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

秦晓丹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内蒙古赤峰市024001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的毒副反应和临床疗效。方法:试验数共50例,疾病均为MM,均在2018.01~2020.12内治疗,按排号均分为2组(25例/组),分别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2组用药均为地塞米松及硼替佐米,同时甲组联用沙利度胺,乙组联用环磷酰胺。对比毒副反应和疗效结局。结果:试验后对病情缓解率予以对照,乙组该项结论为84.0%高于甲组52.0%(P<0.05);但2组毒副反应率的差异较小(P>0.05)。结论: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可有效缓解病情,且毒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安全,可推广借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硼替佐米;毒副反应;疗效

在血液系统病变中,多发性骨髓瘤(MM)较为常见,该病症属于恶性病变,多发于老年、男性群体,诱因为骨髓中浆细胞增生繁殖所致,主要表现为出血、贫血等[1]。MM一旦发生,则治疗难度较高,且化疗后只有<10%的完全缓解率,尤其是对于身体技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其病死率高,且化疗并发症多,所以普遍认为MM难以治愈[2]。因此本文则研究了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的毒副反应和临床疗效,现做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数共50例,疾病均为MM,均在2018.01~2020.12内治疗,按排号均分为2组(25例/组),分别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性别资料:甲组男女为23/27,乙组为22/28。年龄资料:均处于25~67岁内;均龄资料:甲组(±)岁,乙组(±)岁。2组前述对比显示同类数据P>0.05。试验获伦理批准,各组均以自愿方式参与试验。

1.2方法

    2组用药均为地塞米松及硼替佐米,其中地塞米松d1,d2,d8,d9,d15,d16,d22,d23,剂量20mg,行静脉滴注;硼替佐米d1,d8,d15,d22,剂量1.3mg/m2,行皮下注射。同时甲组联用沙利度胺,口服给药,1次/d,用量为75~100mg。乙组联用环磷酰胺,第1~3d给药,给药时联合生理盐水,用量为0.25g/m2,行静滴给药。2组疗程相同,其中1疗程为4w,共4~10疗程。

1.3观察项目

    对比毒副反应(涉及周围神经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带状疱疹、乏力、胃肠道反应等。)和疗效结局(评估要求[3]:浆细胞在骨髓中含量<5%,尿、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转阴,瘤体消除为完全缓解;浆细胞在骨髓中含量下降50%及以上,24h尿M蛋白降至200mg/24h以下或降低≥90%,血清M蛋白下降50%及以上,瘤体缩小25%以上为部分缓解;血清M蛋白增加25%及以下,瘤体体积增大25%及以下为进展;稳定则处于进展与部分缓解之间。)。

1.4分析数据

本次处理1.3中指标,软件为SPSS22.0,方法为x²t值,类型涉及计量和计数值,形式涉及[n(%)]、等,结果要求为P<0.05,统计后该值提示统计具备意义。

  1. 结果

2.1对比疗效结局

试验后对病情缓解率予以对照,乙组该项结论为84.0%高于甲组52.0%(P<0.05)。见表1。

表1:比较[n(%)]

组别

n

进展

稳定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

病情缓解率(%)

乙组

25

1

3

13

8

21(84.0)

甲组

25

5

7

9

4

13(52.0)

x2

12.325

P

0.000

2.2对比毒副反应

2组毒副反应率的差异较小(P>0.05)。见表2。

表2:比较毒副反应[n(%)]

组别

n

周围神经病

白细胞降低

血小板降低

带状疱疹

乏力

胃肠道反应

发生率(%)

乙组

25

1

3

2

1

2

4

13(52.0)

甲组

25

3

2

2

1

2

5

15(60.0)

x2

0.124

P

0.415

  1. 讨论

在恶性肿瘤中,MM较为多发和常见,且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在治疗MM时,化疗为首选方案,但因个体差异影响,加之医学的进步和新药的研发,近些年MM化疗方案也出现了极大转变。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人工合成的硼替佐米可有效抑制MM的细胞增生,可创造条件促进细胞凋亡,可降低耐药性,并对肿瘤自我修复DNA加以抑制,所以对MM治疗提供了新希望[4]。目前在抗MM药物中,将硼替佐米与其他药物联合,则可发挥出协同作用,以显著提升疗效。环磷酰胺在MM治疗中也可发挥一定疗效,该药物是常规化疗药,属于烷化剂合成药物。而地塞米松属于抗过敏、抗炎类药物,主要由人工合成[5]。这三种药物联合用于MM治疗,不仅能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病情,还可避免增加毒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本文结果中,试验后对病情缓解率予以对照,乙组该项结论为84.0%高于甲组52.0%(P<0.05);但2组毒副反应率的差异较小(P>0.05)。可见,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发挥者突出优势和作用。

综上,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可有效缓解病情,且毒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安全,可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婉,马圣宇,黄静. 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J]. 药物评价研究,2018,41(12):2313-2315,2348.

[2] 马风梅,夏炳森,宋琪,等. 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8,01(19):47-48.

[3] 鲁俊,朱熙君.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J]. 河北医学,2020,26(4):537-540.

[4] 韩娜,李勇华,高飏,等.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J].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3):440-444,448.

[5] 张园园. 低剂量硼替佐米加地塞米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2019,28(10):1090-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