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常规 树新貌 成方圆——小学低段体育课堂“开始部分”常规养成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重常规 树新貌 成方圆——小学低段体育课堂“开始部分”常规养成初探

许玲玲

平阳县水头镇实验小学

【摘要】 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往往把重心放到课的基本部分上,对于课开始部分总是一笔带过,不够重视,常出现上课铃声响了好几分钟,还有学生在操场上随意跑动没有排好队伍的现象,更谈不上做到“快、静、齐”三大要求。一堂优秀的体育课不仅取决于出彩的基本部分,整齐有序的课堂常规会为本次课提供良好的开端,为以下学习创造出优质的学习氛围,它的作用不容小视。

【关键词】小学低段   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常规 

一、体育课的课堂常规

所谓体育课课堂常规,就是体育课上老师和学生都要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这种“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是每位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提炼出来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这个规矩就是体育课堂常规。重视、认真地完成这一内容,开一个好头,后面的教学就会顺风顺水地进行下去。基本的体育课“开始部分”常规内容一般包括:(1)集合整队,汇报情况。主要口令是: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右看齐、向前看、各排报数、报告老师、某某班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整队完毕请老师上课;(2)相互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请假。老师用亲切的语调与学生问好,关心生病的学生,安排好他们的看课地点、检查学生的服装,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就提醒学生去改进;(3)宣布内容,安全教育。告知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渗透安全教育知识。(4)热身准备,师生融合。学生自主做准备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做完活动后老师再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的情绪达到一个小高潮。接下来进入了每节体育课的中心部分,也就是主教材的学习。

二、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在一次校组织的教研组内部交流活动中,有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了一堂二年级的《后滚翻》。第一位老师对课堂常规抓的很好,学生一开始就秩序井然,整堂课下来教学条理清晰,让大家一看就觉得是一堂很成功的体育教学课。而第二位老师就因为没把开始部分组织好,结果在整堂课中,学生只是提着自己喜爱的小垫子在操场上追逐嘻戏,尽管教师的哨声吹得再响亮,学生也听不进去,课堂秩序显得很乱,听课老师从一开始就觉得这堂课肯定上不好,当然结果也是如此。经过几年的低段体育教学工作,发现小学低段学生不遵守体育课堂常规主要有一下几种表现:(1)不良纪律习惯:在队列中喧哗打闹、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摆弄手指、衣襟等各种小动作等;(2)、不良文明习惯:在游戏或上课过程中骂人、侮辱他人或有不文明语言、举止等;(3)、不良运动习惯:忽视准备活动、剧烈运动后脱衣服、喝冰水和各种运动中的不良技术习惯等。形成这些都和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直接关系。那么小学低段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呢?

(一)绝对信任和依赖教师

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以其基本主导活动的形成为标志。儿童入学后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学习活动。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因此教师在学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心理特征是儿童能自觉地、认真地接受教师教育、指导和要求的内在心理因素,小学低段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二)直接动机起主导作用

    低年级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以其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有兴趣、好玩就喜欢,并表现出不知疲劳、不知冷热、不计较胜负、易于得意忘形:而对于不感兴趣的活动,就不乐意参加。

(三)兴趣广泛但不稳定  

低年级小学生天真好动,兴趣广泛,喜欢多种多佯的体育活动,并特别喜欢同老师一起活动,但兴趣不稳定,容易转移,对呆板、单调的活动易于产生厌烦情绪。

(四)注意力易于分散

  低年级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奇有趣的外界刺激都可以引起他们注意的分散。但是,对于有兴趣的对象和活动,却可以较长时间地进行注意。通过洲练,无意注意还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三、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体育课堂常规

    我们体育老师都知道,体育课“开始部分”的常规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项较为枯燥的教材。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年龄低,对他们而言,体育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掌握站队的快、静、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教学开始部分的课堂常规养成就成了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使小学低段学生比较快速地了解并掌握体育课开始部分的课堂常规呢?

(一)竞赛形式,锻炼集合

在开学初就做更换不同位置的“快快集合”游戏练习。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小学生的好胜心更为强烈在游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集合训练的有效载体。例如,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再如报数练习时,让学生站成不同的图形训练,进行各式各样的报数比赛,并且以“谁的声音洪亮清晰”为荣,让学生融入在一个比赛的情境中。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为学生编了一些顺口溜,当教师鸣哨集队时,学生可以边跑边呼喊:1、2、3、4、5、6、7看谁站队快又齐。当把“齐”字一说完后全部同学抬头挺胸看着教师的眼睛。当学生记住自己在横队的位置以后,再变换成纵队,并且在同一个地方重复练习解散、集合。这样举一反三,可以使小朋友形成条件反射,排队集合就熟门熟路,真正能做到静、齐、快。

(二)适时评价,“养”长“闭”短

我在课堂中主要运用的是表扬、批评和鼓励的方法。“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千篇一律,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表扬和批评要根据对象和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特别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和时机。刚升到一年级的小朋友,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常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适时作出评价,及时做到“养”长“闭”短,使学生明确何谓正确,何谓错误。学生在正向发展的学习氛围中接受体育的启蒙教育,促进身心正常发育。

(三)安全教育,层层渗透

一节课组织得再精彩,再完美,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它也就一票否决了。课堂上安全事故出现的机率与开始部分常规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在每次上课集好队后,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比比看看谁最像运动员(指不穿凉鞋和皮鞋、不穿牛仔裤和裙子,因为这会给运动带来不方便)。第二件事是比比看看谁的东西最先放好(指身上所携带的硬件东西如:钥匙,小刀,等锐利的尖硬物品) 当然没带的同学肯定是最先放好的。第三是向小朋友们宣布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做游戏时,遵守纪律,不推拉,不插队,不打闹。第四是成立“体育课安全小卫士”,让学生参与活动安全管理,既保证了活动质量,又强化了安全管理。

(四)丰富语言,巧妙导入

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减缓教学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顺应上课的情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为了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教给学生一些自编的顺口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的练习内容,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在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站队时)队列里莫说话,老师就会把我夸;两手平举踏步走,嘴里数着一二一;(立正时)抬头挺胸收小腹,两脚夹紧肩放松;双手紧贴大腿边,双目炯炯视前方。

(五)榜样作用,教师先行

体育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在队列队形教学中学生陷入单调沉闷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起到非凡的气氛调控作用。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都会让现场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小学低段体育课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的养成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必须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然而针对目前教学实践练习中显现出单调、枯燥的学习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内容,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课堂常规习惯。

【参考文献】

[1]杜艳美,中小学课堂安全问题策略谈:体育教学2012.4

[2]张震伟,“常规”课与“放羊”课:中国学校体育2011.3

[3]孙斌,幼儿衔接背景下对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的思考:中国学校体育2013.3

[4]严保弟,一年级体育课“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养成教学初探:小教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