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探析

高文彬

青岛市崂山区金钥匙幼儿园 266000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未来有着长足的发展,因此,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如何提升教学活动实效性,让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活动中体会环境、学会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指导原则作为出发点,从幼儿园实际领域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出发,提出教学活动设计优化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指导原则;优化策略

引言:幼儿园教学活动受到幼儿园、教师、幼儿和家庭四个方面的影响,其开展效果与启发作用既关系到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初步认知与了解,更关乎着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但在当前,许多教师与家长的观念停留在过去,仍将教学活动与课外游戏混为一谈,对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提升仍未重视起来,这也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引领,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选择、设计和开展符合幼儿发展状况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指导原则

(一)幼儿主体

影响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幼儿,因为他们既是学习主体,也是活动主体。幼儿在这个阶段仍处于具体学习、自我学习的阶段[1],这里的自我学习与自主学习不同,指的是幼儿以自我认知为主,自我关注多于理解他人,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无法“消化”。要想提升教学活动实效,教师就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活动,让幼儿的认知发展为抽象学习、理解式学习。

(二)生活经验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幼儿在这个阶段已积攒起初步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世界也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经验即是幼儿思维与表达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此分析他们的认知基础与发展情况,再以幼儿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导入,让幼儿产生兴趣与积极性,并通过参与、体验活动满足学习需求。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活动中与幼儿进行充分交流,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在进行师生友好互动交流的同时,也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多方融合

这里的多方融合既指幼儿园、教师、幼儿、家庭的教育融合,也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融入多种教育内容,这是因为幼儿在当前阶段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有限,既需要多方面的监督,也需要生动有趣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为了避免课堂的枯燥无趣,可以加入科学与地理相关内容。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优化策略

(一)健康领域

健康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基础与核心,只有幼儿身心健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2]。健康领域的教学内容范围很广,大到幼儿安全意识、防范意识的培养,小到进餐习惯、用眼习惯等,此领域的教学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进餐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应认识到幼儿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挑食、厌食的情况,许多人只吃肉蛋奶,不爱吃蔬菜水果,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蔬菜水果的视频和图片,并将蔬菜水果的名称、功效教给幼儿,让幼儿认识到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教师以此延伸到规范进餐习惯、生活习惯上,并以用餐礼仪作为拓展,为幼儿播放礼仪短片,教他们做一个懂礼貌、知礼节的人。

(二)语言领域

语言是幼儿当下交际与未来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语言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语言领域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的表达技巧,提升其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而绘本阅读、交际活动、播放动画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可以将这三种方式结合起来,提升语言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情商性格培养”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借助绘本中的图片与对话理解说话的艺术,再将幼儿进行分组,并设置具体的情景让他们运用交际知识进行两两对话,在对话结束后,播放动画短片,让幼儿反思自己刚才的对话是否有不足之处、该如何改进。

(三)社会领域

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功利主义风行,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倾向于发展智力,而非德育[2]。又因社会领域涉及面广而教育实践的内容较为狭窄,使得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没有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小处出发,以培养幼儿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作为出发点,发挥教师与家长的作用,为幼儿营造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行为。

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开班第一堂课上融入社会意识,让幼儿通过自我介绍、互相打招呼认识身边的人,以化解新环境中幼儿的紧张感与焦虑感。而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游戏如丢沙包、跳皮筋等,让小组“动”起来,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幼儿有了初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与同伴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知道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四)科学领域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影音图像、flash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其更加简单化、直观化,满足幼儿好奇天性,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听教师讲解科学概念、现象与内容,对此产生初步的认知,再以科学小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这一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图片与视频的形式为幼儿介绍现有的垃圾分类,再举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让幼儿抢答展示出的垃圾是什么种类,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后,教师以“我们喝完可乐后的易拉罐、拆完快递留下的快递箱,大家平时是不是随手就扔掉了?其实,这些不起眼的‘垃圾’有着大作用,只需我们稍稍动手,就能变废为宝”作为引导,将真正的主题“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正式引入,再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也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萌生出环保意识。

(五)艺术领域

艺术教育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审美,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但在当前的艺术领域中,教师更多地将艺术课程游戏化,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既缺乏师生互动,也少有拓展延伸。在学前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多为音乐与美术教育,但教师不应将眼光放在乐器与画笔上,而是通过多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例如,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来临之际,让幼儿为父母制作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从礼物本身到包装设计都由幼儿一个人制作完成,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为礼物起个名字,并向全班同学介绍礼物的制作过程和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让幼儿真实地感知到,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表面呈现出的“美”,更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学会了对父母要抱有感激之情。同时,美术教学与音乐教学不应局限在教室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郊游,感受大自然风光,或是去听一场演奏会、音乐剧,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到艺术之美。

结论: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出发,设计科学、合理、适合幼儿成长发展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对周围环境建立起初步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大化挖掘幼儿发展潜力、促使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方法[3]。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更需要幼儿园、幼儿与家长配合,以形成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四方联合体系,使幼儿在这个阶段健康成长,进入小学阶段后也能很好地融入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晨玲.论幼儿园教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影响因素[J].散文百家,2019(12):116.

[2]白慧霞.基于幼儿园五大领域下幼儿的发展探讨[J].新课程,2022(22):158.

[3]杜玫玫.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之社会领域的教育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25.DOI:10.16681/j.cnki.wcqe.20160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