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产养殖中的鱼病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浅析水产养殖中的鱼病防治措施

曾华斌

420523197105100131

摘要:鱼类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点,可以增加水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但鱼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病害,如果不加以防治就会造成严重损失。为此,本文利用调查法与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鱼病以及鱼病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会出现寄生虫类疾病、非寄生虫类疾病以及细菌类疾病,只有加强防治才能够减少损失。为此,需要定期清理鱼塘并对苗种进行消毒,从而降低鱼类出现病害的几率,且在发现鱼病时也需要根据疾病类型与发病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从而控制鱼病传播范围。

关键词:水产养殖;鱼病;防治工作

引言

鱼病防治是渔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渔业养殖效益的高低。在平时的养殖实践中,许多养殖单位及养鱼户由于不注意鱼病防治,随意乱用药,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水产养殖中出现鱼病的原因

1.1 水质不符合要求如果水产养殖的水质不符合要求就可能会导致鱼类出现疾病,例如若水域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或水质存在富营养化等问题就会导致鱼类出现感染等情况。

1.2 滥用药物大多数水产养殖者都会通过喷洒杀菌药物以及杀虫药物等方式清理池塘,但部分水产养殖者没有控制好药物用量,对鱼类产生了较大影响。

2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病类型

2.1细菌类鱼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烂鳃病、肠炎病和弧菌病等细菌类鱼病,其发病机理主要在鱼类体所分泌地用于保护机体和抵抗细菌侵袭的黏液中,由于细菌的侵袭被遭到破坏,致使降低鱼的机体免疫力,进而出现细菌类鱼病。其中如果鱼发生烂鳃病很容易出现病死的现象,这种病多发于2个季节,为夏季和秋季,鱼体由于受柱细菌侵袭鱼体会出现不良的症状,尤其是拒食和反应迟钝,而且在病情不断发展背景下,其病鱼的鱼鳃部位会出现黏液,出现充血的现象,鱼会面临死亡。

2.2寄生虫类鱼病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车轮虫和环虫以及小瓜虫等寄生虫类鱼病。其中,车轮虫主要在鱼类皮肤表面上寄生,如果鱼的头部和嘴部发白那么就是患有这类疾病,同时这也是这类病患病的初期,还会躁动不安的现象,在病情不断加剧下,病鱼鱼体会变黑,严重的情况下会面临死亡。环虫主要在鱼类的鳃部寄生,该病鱼的寄生部位会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这会影响到鱼的呼吸,会发生呼吸困难的现象。小瓜虫体型不大,通过肉眼能看见到,这类寄生虫进入鱼体内主要经过的是皮肤,并携带病菌进而影响到鱼类组织,致使坏死,进而使鱼体出现白色囊胞,实现白色薄膜转化,导致鱼鳞发生脱落。

2.3病毒类鱼病

病毒性疾病会危害到水生物,尤其是对鱼类危害。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传染性造血功能坏死病和淋巴囊肿病作为常见病毒类鱼病类型。其中幼鱼作为传染性造血功能坏死病主要危害对象,如果幼鱼体表黑再加上鱼鳃颜色惨白,那么该幼鱼患上了该病,这没有与健康的鱼活跃。淋巴囊肿病的发病时间不管是哪个季节都很有可能出现,但在水温为25℃左右时病毒最为活跃,进而在一年当中10月为该病的高发期,患此病的鱼体不管是在其头部还是在鱼鳃会发生念珠状病灶,在病情不断发展下,病灶颜色会转红,会致使鱼发生死亡,这种情况不仅会给鱼体品质带来影响,还会关系到鱼的价格。

3水产养殖中鱼病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1) 定期清理鱼塘。水产养殖者在放养鱼种之前需要全面清理鱼塘并对鱼塘进行消毒处理。在清理鱼塘时水产养殖者需要有效清理鱼塘中的杂草与泥土并对池埂进行暴晒处理,从而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与转化。同时,水产养殖者需要在池塘底部铺洒适量的生石灰,从而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

