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罗集小学 431925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挖掘学生的多种潜力,除了针对教p材上的音乐内容展开歌唱教学,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而如何让音乐课活跃起来,就成为了很多音乐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将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究,旨在探究体态律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应用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转化为感知和认知,通过音乐与身体相结合的节奏运动唤醒学习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采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将体态律动教学应用到音乐课陶学生情操,让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将体态律动教学应用到音乐课堂上,为音乐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主动进行律动,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
一、借助体态律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有一句话说的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它,喜欢他,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它。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运动,恰恰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国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过于注重对音乐知识的讲授,所采取的音乐讲课方法,也不过是由老师先做示范,进行演唱,然后带领学生一遍遍进行跟唱,最后全班学生进行合唱。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动力,甚至对于一遍遍的跟唱,觉得非常厌烦。但是如果针对此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选择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如学习小学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赶海的小姑娘》一课时,教师将音乐和形体结合起来进行音乐讲授,会让小学音乐课堂的氛围变得宽松、活跃、有趣,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会增强。
二、借助体态律动教学,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不断发展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普遍活泼开朗、无忧无虑,对音乐这种娱乐性极强的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学习,有着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但是学生平时接触的音乐大多比较通俗,一定程度上说,学生欣赏到的音乐类型层次不高,对于音乐课上的音乐无法真正的做到欣赏,未能够借助体态律动准确的表现。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的指导,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及感悟,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音乐做到很好的鉴别,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在学生学习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这节课时,教师可组织两人组成一组,并指导学生掌握蒙古族典型的“柔肩“等动作,这样随着音乐的节奏两两互动进行律动的教学形式,不仅表现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意境。通过在音乐课堂上的律动游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跟着音乐全身心融入学习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的魅力。
三、借助体态律动教学,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体态律动的教学理念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打破原本严肃沉闷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创造更欢乐的音乐学习空间。所以在课堂上的不同环节中渗透替代律动教学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在教学一些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快乐的罗嗦》这节课的时候,由于这节课本身就是一堂律动课,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遍舞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在听这首舞曲的时候脑子里可以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当音乐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询问一下班级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如果说大多数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认为整首歌曲里有很强烈的"敲鼓声",很想跟着音乐动起来,则说明学生对本首歌的律动把握比较准确。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边鼓掌,一边感受歌曲中的节奏。节奏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全新的动作,让学生站起来,一边鼓掌一边做动作,配合舞曲中的律动感受音乐。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这种活泼的音乐课堂中来,有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打通学生的音乐天赋。培养学生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听和律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总之,体态律动教学对学生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音乐的节奏感和审美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课堂教学添加了新鲜和活力,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因此,教师应当将体态律动教学内容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的身体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进行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体态律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