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位 650032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666100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48)。两组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T1)、麻醉后10min(T2)、切皮时(T3)、手术结束(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水平、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24hVAS评分为(3.67±1.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两组HR、SB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引言
髋关节置换术是将患者的髋部病变关节(包括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其他病症)通过手术方式置换人工关节,从而减少髋部病变关节为患者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痛苦,目前临床中将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髋部关节病变以及髋部损伤等疾病。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麻醉方式的不同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均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48)。研究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62~81岁,平均(70.66±7.5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63~83岁,平均(71.52±7.8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采取俯卧位,患侧在上,穿刺点选取第一腰椎棘突中线旁3cm左右处,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在穿刺点旁开2cm左右采用长度为10cm的22号穿刺针,在穿刺点略向棘突方向进针,进针长度约4cm即可触及患者的关节突,退针至皮下,将针向外斜10°左右,垂直进针长度约5cm,针尖即可触及患者的椎体后缘,将针后退,针尖斜面转向内侧,针对椎间孔,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即可注入10mL阻滞液,该阻滞液是由20mL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以及10mL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配制而成。进行完腰椎旁神经阻滞后再进行全身静脉麻醉。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T1)、麻醉后10min(T2)、切皮时(T3)、手术结束(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水平。(2)比较两组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VAS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HR水平比较
T1—T4,两组H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研究组HR水平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HR水平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对照组HR水平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4时HR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HR水平比较(次/min,x—±s)
2.2两组不同时间SBP水平比较 T1—T4,两组SB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两组SBP水平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SBP水平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SBP水平比较(mmHg,x—±s)
2.3两组术后24hVAS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24hVAS评分为(3.67±1.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6,P=0.003)。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以及局部麻醉,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麻醉方式是通过静脉进行全身麻醉,据相关研究报道,仅通过静脉进行全身麻醉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长。由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年龄较大,从而对手术的麻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麻醉医师对在进行麻醉前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行针对性评估和心理疏导,并全面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疼痛可能发生的情况,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腰椎旁神经属于周围神经根,将药品注射于神经根,还可经椎间孔直接进入硬外膜外腔,到达突出椎间盘引起的病灶周围,可减少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从而使患者苏醒的更快且治疗效果更佳。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通过选取穿刺点注入麻醉药物使其产生作用,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创伤较小,从而可减少因创伤感染、疼痛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中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杰,张振.联合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11):1777-1778.
[2]周斌,童丹.椎管内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05):1015-1016.
[3]姚曙东,贾伟.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浅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14(02):131-136.
[4]蔡亮,黄静媛.全身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4):672-67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