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形态学的视域下探析藏族民间故事——以青海版的《尸语故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从故事形态学的视域下探析藏族民间故事——以青海版的《尸语故事》为例

普巴

西南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尸语故事》是源自印度的民间故事集,后传入藏区,成为代表性的藏族民间故事。《尸语故事》在藏区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典型的为青海版和西藏版。本篇论文以青海版为依据,以俄罗斯著名的语言学家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的方法对《尸语故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尸语故事》的内部结构中功能项和人物角色模式与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的方法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尸语故事》、故事形态学、功能项、角色模式

一有关《尸语故事》在藏区的传播

在藏族文献中最早提到《尸语故事》的是十六世纪的藏族著名学者巴窝.祖拉成瓦,他在《智者喜宴》中谈到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共杰时期尸体故事、玛桑故事和鸟雀故事非常兴盛,因此认为《尸语故事》早在赞普布德共杰时期就已出现。以此观点为依据,有学者认为印度尸语故事早在佛教还未传入吐蕃之前就已在藏族民间传播(扎布2015)。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在藏传佛教后弘时《尸语故事》就已经出现,其原因在于故事中有很多佛教思想,如因果论、轮回观、慈悲心和菩提心等(西日东智)。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尸语故事》源自印度的《僵尸鬼故事》,用一个大故事把二十四个小故事串连起来,这种结构是印度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与此相同的是藏族《尸语故事》也是在主人公顿珠从尸丛林搬运一具尸精的大故事背景下穿插了许多小故事,故事的穿插方式与印度的《僵尸鬼故事》相似。《尸语故事》中有些故事在内容表达上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故事中出现的帝释天和祭祀显然是受到印度吠陀故事的影响,供奉和祭祀仪式在吠陀故事中极为普遍。故事中有些内容也受到原始苯教的影响,《猪头卦师》中出现的占卜术和《偷心姑娘》里面的的七大苯教法师古性是苯教形象的刻画。在很多故事里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普遍崇拜大自然的力量,以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的力量神性化和拟人化,表现出苯教万物有灵的思想。总之《尸语故事》是源自印度,传入藏区后对故事进行了加工和再创造,以致形成了与藏民族风俗习惯和社会样貌相近的民间故事。

二《尸语故事》中功能项的划分

   1928年俄罗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民间文学家弗拉基米尔.雅科夫.普罗普出版了《故事形态学》,以俄罗斯民间故事为原本,对故事的功能项和角色模式进行了分类,其所用的方法一般可应用于大部分民间故事。在此通过功能项,即“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1]划分方法及人物角色模式的代表方式对《尸语故事》进行分析。

(一)功能项的划分

普罗普总结了人物的31种功能项,他从故事研究中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虽然千变万幻但他们通常都做着一件相同的事情”[2]。故事中有可变和不变的两种因素,“变换的是人物的名称和他们的物品”[3],不变的是许多不同的人物做着相同的事情,为完成一个任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实现。列举《尸语故事》中的部分内容及所对应的功能项的划分如下:

分析以上故事内容可以知道藏族民间故事《尸语故事》中功能项的排列和普罗普提出的功能项的排列具有相同点,但俄罗斯民族和藏族之间距离甚远所以在功能项的划分上也有俄罗斯民族所没有的独有特点。

一、与普罗普总结的29个功能项即[T]摇身一变(主人公改头换面)不同。在《尸语故事》中主人公在完成一项任务后不会改头换面,他们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就会返回自己的家乡,他们的目地也不是想要改变自己或获得某种头衔而是回到家乡,与往日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以致更好地造福当地百姓。

二、24个功能项即[],非分要求不同(假冒主人公提出非分要求)。在《尸语故事》中很多故事的情节简单相似。故事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些正面角色和一些反面角色间的发生的事情,不存在假冒主人公这一情节。“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具备这31种功能项,”[4]功能项的多少是因故事而不同,有些没有功能项的划分并不会对其它功能项的转换造成影响。

三《尸语故事》中的角色模式

一、总的角色模式

普罗普总结了7种人物,反面人物、赠与者、帮助者、公主(被追求的人)与其父亲、派遣者、主人公七、假主人公。例如在《穷汉和龙女》中,穷汉是主人公,国王是反面人物,龙女是被追求的人和帮助者,龙王则是赠与者。可以看出在一则故事中一种角色可以由多种人去扮演或一个人可以去扮演多种角色。故事中的大部分的人生活在平民阶层,他们为了获得自由和幸福勇敢的反抗奴隶主的剥削。他们心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并不是一种具有庞大体型或具有某种强大力量的人而是他们身边普通的农牧民的形象。他们身上具有一种顽强的性格特点,敢于和国王斗智斗勇,从头到尾都是以智慧、善良、勇敢获得成功。

二、反面角色模式

百姓为了维护正义帮助别人不惜一切代价与敌人进行搏斗。从故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最后成功的永远是那些为维护正义的正面角色。在反面角色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是罗刹,这个跟藏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藏族文化中描述的罗刹一般都是面目狰狞体型庞大,它们靠饮食人和动物的鲜血和躯体生存。关于藏族人起源的说法中,认为父系祖先是由观世音菩萨化身的猕猴,而母系祖先是女罗刹(罗刹女),猕猴和女罗刹(罗刹女)的后裔就是藏族。帮助者的角色

故事中出现的帮助者大部分都是动物。《牦牛救牧人》、《知恩图报》和《马桑亚热卡叉》里的帮助者都是动物,在这类故事中不会烘托主人公的主要事迹及特点,而是给读者展现主人公的相辅者即动物的事迹。靠牲畜和非牲畜的力量帮主人公完成使命和获得成功,从侧面烘托它们的能力和事迹,具有夸张性和幻想性的特点。

结语

总结以上观点,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的分析方式与《尸语故事》中的分析方式即功能项的划分和角色模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产生不同的原因在于俄罗斯民族与藏民族在地域的划分上相距甚远。地理环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个民族的文化走向,所以在故事内容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上有很大的差异。与普罗普功能项划分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功能项24和29未在《尸语故事》中表现出来,并且主人公的形象是动物的特点也未在普罗普总结的功能项中体现。总之从故事形态学的视域下探析藏族的民间故事,其一需要坚持以理论的方向为指引,其二也需要对藏族本民族的独有特点给予一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藏文)[M].北京: 民族出版社,1986.

[2]扎布.印度婆罗门文化与藏族古典文学(藏文)[M].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

[3]西日东智.藏族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以“尸语故事”为例 [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4]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译.北京: 中华书局,2006:18-20.

[5]贾放.普罗普.传说与真实[J].俄罗斯文艺,2000:1-17.

6


[1]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译.北京: 中华书局,2006:18-20.

[2]贾放.普罗普.传说与真实[J].俄罗斯文艺,2000:1-17.

[3]同上.

[4]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