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交互与展示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智能穿戴设备交互与展示设计研究

刘显龙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化设备日渐增多,本文主要以可穿戴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而后从图像交互、识别功能、生物数据感应、肢体动作探测几个方面分析了智能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的实现,并结合具体实例展开深入分析,以期此次分析可以进一步推动智能穿戴设备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穿戴设备;展示设计;交互功能;虚拟现实技术

引言:分析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可知,其中涉及了智能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是现代信息发展下的智能化产物,这种智能化可穿戴设备拥有强大的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深入探究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历史,最早源自谷歌公司研制的智能眼镜,作为一种常规的硬件设备,将多种先进技术相互融合到一起,充分体现出了智能化功能,为人们通信提供了便利性。随着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与应用,改变了以往人们固有思维,也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他智能设备发展。本文主要就是围绕智能穿戴设备交互与展示设计进行研究。

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并与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紧密结合,得到了更为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看,不再局限于以往单一传统的通信功能,而是在功能上开始向预测未来方向发展,产品越发智能化、科技化[1]。分析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可知,主要就是利用相关技术,在虚拟世界中呈现出现实的环境和场景,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并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获得多层次的感知。而该技术的核心就是互联网,因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与实现必须依托互联网才能实现,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满足智能可穿戴设备网络信息构建需求,进而获得有效沟通,使得设备各类功能得以实现。

二、智能可穿戴设备交互体验方式的实现

(一)3D全息投影

图像交互作为一种传感方式,被人们熟知,也是智能化设备较为容易实现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3D技术日渐普及,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电影3D技术,呈现到人们生活中,同时,计算机也无需液晶显示器,便可完成相关影像的投射。在该技术应用下,改变了以往人机互动模式,使用者可以直接依托智能界面设备,进行交互和信息的传递,感受到3D化的虚拟世界。可从该技术实际应用情况看,自身独立无法完成,而是需要和语音传感技术等配合使用。这种3D全息投影方式,改变了以往人们获得图像的方式,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虚拟技术[2]

(二)识别功能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最为基本的功能就是识别功能,由于具有识别性,人们在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过程中,能够实现人和界面之间的语音沟通,比如人们广泛应用的微信,当中的语言功能便是该技术产品的典型代表。在人与界面交互过程中语言系统必不可少,人们可以通过不同语言方式及时传达出不同的感情,这一功能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若想实现人机高效交互,必须深入研究产品各方面的功能,通过科学设计使得设备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也是科技产品最为直接的体现,通过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产品服务性功能[3]。追溯历史,不难发现,以往人机工程学理论设计中已经出现了识别功能,而在可穿戴设备中发挥智能识别功能,需要在基础识别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凸显出人体设计的主要功能。在语音交互中,其虚拟性的体现是建立在智能化语音分析基础上,并且具有较强的处理功能,用户无需动手就可以完成对设备的控制,在语音指令下,实施更多功能的操作。最为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其中的Siri语音控制功能,充分体现了设备对语音的识别,进而实现人机语言层面的交互性。

(三)生物数据感应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实现,往往与身体产生的生物数据存在直接联系,通过身体生物数据的有效感应,使得智能穿戴设备读取分析数据,进而记录人体活动情况,捕捉到人体的一些行动信息,分析人体的感知和需求,从而帮助人们实现一种自我量化。目前,使用可穿戴设备获取人体生物数据,主要是通过人体血液循环速度实现,但从实际情况看,该一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因为设备精密性、灵活性有待提升,主要是因为核心传感器、芯片作用的发挥,需要依托数据感应技术才能实现,并且设备对人体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四)肢体动作探测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的动作,为肢体动作探测提供了依据。比如,人体面部、手部,并且肢体语言较为丰富,通过肢体动作探测能够获取更多信息,实现有效传递。因此,要求肢体动作探测仪器必须具有先进性,能够探测到各类肢体动作,而人体手臂动作较为丰富,也是最为容易探测到的动作,因此,将可穿戴设备戴在手臂上,能够更好地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比如智能手表,当人们佩戴在手腕上时,可以根据身体及手臂的动作变化,探测人体的肢体动作,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帮助人们了解运动状态、身体状态

[4]

三、智能可穿戴设备交互实例分析

    下文主要以可穿戴的集成脉搏传感器设备为例进行分析。该设备可以戴在手腕上使用,用于测量人体的脉搏,设备获得相应的信号后会及时传递给MCU,并在MCU作用下处理获取到的信号,从而对电磁铁的信号、电流进行有效控制,改善设备较大负重情况。从该设备实际应用情况看,能够为人们日常锻炼身体提供参考,测定脉搏数据后,进一步了解人体身体健康情况。

(一)智能穿戴设备的硬件设计方案

    分析智能可穿戴设备集成脉搏传感器构成元件可知,其中包含了MCU、脉搏传感,还有电磁铁、A/D转换器。各类信息的收集主要由脉搏传感器设备负责,由于该设备应用了智能化结构,穿戴在人身体上后,可以收集到人体较为微弱的脉搏,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放大器,对这一微弱脉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满足信号传递需求。此外,脉搏传感器能够通过放大电路,采集到失调电压、偏置电流相关数据,进而合理调节、校准。

(二)电磁铁原理分析

    对线圈进行通电后,无论是铁心还是衔铁,都会在磁化作用下,形成不同极性的两个磁铁,进而产生互相吸引的关系。一种是吸收力,另一种是弹簧力,如果弹簧力小于吸收力,此时,衔铁会倾向铁心方向移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供电状态,而若是供电状态停止时,此时弹簧力开始增大,并逐步大于吸收力,此时的衔铁会重新回到原始位置[5]。而对于机械装置的操纵,主要是电磁铁利用载流铁心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实现,这一过程中,主要就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结束语:

    总的来说,智能化发展将成为未来社会重要发展方向,人们当前使用的智能手机仅仅是智能化设备中的一员。在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作用下,不仅可以进行信息传输与接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虚拟空间。因此,积极深入地探究智能设备的虚拟技术,有利于推进智能穿戴设备日后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灿灿.健康监测类老年智能穿戴设备的界面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品鉴,2019(35):14-15+126.

[2]邓海静.基于专业设计公司设计程序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设计[J].工业设计,2017(08):81-85.

[3]马超.基于色彩心理学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色彩的设计[J].科技视界,2017(09):162.

[4]曾丽霞. 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6.

[5]孟令帅.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平台构建与运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