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225
摘 要探索抽象(非具象)雕塑语言要建立在理解把握前人的抽象雕塑语言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讲述抽象雕塑形成的背景,分析前人的抽象雕塑语言,论述了抽象雕塑的形式和语言特征,从中学习精华并谈谈抽象雕塑语言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抽象雕塑;雕塑语言;表现形式
一、抽象雕塑语言形成的背景
20世纪初的西方先后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而且慢慢步入科技时代。现代化的机械运转,所呈现的速度、效率等等对于人的视觉,这些都属于抽象的因素。它们刺激着艺术家进行抽象艺术的尝试,甚至有的艺术家主张批判传统文化,讴歌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工业文明下产生的城市给人们带来压力重重的快节奏生活,工业社会快生活最明显的就是速度、单调、流水线。这些因素都与原来人所习惯的现实生活存在矛盾。德国哲学家沃林格所著作的《抽象与移情》中提到的“情感抽象”,这个概念指出抽象的形式可以解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冲突,可以在不熟悉的物质世界里找到慰藉,在新的形式里确立新的价值。这成为了抽象艺术最早的美学基础。
抽象艺术是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对实际物体的呈现被视为次要的或者彻底地抛开描绘真实物体形象的艺术。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所构成的结构传达出美学内涵。抽象作品当中,艺术家没有展现任何具体的人和事物,只是由一些具有活力的元素构成,色彩、明暗、空间的安排共同传达出情绪。“抽象艺术在现代艺术思潮中的确立针对人类不同层面的精神内容,丰富人们的想象和思维,将艺术形式的拓展与题材的独特性构成新的一致。” [1]
二、抽象雕塑语言案例分析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从20世纪初真正开始,艺术发展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五花八门的各种艺术主义推动了前卫的艺术运动。我们所熟悉的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各前卫艺术派别基本都是从绘画艺术开始,包括抽象主义。抽象艺术绘画方面杰出贡献的无疑是康定斯基。抽象雕塑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备受非议,后来被西方理论界称为“抽象雕塑之父”的布朗库西。立体派与未来派对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善于将现实物体抽象至最基本的特征,对简约外表完美的追求促使他重视对作品表面的打磨,力求突出材料的本性。突显他这一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空中之鸟》。(见图1)他完全摆脱了鸟的自然形态的限定,将鸟的形象简化到几乎难辨的程度,只剩下简洁细长的流线型,好像主体被外空间挤压排挤一样。但是恰恰只剩下简洁凝练的优美流线形的造型与金属材料本身光滑明亮的特质二者的张力。这种抽象雕塑造型语言的张力不是简单机械的“力”,它迸射于形式之间,是布朗库西偏重于几何形式的组合美,把自然的形体概括精简,追求原始的纯净情感的“力”。这是追求表现形式与材料本性的完美结合。
三、抽象雕塑语言的认识与感悟
20世纪西方抽象艺术的出现,颠覆了从古希腊通过艺术活动来展现世界的真实的观点,不再是通过具体的描绘来追求真实现象,追求写实性、真实性的再现。当然中途也有其发展的过程,西方19世纪的浪漫主义就已经具有突出个人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表达,具有表现的倾向。但是抽象雕塑它以独特的语言呈现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艺术轨迹。抽象雕塑不仅突出情感、强调个性、审美理想的表达,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以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注重材料本性的生命力与艺术语言的纯碎性。它是值得去思考、探索的一个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
“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性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我们人类的情感。” [2]从苏珊•朗格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就存在某种表现形式去传达情感。抽象形式的语言有两个表现特点就是宽泛性和不确定性。王令中提到“一条婉转自如而又灵动多变的曲线,可以蕴含轻松、活泼、自由、富有生命力等多种形式意味”。[3] 其实这根婉转自如而又灵动多变的曲线只需在二维的平面上已经可以蕴含上述的意味了,如果赋予这根婉转自如而又灵动多变的曲线一个空间呢?它在空间当中任何一个角度呈现不同的意味,将会有无限的可能性的意味。有可能成为一个点、一条直线,也有可能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一根线就已经有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在抽象雕塑语言当中,不仅仅是线,还存在面,而且线与面还能够结合表现,它们发生拼凑、挤压、形变等等,构成千变万化的抽象雕塑语言,蕴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如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与和谐感等等。不仅如此,还可以赋予它们光线、色彩等等。这些构成的抽象雕塑语言库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挖掘,运用它表现人类更多的情感,创造给观者无限可能性的视觉满足和情感共鸣。
注释:
【1】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编,樊琳著:《美术鉴赏(第二版)-造型艺术美学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P62。
【2】(美)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尧译:《艺术的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P18。
【3】王令中著:《视觉艺术心里-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4次印刷,P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