(2) 做好苗种消毒工作。在引进新的鱼苗之前,水产养殖者需要对鱼苗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鱼苗不携带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首先,水产养殖者需要根据鱼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例如,若是草鱼鱼苗就需要在鱼苗的腹部注射灭活疫苗或进行浸浴处理,鲤鱼鱼苗需要采用药浴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过程中水产养殖者需要按照15g/m3这一比例将鱼苗放置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或按照30g/L比例将鱼苗放置在氯化钠溶液中,并根据鱼苗的身体状况以及水质变化情况控制浸浴时。

(3)做好饲喂工作。在饲喂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饲喂时间以及饲喂质量,从而降低鱼类出现疾病的几率。一方面,水产养殖者可以在早上8点-9点这一时间段进行一次投喂并在下午3点-4点这一时间段进行一次投喂。另一方面,水产养殖者需要确保饲料的新鲜程度、干净程度、营养程度都符合要求。

(4) 做好针对性预防工作。第一,做好车轮虫病的预防工作。车轮虫病多发生在有机质丰富且底质恶化的池塘中,所以若想预防车轮虫病就需要定期利用氧化型底改等方式促进鱼塘底部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减少车轮虫的数量。第二,做好小瓜虫类鱼病的防治工作。小瓜虫类鱼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中,所以在养殖成鱼过程中若想预防小瓜虫病就需要在小瓜虫病的易发季节连续投喂含有槟郎、贯众、雷丸以及乌梅等中药的饲料,从而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第三,做好烂鳃病的预防工作。烂鳃病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多发生在4月-10月份,且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滋生源。所以水产养殖者需要在池塘中定期泼洒二氧化氯等药物,降低鱼类出现烂鳃病的几率。

3.2池塘成鱼养殖过程中的治疗措施

(1)车轮虫类鱼病治疗措施如果发现鱼类出现车轮虫类疾病就需要利用以下方式进行治疗。第一,水产养殖者需要按照15g/m3这一比例利用高锰酸钾药液对发病鱼类进行30min的药浴处理。第二,水产养殖者可以按照0.5g/m3硫酸铜与0.2g/m3硫酸亚铁这一比例配置药剂,之后将药剂泼洒到池塘中,从而消灭池塘中的寄生虫。第三,水产养殖者可以根据0.4g/m3这一比例将苦参碱溶液泼洒到池塘中,从而消除寄生虫。

(2) 小瓜虫类鱼病治疗措施。小瓜虫类鱼病主要是由感染小瓜虫造成的,会导致鱼类皮肤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在病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鱼类也会出现体表组织充血、无法正常觅食甚至死亡等情况。所以,水产养殖者一旦发现小瓜虫类鱼病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避免疾病进一步扩散。首先,水产养殖者可以在一米水中泼洒12mL/667m2-20mL/667m2的特效杀虫灵,在间隔4h后在一米水中泼洒62mL/667m2-100mL/667m2的高聚碘。其次,水产养殖者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中药,例如野芋叶、土荆芥等,从而促进鱼类的恢复。

(3)指环虫病治疗措施。在治疗指环虫病时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则。首先,若存在原虫感染等情况就需要在一米水中泼洒100g/667m2甲苯咪唑溶液,从而达到良好的杀虫效果。同时,水产养殖者可以将250g硫酸铜、250g硫酸亚铁混合起来(每667m2一米水的用量),之后利用混合药液进行杀虫。其次,在杀虫第二天需要在一米水中泼洒250g/667m210%聚维酮碘,从而全面消毒。

结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期间经常会因为养殖管理不当,养殖规模相对较大,水体环境污染严重而诱发多种疾病,需要养殖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将鱼病控制住,将各类病害的发生流行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另外在疾病防范过程中,也需要转变传统的防治方式,加强对养殖水域的针对性管理,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发育,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参考文献

[1] 司文辉.水产养殖中有效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措施[J].江西水产科技,2019(5):32-33.

[2] 陈桂才,张永旺.鱼病防治安全用药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19(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