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谢静,郭世飞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四小学  719300

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故而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等情况。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课堂氛围得以有效活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合作小组成员之间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秀学习技巧与方法,克服自身的不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小组合作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更加突出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强调学生之间对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要熟悉教材,利用生活案例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小组合作中不一味地交由学生独自摸索,而是与学生互动,做学生学习之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开展教学的新模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分析

(一)缺乏组内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学生因素而出现组间同质问题,导致组内成员难以科学分工,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难以有序进行。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学生扎堆学习,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一旦出现私下谈论其他话题,数学教师也难以发现,从而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此外,由于合作学习小组划分简单,导致小组内缺乏交流,往往是由教师指导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不利于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价值,也直接影响合作学习效果。

(二)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

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但合作探究学习任务的开展与有效进行依旧不能脱离教师的有效指导。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缺乏对小学阶段学生能力水平的全面了解,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解惑、有效引导。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讨论难以切中数学活动主题,合作学习可能流于形式。另外,教师有时过于关注小组整体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过程,就容易给学生传递出这样一个错误信息,即小组合作学习十分轻松,可以直接参考别人的答案与解题思路。如此一来,不仅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难以发挥,而且可能使学生因为依赖或盲从他人而阻碍其自身的思维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分析

(一)营造了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自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以来,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看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小组合作学习既弥补了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又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新知的自我探索力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互帮互助,营造了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大家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数学问题,相对简单的小问题,小组长可以帮助相对落后的学生讲解,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相对较难的数学问题,小组长负责将问题记录,在教师的正式课程讲解中提出,以便教师给学生答疑解惑。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

(二)重视个体差异,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要求重视不同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使学生能够发挥各自所长,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在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使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能力水平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合作小组划分上,教师可以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理念,凸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同时,在设置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层设计,使不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能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各尽其能,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任务,如:通过回顾整数加减法计算知识来推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可以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师布置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合作任务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巧用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传授知识的学科,如何将知识运用体现出来,是一门学科的教学宗旨所在,而小学数学目前由于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是一门重要的运用性学科,教学的效果是要在学生的掌握、理解、运用上展现出来的。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紧密结合在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好生活案例,教会学生转化数学知识,将理论知识围绕现实生活展开,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又能促使教师在授课时将课本内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知识讲授结合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促使教师提高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为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想尽办法,助推学生成长。生活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案例生活化,知识讲授开展鲜活化。小组合作学习,恰好能够将生活案例生动地引入课堂中来,促使学生理解吸收。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群体的特点,即爱说话、思维容易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知识学习等,教师要利用好生活实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导学生在实际进行小组合作时,多加讨论,展开想象,思考生活中哪些事例与数学知识的运用有关,将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共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与组内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关键是组内分工,明确学习任务。为此,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科学设计小组学习任务,并科学确定合作学习目标,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工。首先,科学设计小组学习任务。任务设计优劣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任务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任务完成是否具有挑战性、任务目标是否明确等。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增设开放性任务,结合组员特点,设计一些拓展性学习任务,以便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还有余力完成拓展性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6]。其次,科学分工,明确合作目标。科学分工,明确合作学习目标是高效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关键和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任务分配到各小组之后,可以采取直接分配方式让学生进行分工,又可以让学生执行分工,以此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小组内承担的任务和角色,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责任感,为合作学习活动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在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前提下,科学分工和确定合作学习目标,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冲突解决能力,同时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才能持续助力提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效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上官伟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天津教育,2021

[2]崔元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

[3]许钦翔.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分析[J].新智慧,2021

[4]王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1

[5]车俊.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新智慧,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