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治疗与盆底肌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6
/ 3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具体内容、应用价值及在盆底功能方面评价。方法:电脑随机法指导下,将本文筛选研究对象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统计发现,2组产妇样本数为62,时间开始于2021年7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其中,盆底康复治疗在对照组中开展,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纳入产妇31例,就2组临床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治疗成效(盆底肌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展开比较。结果:1)实验组抽取产妇分析后,关于恶露持续时间(19.78±2.53h)、泌乳始动时间(20.68±1.91h)和对照组产妇(32.25±4.11h、41.76±3.25h)相比,实验组有更低表现,P<0.05;(2)盆底肌张力、尿失禁评分测定后,比较治疗前数据,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区别小,P>0.05;治疗工作开展后,在盆底肌张力方面,实验组评分(3.87±0.16VS对照组评分(2.45±0.39),较高,P<0.05;尿失禁中,评分统计后为(2.91±0.27)、(1.43±0.25),可见,后者比前者低,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时,在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有效缩短,改善盆底肌张力、尿失禁现象,保障最佳效果方面,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更具优势,可进一步推行、应用。

关键词:产妇;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尿失禁;影响评价

产后并发症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为多见,医学分析后发现,此类疾病影响机制中,关联内容总结为:雌激素水平下降、肥胖、家族遗传、腹压增加、妊娠、分娩,在具体表现中,主要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进展阶段,会明显增加产妇其他炎症反应诱发风险,进而对产妇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2]。在目前阶段,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领域,盆底康复仪、盆底肌训练措施较为多见,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疗效[3]。基于此,本文将围绕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产妇分析,总结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的应用价值,详情整理后汇总如下。

1临床背景及方法

1.1背景信息

62例研究对象,均为同一时间阶段,即: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调查发现,全部对象均为我科就诊产妇,做分组处理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各组中纳入样本容量31例,分析如下。对照组:年龄抽取时,区间范围在23岁-37岁,平均数值经计算求取为(30.08±1.42)岁,孕周时间方面,最短37周,最长40周,平均时间经计算求取为(38.46±0.55)周,分娩方式中,包括: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人数分布为8例、23例,文化程度中,有6例本科和以上学历,6例大专学历,10例高中学历,5例初中学历,4例小学学历;实验组:年龄抽取时,区间范围在25岁-36岁,平均数值经计算求取为(30.57±1.21)岁,孕周时间方面,最短37周,最长41周,平均时间经计算求取为(39.02±0.43)周,分娩方式中,包括: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人数分布为7例、24例,文化程度中,有5例本科和以上学历,6例大专学历,9例高中学历,4例初中学历,7例小学学历。以上背景信息(年龄值、孕周时间、分娩方式、文化程度)中,产妇数值测定后差别小,P>0.05。

1.1.1纳入标准

1)抽取产妇检查后,均为初次分娩;(2)盆底功能检查后,产妇无原发性疾病;(3)指派专业工作人员详细解说研究内容后,抽取产妇、家属表示支持。

1.1.2排除标准

1)个人资料检查后,有严重缺失产妇;(2)精神方面,存在短期疾病史、长期疾病史产妇;(3)产后抑郁症伴随发生产妇;(4)未能全程参与此次研究产妇。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盆底康复治疗,具体包括:(1)仪器。盆底康复治疗仪,型号:MLD B4T,生产厂家: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步骤。临床干预前,对于盆底康复治疗仪知识,临床工作人员需为产妇耐心讲解,包括:流程、注意事项、治疗原理,并回答产妇所有问题,扩展产妇有限认知,提高依从率,其次,嘱咐产妇排空膀胱,并调整自身体位,通常情况下,以仰卧状态为主,而后消毒乳房、腹部皮肤,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将电极片贴于消毒皮肤处,最后将仪器参数进行调整,该过程中,最大电流为60mA,并告知产妇出现刺激、麻木感时无需惊慌,属于正常表现,单次治疗时间为20min,2次/日,治疗时间:14日。

实验组:提供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主要干预内容有:(1)盆底康复治疗,即:仰卧状态下,消毒产妇乳房、腹部皮肤,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将盆底康复仪电极片贴于产妇已消毒皮肤处,最后将仪器参数进行调整,该过程中,最大电流为60mA,并告知产妇出现刺激、麻木感时无需惊慌,属于正常表现,单次治疗时间为20min,2次/日;(2)盆底肌训练。①腹式呼吸。产妇调整仰卧状态后,放松身心,而后在胸部、腹部分别放置双手,在临床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吸气、呼气训练,该过程中,产妇腹部需以塌陷、隆起状态为主;②臀部训练。平卧状态下,指导产妇将下肢保持屈曲位,缓慢将臀部抬起,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指导产妇收缩肛门,维持时间5s,10次/日

