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非遗” 燎原“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沈北新区乡村振兴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点点“非遗” 燎原“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沈北新区乡村振兴的研究

刘雪晴,李化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点讨论的一个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它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本报告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进行简单概述。其次,还将介绍沈北新区乡村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本报告将从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沈北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本报告将对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做出总结。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后盾,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社会环境,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带领乡村走向富强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传承与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代代传承,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种文化目前中国已经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中华民族的特性可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展现出来,民族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非遗的保护与应用,而国家之根在于人民,在于群众,乡镇人民更是群众之基础,是联系民族文化最好的沟通桥梁。

位于辽宁省省都沈阳市的沈北新区也有着诸多传统非遗项目,如民间剪纸技艺,宋氏章浮雕技艺,康福老月饼制作技艺和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等多种非遗文化,它们仍然广为流传,所以非遗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简单字符,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浑然一体的传统文化。

二、沈北新区乡村振兴现状

沈北新区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辽宁省最大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沈北新区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包括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推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了乡村环境质量,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等。沈北新区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并始终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有计划的制定基础信息调查技术方案来查探农村家底,有效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

然而,沈北新区的乡村振兴仍存在一些不小的问题,其中包括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乡村基础设施缺乏,乡村环境质量较差,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与市中心的经济水平和基层建设还存在一定差异,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也较低,没能正确发掘自身的价值所在,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带动沈北新区乡村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着挑战与困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中的作用及建议

1、政策方面

(1)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沈北新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需要把非遗作为一个项目进行开发、研讨、和创新,而不能仅仅作为一种文化去宣扬和传播,要去深入学习,探索其中涉及到的深厚历史和历经的艰辛曲折,在时代的不断前进中,亘古不变只会越走越远。在已有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前进的步伐。如沈北新区的民族剪纸技艺通常大多以人物、动物、植物等为主要对象,在更多新颖的事物纷纷涌出之后,剪纸艺术也应跟随时代的潮流,加入新的元素,才会有更多的生机和发展。

(2)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首先需要提高乡村村民对非遗的重视程度,对恶意破坏或者有意负面宣传诋毁的人进行严肃处理,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以警示他人需要尊重非遗文化,切忌对其损害和污蔑。其次当地政府的支持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尤其在资金和宣传方面占有较大地位,凡是有利于非遗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在申遗方面政府需严格把关,依据制度实施,推展申遗的过程中需符合多方面的前提规定,如非遗文化项目要达到25年以上,对于传承人来说要在项目中有核心地位,并且有着遵纪守法,敬业爱国的决心等,该项目才能有机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经济方面

(1)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是最接近自然的环境,拥有着人为干涉较少的地区。因此,位于辽宁省省都的沈北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可以为乡村旅游业提供鲜为人知的风景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流量得到扩大之后,随之而来的经济流动就会得到提升。

(2)拓展乡村经济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乡村经济活动提供文化内涵,拓展乡村经济活动,比如可以在沈北新区定期举办非遗文化节,招致四面八方有意向或者有想法的人带来经济投入,使非遗的拓展和延伸更加便利,也使乡村的经济得到高速运转和提升,以此来实现乡村与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

(3)合作共赢。乡镇的非遗文化可以在影视作品或者摄影过程中作为取景素材或者取景地进行拍摄,招致更多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实现共赢。

(4)采用“政府+村委+合作社+企业+农户+脱贫户”的模式,修建非遗工坊,雇佣人员实施批量生产,提供许多就业岗位,创业增收,这样既可以紧跟国家的领导政策也可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站稳脚跟。

  1. 社会方面

(1)首先,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提升沈北新区乡村的文化氛围。比如,可以在乡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对社会各阶级人员进行免费开放和科普,使社会对非遗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开展非遗文化的创新比赛等活动,大众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让非遗以多元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2)其次,村民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录制和直播,将乡村的非遗文化记录下来,加以解说和丰富内容,可以大大提高非遗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家喻户晓是对非遗文化的最大尊重。

四、总结

一个地区的经济提升,不仅仅只靠“硬实力”的支撑,地理位置,基层建设,交通环境,人口基数固然重要,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硬实力”得到发展的同时,“软实力”也是制胜的关键,人口素质,文化特征,这些只有都得到进步才能真正的实现乡村振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提高“软实力”的关键,沈北新区还有许多正在等待发现和挖掘的村落,全国世界各地亦是如此。非遗背后蕴含着的是代代人的心血和付出,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着销声匿迹,非遗有许多习俗文化相比于城市来说,实际上更加贴合乡村区域,市中心的人们奔波于车水马龙之间,四面高耸的水泥墙围堵住了人们的思想,如井底之蛙令人哀叹,而回归自然,慢节奏的去享受生活之美则成为了一种向往的必然趋势,如果加以非遗文化的输入和拓展,乡村的魅力就会以数以多倍的效果放大出来,从而经济发展将被带动和运转。乡村兴国家才能兴,乡村衰败则国家无法富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这样繁重又艰巨的任务落到了村镇肩上,也落在了我们当代人的心里。中华民族的文化需要我们当代人去守护和传承,实现乡村振兴也是我们当代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二者表面上看虽相距甚远,实际上却紧密相连。所以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正确的应用于乡镇,那乡村振兴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交通厅. 辽宁省物流调查报告[R].沈阳:辽宁省交通厅,2011,1.

[2]刘秉镰.中国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2002.

[3]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1-73.

[4]薛辉,欧国立.基于ScP分析范式的区域物流系统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03): 84-86.

[5]周凌云,穆东.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02):26- 31.

[6]张义龙.区域物流与经济资源最佳利用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系,2009.

[7]安昌锋.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系,2009.

[8]李莉,张建华,周海燕.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提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3(10):88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