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基础性作业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基础性作业设计研究

程利娜

滑县道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中提到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在此背景下,优化作业研究、提高基础性作业的设计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初中基础性作业设计现状

当前,作业问题是多数学校校本研修的一部分,譬如作业量大,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作业的内容缺少科学性,教师布置作业有片面性与限制性,缺少完整性;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能力弱,作业设计上,要立足于基础的巩固。

作业,是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是日常学习过程中师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基础性作业一般是指基于课程标准、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而设计的作业。基础性作业应该为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基础不能仅理解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的内涵与外延要不断与时俱进。基础包括知识、能力、方法、品质等各方面的要求。

从最新的论文、课题来看,研究作业设计的较多,但研究基础性作业设计的不多,针对初中学段的基础性作业设计研究甚少。

二、初中基础性作业设计研究价值

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定的顺序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知识的掌握就不完整,学习的结果仅浮于水面,不能深入其中,更无法提高。基于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基础性作业的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练好基本功。同时,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习困难学生在适当引导下,逐步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获得成长的信心,激起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关注作业本身,创新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在作业设计上做好三精:精心研究、精心选择、精准练习。同课堂教学研究相比,作业的研究显得还不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的自主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育素养的功能,对于教师来说,作业具有诊断学情、改进教学的功能。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与认识作业的本质和功能、设计布置好作业、合理管理作业息息相关,因此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学生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初中基础性作业设计路径

1.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是依据一定的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难度、类型、时间等进行统筹思考的过程。作业设计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突出其科学性、合理性。教师要把握作业建设的系统性原则,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无效的劳动。不能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能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就不需要教师再布置作业,以不写作业、少写作业为宗旨。

教师不妨将作业与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让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将基础性作业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作业的过程。作业只需少许完善和补充即可,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作业设计、作业布置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生现有基础相适应;把握好作业与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相关性以及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精心设计。

2. 基础性作业与发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有机融合

基础性作业是以学生基本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学科能力、方法和习惯的训练为目标的练习或任务,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在课下完成。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有时候完成了基础性作业,同时也是完成了拓展性作业,没必要井水不犯河水,再专门去设计布置拓展性作业。强调基础性作业并非要完全抛弃拓展性作业,而是要摆正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之间的关系,孰重孰轻,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本末倒置。

3.作业设计凸显实践性特征

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没有亲身实践,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缺乏自主性,成绩很难提高。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白自己的疑惑不懂之处,课堂学习效果就会显著提高。以语文学习为例:许多同学不会动口说、动笔写,课堂上老师一提问,就低着头沉默不语,出现这种现象,除了知识掌握不牢外,更多的是缺乏实践性,没有按照要求有意识的识记练习;不动脑筋,缺乏综合概括能力,所以既说不好也写不好,鉴于以上现象,教学中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很有必要。

4.作业设计体现创新性特点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精准把握学情,精心设计作业,力求新颖有趣,精练有效。常规性基础作业里边的练习型作业,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才能完成,这类作业设计就要避免机械化、整齐划一,应根据学生情况弹性设计,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打破常规禁锢,力求创新。“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结构也需重构,改变传统课堂以讲为主,课后完成作业的模式,提倡当堂练、当堂清,方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改变先前的预设,生成新的情景。为保障全班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引入生活活水,彰显时代特色,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和谐统一。

5. 作业设计具备育人意识

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性作业质量,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应当尽量生活化,把知识点的巩固尽量放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努力避免脱离情境的单纯练习。作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完成作业,不仅能更好地巩固、拓展知识,也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发展人文情怀。换言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但要考虑到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通过写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作业只是教学中的一环,基础性作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要做好“双减”这个大课题,只看作业肯定是不够的。希望我们能以作业设计为抓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非常重要,没有基础的培根、固本作用,就不会有发展、创新,空中楼阁终究只是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昙花一现。

基础性作业是学生夯实基础,形成价值观念的基础。结合初中生的特点,作业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精准掌控作业总量、把握作业的难度,精心选择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确保学生精准练习,提质增效。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双减”背景下初中基础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JCJYC2225050410)研究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