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命题方向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高中语文命题方向探讨

李化

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校  635000

2022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截至2022年,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但是随着“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的出台,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高三师生天天谈高考,新形势下更讲究科学备考,更重视“立德树人”。为适应高考,从高中起,每位学生几乎都要经历数十次的模拟考试,好的模拟试题,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增强信心,及时纠错,顺利与高考接轨。反之,则会扰乱考生复习计划,打击学生自信,影响高考正常发挥。因此,命制一套科学的模拟试题,既能有效检查自己的课堂效果,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下面我就高中阶段的试题命制简单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命题思维应以学生基础思维为核心,逐步锤炼高阶认知思维

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经过梳理总结以往的改革经验,对考试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规划,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其中,“四翼”指的就是高考能力考查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详细地说,基础性要求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是四个性质的基础;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基础性的拔高与提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深度理解、有效整合、精准概括、灵活迁移、发散创新,实现由掌握基础知识到培养关键能力再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

也就是说在这四大能力中,基础思维的训练应该是万丈高楼的平地,它不但应该渗透在平日的教学课堂中,还应该呈现在命题方向的把握上。从高考来讲,基本思维能力的考查通常聚焦在词语填空、句子填补等题型上,比如要求考生选择搭配最符合语境的词语,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补空缺内容,使内容贴切、全文连贯。这几年的全国卷无论是甲卷还是乙卷都有类似“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的试题。这些题型虽然考逻辑、考语段的分析能力,但从思维层次上讲,它还是属于基本思维,所以在命题中应该保持这些题型的稳定不变。并且在作情景命题的时候,还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地训练提高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

基本思维能力的考查还体现为阅读中简单判断某个选项的正误,比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设置考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像这类试题只需要考生从文本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比对相关内容,整合归纳信息即可。

二、命题选文应该侧重以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的典型情境、任务和材料。

高考的选文从哪里来,它有什么特点?哪些资料可以成为我们原创命题的备选资料?哪类文章可以作为我们在命题中的备选篇目?这是值得每一个命题老师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有4套,全国甲卷、乙卷,新课标1卷、2卷。我们把这4套试卷拿来作分析,可以发现

高考命题角度有上有4大特点:

1.体现“时代性”,选取当代社会各方面鲜活的热点材料,融入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等思想内核,组合成题。

2.选材注重体现红色革命文化,宣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思想,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3.适度关联教材内容,命题的选材与设问从教材合理迁移,考查学生知识积累的广阔度与应用的灵活度。高于教材但不脱离教材。

4.全情境化材料。例如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依托于两则语言材料,将词汇、修辞、病句修改、句式变换、标点等内容,纳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考查。

一套高质量的原创模拟命题,应该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关注这些高考选文的文体特点,关注时事热点事件,并将这些融入命题材料之中。

2022年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选自《“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在主题上属于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型,在文体上则类似于书评,为了能更贴近高考,我们命题组在选文时就选择了《文情俱胜<水经注>,整个文字就是对《水经注》的一种新解。文言文的阅读语段全国甲卷是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我们达州一诊的文言文选段阅读则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考试结果表明,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都十分理想。这种非常接近高考特点的选文对我们高三的教学工作是肯有极佳的指导意义的。

另外我还想强调一下高考选文对教材的关联,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考教一体的。因为只有考教一体,只有关联教材,学生才会意识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也只有关联教材,我们的一线老师才不会抱怨教和考是脱节的。从目前的高考情况来看,高考命题专家有意识地在强化教材作用,提高教材的地位,处处在考题中彰显教材痕迹。

还有一点值得特别关注,那就是这几年高考对情景材料的关注已经大大提升了,在新课标中,“情境”一词出现了34次。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并用一定的篇幅作了说明,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对三种情境作了详细的解释。

为什么重视“情境”?因为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而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应对21世纪各种动态的、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环境时所需的关键品质。为此,学校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各种复杂的现实情境,合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挑战性的真实任务。

2022新课标2卷,是要求考生对应情景完成一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

这里征文活动就是一个具体的情景,考生所写的作文一定要迎合这一情景,写作文体要规范。在之前我们高考中涉及的书信、演讲稿一样,都是对情景的照应。

再如2022全国甲卷作文“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虽并未直接考查《红楼梦》相关的知识内容,但写作的思路从小说的情境中来,读书的灵活性、思考的深度、广度都在里面。

新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命题,已经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正是基于此,我们的平时命题也应该努力去迎合这一趋势。

三、命题题型应该尽量与高考题型接轨。

自今年起,四川省正式使用新教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把关注的重点从全国甲卷转移到新高考卷上来,回归新课标卷,毕竟所有的学科素养都需要通过考试才能体现。新课标高考无论是试题的结构组成、分值设置,还是考查方向、选拔导向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高一的命题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新高考的语文命题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现代文阅读板块由原来的三篇变为了两篇,将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合而为一,继续采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侧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题型也由全国卷的5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升级为3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这是新高考卷对比全国卷中变化较大的一点,体现了信息时代注重考查考生从材料中快速检索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 第二个不同点体现在文言文阅读板块,增设了一道主观简答题,分值为三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定向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关于这道题目,考生必须要有相当的文言文翻译功底,但是又不能够直译照搬原文,还要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分条地表达概述。对学生文言知识的理解考得更全面了。
  3. 第三个不同点,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命题呈现多样化形式,涉及词语、语病、标点、修辞、连贯得体等重要考点,既有选择题的形式,也有填空题的形式,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重点把握理解。

那么这些在题型上的变化应该让学生从高一就开始适应,打好基础,才能在今后的高考中呈现出较好的学科素养。

总的来讲,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绝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高中三年的考试一定应该给一线教师和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这个引导应该是让学生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做到知识的迁移和延伸,(PPT)所以高中语文学科的命制应该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以命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