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策略

肖玉荣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得到了显著缓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双减”政策下,为平衡家长工作与放学时间的矛盾而设立的课后延时服务中,小学数学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本文从课后延时服务现状及具体需求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后延时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给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延时服务;“双减政策”;实行策略

引言: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双减”政策下的新型课后服务模式,一改传统托管业务中以作业为导向、提前学、超前学的弊端,而是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进行培养,辅助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小学数学作为学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脱离课堂后,急需教师深入挖掘课程目标中的要求,将培养兴趣和思维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主要目标,在不影响常规授课的前提下,保证课后延时服务的顺利进行。

一、课后延时服务的意义

课后延时服务的出现,与我国长时间以来“早八晚五”的工作制度有着密切联系[1]。由于家长下班时间和小学生的放学时间有差异,学生的空闲时间多被课外机构、托管或游戏占据,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课后延时服务,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专业教师能够在此期间集中的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更能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同时平衡了社会面多种教育机构并存的局面,使全社会的教育氛围更健康。

二、小学数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构建小组化探究学习场景

课后延时服务与要求严格的课堂有较大差异,小学数学课堂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间自主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很难得到提升。而课后延时服务则能够有效避免课堂的严肃气氛,且由于延时服务不涉及课程进度,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多。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愿意表现自己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在简单引导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自行探究感兴趣的课题,并将最终的探究结果进行展示。

在人教版中,多处涉及了几何图形的内容,课堂上教师仅对重难点进行了讲解,但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不同想法,而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探究意愿为主,以不同的几何图形作为分组依据,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自主推理验证,得出相关结论。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锻炼,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同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创新人文性知识解读角度

数学课堂因其理论性较强,且逻辑思维缜密,导致部分数学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风格较为严肃,让小学生从内心产生抗拒,进而打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则可以改变风格,将课本中的拓展知识或数学小故事在这一阶段为学生讲解展示,创新优化数学学科的人文性、趣味性,让数学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数字,更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文故事,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从文化角度了解数学故事,并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成长目标。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章中,学生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的关系和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就可以以三角形为切入点,为学生们讲解三角形中的重要理论“勾股定理”,并介绍中国古人的数学智慧——《周髀算经》,让学生们通过视频等方式,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有更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储备。

(三)增加实践性数学学习活动

小学阶段的数学理论性知识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考虑到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阶段以及认知能力因素,在课程设置中多为与生活有一定联系的内容。因此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并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乐趣,激发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就设置了“量一量,比一比”的内容,以此帮助小学生认识物体长度,这部分内容就适合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室内、室外两个活动小组,并为学生准备好合适的测量工具,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测量所处环境中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并将结果进行对比,评出“最细心测量奖”。通过这类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机会,又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课后延时服务并不是将课堂常规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后,更不是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断延长,而是利用课后的闲暇时间,以数学学科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钻研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学习成果,解决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后延时服务中,为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数学学习的氛围,使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后得到满足,并借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欢欢.老师如何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成为学习引导者[J].好日子,2021(30):203.

[2]李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J].东西南北:教育,2020(9):94.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度课题《城乡结合部学校课后延时时效性的研究》(课题编号JYKT-2105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