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幼儿园
【摘要】 为了帮助幼儿拓展自身的劳动格局,增强他们对劳动发自内心的兴趣,幼儿园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及时创新教学模式,从多元化角度进行着手,借助幼儿生活、游戏以及学习等空间,将劳动元素融入到其中,帮助幼儿提升自身劳动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去深入探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化策略,旨在能给幼教同行作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劳动能力;有效途径
现阶段,在国家大力推行劳动教育的理念下,很多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其中,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促使幼儿及时认清劳动教育对自身之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但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的方式一般都是以理论教育+课程活动为中心,运用此种方式,导致幼儿对劳动产生一定厌烦心理,进而无法帮助幼儿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所以,为了帮助幼儿拓展自身的劳动格局,增强他们对劳动发自内心的兴趣,幼儿园与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及时地创新教学模式,从多元化角度进行着手,借助幼儿生活、游戏以及学习等空间,将劳动元素融入到其中,从而帮助幼儿提升自身劳动能力。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是幼儿在进行体力劳动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劳动目标。幼儿进行劳动的过程,也是幼儿与生活深入接触的过程。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在幼儿认知能力水平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幼儿深度掌握劳动的重要性,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除了向幼儿传授知识内容,还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适当添加动手实践活动,便于幼儿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这样一来,幼儿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在保障自身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提升的同时,还有利于在正确劳动理念下,提升幼儿劳动素养以及劳动品质,促使幼儿全方面发展,从而更好的践行发展指南。
二、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幼儿园自身不具备健全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一般都以课程内容为中心,而忽略生活元素的运用,进而产生了很多劳动的假象。部分幼儿园因场地以及劳动教育相关设施十分受限,进而无法为幼儿提供相对应的社会劳动活动,只是注重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例如,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吃饭、收拾玩具、自己吃饭等问题,而缺乏对实践性劳动教育的落实。如,没有开展花草种植活动、采摘活动以及社会性公益等活动。另外,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没有高度重视碎片循序渐进的劳动教育模式,进而出现劳动教育形式非常单一的问题。事实上,劳动教育是可以由一些碎片式劳动动作组织在一起的,循序渐进就会达到整体劳动能力的提高。教师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劳动教育,导致一些教师对劳动教学存在一定偏差,从而无法有效地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
三、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师幼劳动教育理念,增强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主要内容的一部分,需要有针对性实施教学,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地区家庭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受到的宠爱偏多,让幼儿自身缺乏一定的锻炼,这也是导致自主能力十分薄弱的原因,更谈不上完成劳动教育的目标。教师作为幼儿教育者与引导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时,应该从增强幼儿劳动意识方面进行着手,不断地完善劳动实践活动。要想完善劳动教育理念,就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模式的构建,在借助寓教于乐的劳动教育,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人员的艰辛,促使劳动教育顺利开展。
例如,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增强幼儿劳动意识方面进行入手,对每一个劳动人员的行为实施有效引导。如,幼儿教师就可以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开展劳动区域活动,为其创设良好的劳动氛围,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或者教师可以在教室当中,张贴有关劳动的宣传图片,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观刺激,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又如,很多幼儿喜欢玩“过家家”的劳动实践活动,教师就应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给幼儿提供相对应的劳动用具,主要包括娃娃、五颜六色的衣服、小袜子、餐具等等,鼓励与引导给娃娃喂水、换衣服以及做饭等,让幼儿及时了解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同时,幼儿在此情境中,自身的劳动意识就会有所增强,还可以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二)创设劳动教育氛围环境
将劳动教育元素渗透到幼儿周边的生活中,通过创设劳动教育情境,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劳动教育,也有利于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体力、智力以及能力等,还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育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全方面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创设劳动情境时,应该保障与幼儿兴趣以及需求相吻合。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面开设“生活劳动区”以此来让幼儿在教室中就能够提升生活技能、了解部分家务常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生活劳动区域,开设自然角,引导幼儿定期进行参与管理。在室外环境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养殖场以及种植园活动,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去参观工厂,在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意见,在帮助幼儿提升自身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能激发出劳动兴趣。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幼儿自主能力
教师应从幼儿生活需求方面进行着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提升自理能力。这样一来,有利于幼儿培养自主能力,对之后提升劳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一些家长与教师打理幼儿生活情况做到了面面俱到,此种教育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不仅让幼儿更加依赖教师与家长,还无法让幼儿及时认清自身责任与义务。在此种观念背景下,久而久之,幼儿不单单不能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更不会尊重他人成果,导致自身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平时教育以及管理过程中,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劳动教育。
在幼儿园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服、收拾玩具,还要运用游戏来辅助教学,确保幼儿提升自身自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我会整理书包”主题游戏,为幼儿准备多种游戏材料,如书包、凌乱的玩具、书本、水杯等,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比赛,并观看哪个幼儿整理得最快,并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让幼儿掌握整理书包的能力。
(四)明确劳动教育实施流程,保障教学效果提升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顶层设计方面进行着手,合理化的设计教育目标、阶段性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指导方案等,在帮助幼儿加强理解的同时,还能丰富幼儿劳动体验。幼儿园劳动教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简单劳动活动、劳动习惯培养,通过开展种植活动、体验活动等来拓展幼儿劳动的渠道,引导幼儿在尊重劳动人员基础上,还能激发出自身热爱之情。不管是在增强劳动意识,还是在培养劳动习惯,都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帮助幼儿及时了解劳动的重要价值,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劳动技能。
例如,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幼儿劳动兴趣的激发,时刻规范着劳动行为,尊重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想法,便于科学有效活动顺利开展。如幼儿园在开展劳动值日活动,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安排好值日的时间,确保值日活动有序进行,以此来规范幼儿的劳动行为,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美德。一般而言,将班级幼儿划分成多个小组,每天安排两个幼儿负责打扫卫生,引导幼儿严格要求自身,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劳动意识,还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劳动素养。
(五)创设多样化劳动教育情境,提升幼儿劳动能力
站在幼儿角度而言,劳动感受以及劳动体验,都可以促进劳动教育的途径。所以,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摒弃部分传统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情境,促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活动中。例如,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而言,因自身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需要选择部分不用费力的劳动活动来增强其劳动意识,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摆放鞋子”等劳动教学,以此来提升幼儿劳动能力。针对幼儿园中班幼儿而言,不管是体力,还是接受能力,都要强于小班的幼儿,所以,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开展集体服务活动以及公益活动等,例如进行爱心义卖,促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而言,应该高度重视劳动精神的培养,在实施劳动教育期间,应引导大班幼儿积极主动都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与家长一起到社区或街上搞卫生等。
(六)通过家园共育,开展劳动教育
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是无法离开家长支持的,如果幼儿园不与家长进行合作,就无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庭作为幼儿第一个教育场所,家长是第一个教育者与引导者,不管是在幼儿学习中,还是在幼儿成长发育中,家长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帮助家长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幼儿园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方法,向家长传授劳动教育的方法,同时,也要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并带领幼儿共同开展劳动。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理想的状态,家长不要一味的训斥,这样会导致幼儿不愿意参加劳动活动,要以鼓励为主。另外,幼儿园与家长共同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劳动教育,还能保障家园一致教育活动有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自身劳动意识,还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育者与引导者,应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尽可能拓展多种途径来提升幼儿动手能力以及劳动技能,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2022ZQJK06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