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中心小学
【摘要】质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事实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其实,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懂得质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为把握课文的本质而质疑,甚至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
【关键词】大疑;质疑;鼓励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足以看出,质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根据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给予鼓励,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通过讲述牛顿、爱迪生等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懂得“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的道理,而且课堂提问不是老师或某些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故“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培养学生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事实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其实,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懂得质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为把握课文的本质而质疑,甚至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相信自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二、教给方法,提高学生质疑水平。
当学生养成了质疑习惯后,为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教师要时时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1、抓住课题质疑。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体现着课文的思想内容,抓课题质疑,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从“壮”这一题眼质疑,为什么称“五壮士”,而不是“五战士”?“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质疑学文凡容易把握住“英雄们坚贞不屈的壮烈之举”这一中心。再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可以扣住“飞”和“夺”来质疑,谁飞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在飞夺泸定桥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又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这样学生就能紧扣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自读释疑。
2、抓住重点词句质疑。重点词句是表达段落或文章中心主体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练的关键词句人手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如《一夜的工作》-文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教学时应紧扣这一中心句设计问题:他劳苦表现在哪些方面?简朴又从哪儿看出?通过引导学生扣住课文中相关的词句,读读,评评,议议,学生就能深刻地体会课文内容,全面地把握课文的中心。
3.抓文中重复出现的语句质疑。写文章时,作者为了突出强调自己的某种写作意图,往往运用了重复词句。如(难忘的一课)中三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林海》一文也三次出现”亲切,舒服”。教师可抓住这些反复出现的词句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予公正评价与点拨。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强调的思想内容,加深对交中心的理解。
4.从文中矛盾处处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
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引导针对"焦急与耐心进行质疑:老的奶为什么焦急?又为什么耐心等待?从而领会群众无限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5.在文章结尾处质疑。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文章的结
处质疑,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拓展思路,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如《凡卡》一文的结尾:"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可引导学生问:凡卡的希望是什么?为什么这希望是甜蜜的?他的希望能实现吗?他的结局会是怎样呢?通过质疑,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中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质疑,并且懂得质疑,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
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便
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正如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参考文献】
潘育艺《借助学习资源 实现自主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木紫.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