏,落实学生主导

历经多年的学习生活,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音乐鉴赏。然而,由于成长环境不尽相同,学生们存在较为明显的音乐能力差异,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则很难保持统一的学习步调。此时,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调节学生能力差异的良好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音乐鉴赏给予学生取长补短的机会,在合作中共同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涵,并在交流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有利于其鉴赏能力的提升。例如,高中音乐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舞动心弦——舞蹈音乐”收录了国内外不同风格的舞曲,许多高中生在舞蹈学习方面经验较少,自然对此类音乐作品感到比较陌生。为此,音乐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异质分组的原则,将擅长舞蹈与不擅长舞蹈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里,同时尽量保证其他成员的音乐综合鉴赏能力存在差异,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鉴赏本单元的舞曲。如此,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不仅每名小组成员都能充分发表自身对作品的看法,擅长舞蹈的成员还可以从舞蹈角度介绍舞曲的独特欣赏角度,丰富讨论的结果,使合作鉴赏的结果更加多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效果对高中音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乐感与鉴赏能力,也能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感受音乐之美。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提升,音乐教师要对原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方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活化课内外教育资源的应用,使音乐课程体系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音乐能力基础,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其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季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观的构建——以“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2(11):88-90.

[2]浦利华,黄婷婷.再论美、审美、美育之内涵——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启发[J].中国音乐教育,2022(01):17-22.

[3]杜燕.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