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430200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顺应了5G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了办学水平,教学效果日益显著。然而高校体育信息化平台优质数字资源少、监管不到位、数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其中资金支持、学校软硬件设施、体育教师信息化水平是制约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体育;信息化平台构建;发展对策
引言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应用智能物联技术从“课程教学管理系统”“课外锻炼管理系统”“体质测试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构建的校园智慧体育平台,有助于实现“课-测-练-赛-管”一体化,将新兴的科学技术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无感知数据采集、智能化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应用的“三维互动”新模式,助推学校体育治理信息化进程,提高体育教师管理的工作效率。
1论述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高校体育信息化平台
1.1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
1.1.1APP在课程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
课程教学管理系统APP分为学生端、老师端、电脑端三个模块,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
学生可以自助完成视频课程、图文等方式的课程学习任务,可提前查看所有课程和教师信息,并可在学校设置的开放选课时间内进行选课,选课成功后,可查看班级学生名单、班级公告等信息;能自主签到,并且查看签到记录;还能通过APP向教师提交请假申请,教师可以进行审批操作;在课程结束之后,可以针对课程给出评价;同时,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区域,能够进行交流沟通。
教师可查看和管理自己负责的所有课程信息,如通知公告、互动交流、发布课程作业等,能实时看到学生资助签到、未到、迟到以及请假的人数,可对学生发起的请假申请进行审核操作;能查看每个学生课外锻炼、体测数据、在线考试以及平时签到等项目的数据和对应分数,并能根据学校预设的体育成绩构成规则自动计算出总分;还可以上传教案信息,打开手机即可看到对应的教案内容。
管理员可以在后台添加课程信息,设置课程名称、分类、名额、上课以及选课时间;可以统一设置体育课成绩的分项构成和对应权重,可以设置分项成绩是自动生成或是教师录入;可以查看所有教师对应课程的上课率、成绩、学生评价等数据。
1.1.2设置在线课程群
在线课程教学是课程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小分支系统,它主要是通过直观、生动、系统性的方式,以符合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群体的使用习惯,为线上教学与线下讨论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条件,让课程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理论效果。
在线课程群提供一些共享的精品课程,学校可以根据需求录制各类专题、名师授课视频内容上传到系统,师生都能在APP内按分类、按作者、按专题等关键词检索到相对应的内容,可直接线上学习;线上内容学习完成后,学生可在APP内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文字总结和上传。
1.2编制在线考试系统
在线考试系统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线上考试的方式能有效避免人工制作试卷、组织考试、人工判卷带来的资源浪费、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还能督促学生自主掌握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认知和意识。
1.3制定课外锻炼管理系统内容
“课外锻炼管理系统”包含课外锻炼、智能跑步打卡与健康运动的小程序,主要分为学生端、老师管理端和电脑端管理后台3个模块。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培养日常运动习惯,形成良好运动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4编制体质测试管理系统
体质测试管理系统从体测预约、智能测试、数据上传、反馈成绩到数据整理上报教育部以及校内体测数据评估分析等涵盖体测整个流程,从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轻繁琐低效的事项,让学生体质测试相关及数据上报工作更加便捷,使体测与个性化健身指导相匹配,体育决策更加科学。
2制定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2.1编制各种体育课程,优化数字资源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通过高校体育平台建立教育资源服务机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类和标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点击率自动精准推荐资源搜索引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平台。采用名校、名师、名人团体合作,开发教师的教研与实训能力,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建立一批重点数据库,开发各项体育类课程,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数字资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2.2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加快先进技术、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升级网络信息化的空间,全面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支持教师端和学生端网上学习和服务,建立数字档案库,依靠网络信息化产生的数据,促进体育教学个性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的结合,构建多元化体育教育新模式。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学校、在校教师和学生要积极配合使用,对于课外锻炼系统,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监控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设立线下打卡点,限定乐跑时间和时段,加强监管。
2.3定期对学校体育信息系统中有关的硬件设施进行防毒软件的维护
学校体育信息涉及学生健康、学籍与学业成绩等大量个人私密信息,学校体育信息化系统的相关设备必须安装并定期维护防病毒软件,支持限制IP访问与数据加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同时,要充分保障企业在质保期内免费提供维护,确保信息化平台的资金投入,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提供稳定的科技支撑,提高智能化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避免出现信息安全泄露事件,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障工作质量。
3结束语
综上述,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体系和管理机制虽然已逐步成熟,但是,面向大学生开发的体质健康管理系统以及提供个性化体育锻炼和健康指导的服务仍然有待突破。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互联网+”“数字化”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研究的未来趋势仍将是在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创建更加高效、安全的信息化平台,深入开发学校信息化体育资源、信息化体育教学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禹.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2,(07):46-48.
[2]余振东,党佳楠,杨小镘.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积极建构[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