[4]③会阴训练。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产妇需保持膀胱排空状态而后调整仰卧体位,并开展深呼吸训练,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指导产妇吸气、呼吸时,会阴部分别保持收缩、放松状态,10min/次,治疗时间:14日。

1.3评价指标

1.3.1比较抽取产妇临床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

1.3.2比较治疗成效:盆底肌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

1.4统计分析

整理计量资料后,代表形式以(spacer.gif)为主,所涉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4.0版本,抽取产妇中,临床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治疗成效(盆底肌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检验时,用T完成,差别有意义的具体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临床指标

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测定后,关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数值,有统计差别,且后者较前者有更低表现,P<0.05。详见表1.

1 比较临床指标(spacer.gif

组别类型

恶露持续时间(h)

泌乳始动时间(h)

对照组(n=31例)

32.25±4.11

41.76±3.25

实验组(n=31例)

19.78±2.53

20.68±1.91

T

14.39

31.13

P

0.00

0.00

2.2治疗成效

治疗工作开展前,盆底肌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测定后,抽取产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阶段,盆底肌张力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在实验组中居更高水平,P<0.05;尿失禁评分中,实验组抽取产妇有更低显示,P<0.05。详见表2.

2 比较治疗成效(分,spacer.gif

组别类型

治疗工作开展前

治疗工作开展后

盆底肌张力

尿失禁

盆底肌张力

尿失禁

对照组(n=31例)

0.68±0.14

4.13±0.25

2.45±0.39

2.91±0.27

实验组(n=31例)

0.70±0.11

4.11±0.27

3.87±0.16

1.43±0.25

T

0.63

0.30

18.76

22.39

P

0.53

0.76

0.00

0.00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较高发生率,从具体症状来看,此类患者表现为:阴道松弛、小腹坠胀、尿频、尿急,危害性较高[5];在社会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不断完善的整体背景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也相对较多,常见表现有: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该过程中,单独方案虽然能够较好改善,但是整体疗效欠佳,因此,为了缩短疗程,提高患者满意度,需联合应用,从而提高预后水平[6]

在本次结果中,研究指标显示:(1)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比较,产妇数值测定后,实验组(19.78±2.53h、20.68±1.91hVS对照组(32.25±4.11h、41.76±3.25h),有更低显示,P<0.05;(2)关于盆底肌张力、尿失禁评分,治疗工作开展前,产妇组间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工作开展后,抽取实验组产妇分析后,盆底肌张力评分(3.87±0.16)和对照组产妇(2.45±0.39)比较,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尿失禁评分中,实验组(1.43±0.25VS对照组(2.91±0.27),数据低,P<0.05。可见,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方案,在产妇中有非常重要意义;究其原因得出:妊娠阶段,女性子宫会出现增大,该过程中对盆底组织造成的损伤严重,在分娩后此类群体极易出现漏尿、子宫脱垂表现,对此,临床工作人员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方案进行干预[7];而盆底康复训练,能够对盆底神经肌肉进行有效刺激,可提高该部位肌肉兴奋度,从而收缩尿道口、肛门、阴道组织,促进受损肌肉、神经细胞在短时间内恢复,可较好地改善产妇各项症状;而盆底肌训练中的腹式呼吸、臀部训练、会阴训练措施,不仅能够改善产妇心肺功能,而且能够增强阴道内肌肉紧张度,可改善盆底周围血液循环,增强盆底肌肉弹性,以上措施联合应用,对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善较好,可缩短产妇预后恢复进程[8-9]

总而言之,产妇恢复过程中,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效果确切;其一,表现在缩短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其二,表现在改善盆底肌张力、尿失禁,保障最佳效果方面,推广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彩红,吕喜云,高翔等.盆底综合康复治疗和自行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盆底肌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2):4140-4143.

[2]郑晖,谢红斌.不同盆底康复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疲劳度、产后性功能和盆底功能受损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6):69-71.

[3]王燕玉.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20):125-127.

[4]吴莉,黄丹,吴蓉.盆底康复治疗与盆底肌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66-69.

[5]姚迪.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与盆底肌训练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5):2730-2731.

[6]周晓萍,赵瑞东.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3):118-119.

[7]王海燕.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张力与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22,12(10):103-105.

[8]杨贵霞.盆底康复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3):61-63.

[9]郭延华.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21,027(01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