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农业农村局经管站 351200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近年来,仙游县家庭农场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与扶持下得以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县乡村振兴的快速推进。下面笔者总结了我县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和主要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办法。
一、家庭农场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底,仙游县已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488家,以主营类型划分,种植业429家(其中种植粮食作物157家、文旦柚176家、油茶35家、其他种植业61)、林业21家、畜牧业12家、渔业8家,种养结合8家,其他10家,几乎覆盖了全部农业的生产领域。已全县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27800亩,在家庭农场工作的劳动力1090人,其中属家庭成员1018人、常年雇工72人。
二、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宣传引导创办家庭农场。仙游县通过电视、微信、短信、网络、村务公开栏、入户指导等渠道广泛宣传有关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推介一批家庭农场成功发展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多次组织乡镇业务人员、村组干部、农场主及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等规模农业经营户参加家庭农场知识培训,现场参观示范家庭农场生产基地、加工包装车间等,旨在引导农户解放思想,加快创办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促进家庭农场数量较快增长。
(二)夯实农村土地流转基础。一是在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内开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窗口和在乡镇(街道)政府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为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牵线搭桥,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截至2022年底,我县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共颁发农村承包经营权权证137481本,确权农村承包耕地面积459474.3亩,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签订提供可靠准确面积、四至等信息。
(三)支持油茶、文旦柚产业发展。仙游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油茶、文旦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仙政文〔2015〕165号)等文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设立专项资金、落实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推广良种和新技术、加大产品售后服务等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措施,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油茶、文旦柚,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经统计,2016—2020年全县完成种植文旦柚2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共96家、完成种植油茶1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共30家。
(四)扶持促进粮食产业发展。2022年1月仙游县农业农村局与县财政局联合出台《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七条措施》等文件,通过强化绩效考核成果应用、加强粮食生产工作调度、严格管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用途、种粮新型经营主体补助、晚稻和马铃薯种植叠加补助、水稻集中育机插秧补助、水稻机插秧服务补助、撂荒耕地复耕种粮补助、撂荒地复耕工作奖励、撂荒耕地机械复耕补助、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推广、种粮大户奖励、土地流转奖励、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补助、支持撂荒耕地复垦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保障、农业保险保费配套补贴等措施,既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的积极性,又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经统计2022年全县家庭农场完成种粮情况:早季连片承包种粮30亩以上共42家、撂荒耕地复耕种粮10亩以上共39家、山垅田复垦复耕种粮30亩以上共24家、秋收规模种粮20亩以上共92家。
(五)培育示范带动发展。一是培育发展示范家庭农场。仙游县先后下发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办法、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家庭农场实施方案及评选示范家庭农场等文件,鼓励引导农户创办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家庭农场。到2022年底,全县累计评选出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40家,为带动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小农户起到较好的示范和样榜作用。二是落实资金扶持示范家庭农场。制定了扶持示范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被评定为示范家庭农场财政资金给予每家累计奖励或补助8-20万元,支持家庭农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购置农业机械设备等。三是品牌建设提升家庭农场知名度。鼓励、指导家庭农场申报“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目前,全县有18家家庭农场2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7家家庭农场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此外,还有21家家庭农场已申请获得了注册商标。
(六)典型树标杆传递正能量。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家庭农场主的创业创新热情,发掘鲜活经验、展现创业风采,激励更多返乡入乡在乡创新创业。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推送仙游县度尾月荷四季生态家庭农场、度尾源绿家庭农场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创业创新典型案例,都被省厅选中列入《2020年度福建省“百家示范家庭农场”案例汇编》;2022年,向省厅推荐仙游县度尾兄弟家庭农场的优秀典型案例,已被省厅推送给农业农村部。
(七)培育家庭农场产业集群。全县各乡镇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禀赋,并结合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初步打造形成了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家庭农场示范片或集聚区,如在度尾、大济和赖店3个平原乡镇培育形成以种植文旦柚为主的产业集群,在菜溪、游洋、社硎和西苑4个山区乡镇培育形成以林竹种植及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在钟山(山区)乡镇培育形成以水稻及食用菌种植为主的产业集群,还有书峰枇杷、龙华茶叶、枫亭水产、石苍油茶等一批镇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都已成为我县家庭农场增收致富的重要财源。
三、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采取多措并举支持推动家庭农场较快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不全。我县18个乡镇(街道)虽然都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但仍有部分乡镇运转效率不高,在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服务和管理工作仍然滞后。
(二)农场主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我国城镇化和我县古典家具、木雕工艺品产业迅猛发展,我县农村青壮年几乎都进城、入厂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年轻大中专毕业生就去大城市谋发展,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家庭农场主普遍都是中老年人,平均年龄在52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较多,其对现代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理念知晓较少。
(三)土地流转成大规模难。我县是丘陵地区,土地细碎化多,加上各级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造成农民恋土惜租观念逐渐增强,使得家庭农场不能流转到大面积连片的土地,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也影响到农业机械化普及使用率低。
(四)早期土地流转不规范。一是我县家庭农场早期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有的约定内容不完整、不具体;有的合同基本要素缺失;有的土地流转租期超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记载的承包期限或超过2021年民法典规定的租赁期限20年。二是有的家庭农场凭信任只作了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以上问题造成家庭农场经营土地纠纷时有发生,既不利于家庭农场长期稳定生产经营,也影响到家庭农场对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的积极性,甚至家庭农场流转入土地经营权难以得到依法保障。
四、家庭农场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乡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和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认真做好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法律政策咨询、流转价格评估、供求双方对接洽谈、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务工作,
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
(二)着力提升家庭农场主素质。一是优化培训课程。各乡镇农业立足特色优质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借助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大力开展高素质农场主培训,提升农场主种养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绿色发展、农业生产经营记录等,如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培训。二是加大学历教育。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及要求,选送一批有学习意愿的青壮年农场主,到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大专院校免费接受非全日制大专学历函授教育,全面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基地培训。充分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作用,遴选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将其生产基地作为培训(实训)基地,紧密结合技术培训与生产周期,促进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三)挂钩帮扶提升家庭农场发展。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将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列入全省“千人带万社(场)”活动名单,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家庭农场,进行“一对一”挂钩帮扶,指导帮助家庭农场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品牌建设、申报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提供农产品市场营销信息,为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和农产品增产提质创造有利条件。
(四)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对农村土地流出方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民。通过整体提高农民素质,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村土地流出方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土地承包金要按照土地流转合同约定及时兑付等措施,以彻底消除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的担心和顾虑,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的倾向。
(五)出台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合同。2020年12月仙游县农业农村局与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仙游县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办法(试行)》,明确对工商资本以外资本租赁农用地,可参照使用《仙游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和《仙游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示范文本,有效防范家庭农场租地风险,依法保障土地经营权,促进家庭农场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