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03197805232413
摘 要 :现如今,建筑领域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比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面对激烈的市场和行业竞争,建筑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占领发展的先机和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到应如何把控建筑质量安全,必须将如何提升和保障建筑质量作为一项常态化的任务。唯有过硬的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才能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建筑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行业。然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涉及的要素非常多,建筑工程工期长、涉及的材料多,有些甚至需要较为复杂的工艺。基于此,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控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材料、人员等多重要素。
一、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及控制的特点
质量管理并非某一部门或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企业各部门、各阶层人员的共同参与。为了使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或业务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而且要将这种合作向企业外的用户和供应商进行延伸。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需要相关人员找出影响因素,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从“分工安排”向“协调沟通”转变,从而形成“全员广泛参与、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多种多样”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环境、状态等因素变化,要在质量管理中融入行为科学、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等内容,对质量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管理和控制每个生产环节,通过工作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二、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而多变的工作,工期长,环节多,任何一个步骤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如:建筑的封闭性施工项目,地基处理、预埋件、防水等工作,完工后施工的部分比较隐蔽,单从表面去进行检验很难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建筑产品多样性、独特性决定了建筑合格验收标准不能完全统一,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样类型的建筑,由于建筑的地质、气候、季节、施工条件等存在区别,建筑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工艺都会不同;建筑工程是由无数的建设步骤组合而成的,竣工验收不可能像某些产品一样可以拆解检验后再组合成型,如此质量检测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安全隐患也埋下了伏笔。
(二)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农民工占了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的比例,是建筑工程绝对的主力军,可是这支主力军的文化素质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工作思想意识受自身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往往在不经意间埋下事故隐患;另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者,优秀的管理层对工程质量的把控会更加到位,可是目前管理人员的层次、年龄、专业、素质等结构不合理,发展缓慢,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发展的需要。
(三)建设与监理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设单位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对施工单位审查不严,致使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流入市场;对施工材料、工序审查不力,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盲目缩短工期,工程质量建设不佳;随意更改设计,施工来回返工;竣工验收不严,质量没有保证。监理单位的管理问题在于:监理收费不合理,制约了监理行业健康发展;监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理权力有限,不能很好发挥监理效果;监理人才建设不足,特别是对于技术、管理能力兼具的人才;监理单位自身发展不足,管理体制落后,不能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
(一)决策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项目使用性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工程决策阶段,需要综合考虑业主的财力、使用目的以及发展预期等,对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进行确定,并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实现上述目标。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决策阶段,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直接影响着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将目标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结合,能够顺利实现全项目、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二)设计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结合实际情况,将“四新”工艺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对设计标准进行正确掌握,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重大问题。设计单位需要向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需要注意的施工要点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履行监督职责,确保方案合理,设计参数准确。其次,通过规划图纸将场地的地形和地貌概况如实的反映出来。设计人员需要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优化设计内容,从而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各设计方案之间要提高其配合度和衔接度,将隐患及时消除。设计图纸的内容要保持文字清楚、图纸清晰、计算准确。
(三)施工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项目的质量目标应根据业主的要求和项目开工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建立工程技术规程,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技术管理的关键内容,实行技术管理责任制。其次,在施工质量的关键控制措施中,有必要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不仅提高了沉降的合理依据,而且提高了建筑物的可靠性。
1、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施工企业的项目部各领导、部门及各类相关人员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是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责任保证的一种制度。在建筑施工生产活动中采取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模式,同时保证全员、全程进行安全生产的工作。第二,.制定相应安全计划措施。为加强和规范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一系列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和约束,将安全责任积极落实并实行责任管理,同时还应对人员加强和普及安全教育。
2、其他方面的管理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的增长,相应地,企业员工的各方面待遇也应得到适当提升。但据大部分单位统计,有相当多的施工人员待遇状况并不乐观。这些施工人员大部分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艰苦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连正常作息都得不到保障,但这类技术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导致员工压力加大,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减退,从而造成整个建筑施工项目运行效率低,不能有效发挥各方面的管理力量,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效益。建筑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优化地配置并且施行动态管理的方式,从而达到施工项目的合同进程及目标,以获得工程的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建筑施工的项目管理是建筑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措施,关系着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结 语
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全方位化,对施工项目组织、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等方面都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促进施工项目的一系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成功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够给建筑项目和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建筑市场的竞争力,而且给国家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