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榆林乡中心小学
摘要:在整体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育过程及教学评价都已经出现了全新的转变,即教-学-评一致性。而我们的传统教学,往往是先教后学再评价,评价是紧跟在教学后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教-学-评一致性打破了传统教育环境之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从而逐步构建了能够满足于学生日常学习需要以及未来成长需求的相应制度。而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依托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才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展开研究的核心途径。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阅读教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已有课堂教学环境下设置教学目标,并且作为核心教学导向,让教学工作的诸多环节协调,共同为课堂提供服务。即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没有”,真实地评价教学效果,以便调整下一步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而小学时期语文教育工作之中,阅读课程教学属于关键内容之一,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写作学习打好基础,因此需要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分析
在我国整体教育行业之中,教-学-评一致性属于全新的教育观念,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一体化地考虑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而教,明确教学应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这个观念最早是在美国出现的。而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们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都开始被运用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之中。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实际运用,极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整体课堂整体质量与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显示出自身的主体性[1]。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评一致性教育工作能够让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内容更为突出,从而站在多元化角度渗透教育目标,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教材之中的相关内容及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融合与教育的实际场景进行拓展,从而开展因材施教,把目标、教学和评价保持一致。目标对教学负责,教学对目标负责,评价对教学负责。目标、评价、教学这三方面之间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
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能力指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如果“教学目标”得不到解决,那么“教-学-评一致性”也就得不到落实。小学时期的语文知识学习,需要在阅读评价环节考虑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理解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对于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之中,教师教育目标的制定需要站在多元化角度确保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灵活。首先是基础目标。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都需要让学生先进行初读,这一阶段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去完成教材课文朗读,并且确保没有漏字或者错字的问题[2]。其次是进阶目标。这一阶段之中需要学生开展精读,所以精读目标也需要拥有更大的难度时间而言,就是要保障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对于文本内容拥有综合的理解与认知,更为关注学生的主观见解及情感体验。所以这一阶段的目标,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学生对于文章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并且能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对于词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表达拥有基础的认知。最后是最终目标。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教师在阅读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帮助学生逐步深层次的认知并感悟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内涵,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理解力,并且富有感情地去朗读文章,从而才会构建正确的审美认知。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首先带着感情流畅的阅读全文,并且能够理解到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对于文章说出自身的见解和看法,还有一些学生在完成以后还可以撰写读后感,或者进行一些与文本相似的创作。
(二)整合教育内容,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依据教师在课前已经设置好的教学目标,再结合语文文本内容,就能够对于整体教学进行把控,使教材之中的文章呈现出显著的课程价值。而想要让小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核心素养提升,就需要首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确保能力,真正的满足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3]。所以教师在过程之中需要保持着策略性的教育意识,将文本的基础特征作为根本融合于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逐步占据主体位置,而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进行引导,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组织教育评价开展有效反馈
教学评价环节也属于教-学-评一体性理念之中,对于教学成果进行反馈的环节,而针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而言,教学评价与常规性总结评价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来说属于一种感性角度的评价,尤其是针对于学生在日常阅读课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而这也是在评价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我们现在课堂评价的现状是:有评无效,评价不具针对性;有评不判,评价不具诊断性;有评无价,评价不具指导性。而在
实际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在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一,评价内容。内容评价上需要教师将教育目标作为根本面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而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素质要求的根本需要,就是将及时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互融合在一起,从而确保整体评价工作能够满足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第二评价主体。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评价环节之中,评价的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相互评价共同进行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之中需要主导整体评价过程,对于全局进行统领,而学生自我评价则是让学生针对于自身在课堂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相互评价就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着平等的身份,因此其他学生提出的见解与想法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与接受。通过这三种评价主体的共同评价,就能确保最终获得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真实并且全面化。
综上所述,正确的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开展学习、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过程评价的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之中不是学生的领导者,而是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之中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习需求,营造出一个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更也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工作之中,对于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发挥思维能力并且主动与他人交流,从而促进教育目标完成,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就能够满足这个教学需求。总之,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课程素养,加强对目标统领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严冬梅.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的探索——以《简·爱》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04):36-38.
[2]廖丽萍.指向教学评一致的文言文阅读测试命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02):66-69.
[3]傅彩虹.探讨“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课堂[J].华夏教师,2020(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