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莆美阳下小学 3633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习压力,给予了学生更丰富和更开放的自主成长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个性发展是培养高素质全方位发展人才的关键。“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是在于转变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学习观念,转变原先以分数为纲的教学理念,更加着重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好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让课后作业形式更多样,让课后作业的目标更多元,以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 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索当中,教师需要深度地研究“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结合新的课程教学标准来探索更新的课后作业设计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转变,缓解分数成绩给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带来的焦虑与压力,在课后作业数量和形式上做好创新,缓解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心理压力,以供学生更健康、全面和个性的发展。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作用
(一)助力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高质量发展
“双减”政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减少学生的书面作业内容,控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布置书面性的课后作业,而其余年级的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时长需要控制在60分钟之内。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就必须探索更高效率和更精简的课后作业设计形式。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列为了课后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摒弃了以往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观念,将课后作业设计的目标提升了一个层次,也助力了课后作业朝着更经济和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助力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多元化发展
传统课后作业设计是以分数为根本的,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的内涵与目标,让教学重新回归单纯,重新成为了育人的教学。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分数已经不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也需要积极地拓展更多元的教学评价目标和教学评价形式,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做好课后作业目标的新设计,以更多元的目标助力学生更多元的成长。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考
(一)设计游戏类作业
利用学生都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让有趣的游戏带动学生的学习。比如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这个内容,可设计这样的游戏作业:(1)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玩摆小棒的游戏,准备好12根小棒,一边摆一边思考:如果摆成六边形,可以摆几个;如果摆成三角形,可以摆几个;如果摆成正方形,可以摆几个。(2)小朋友分6颗糖果,要使每一份同样多,正好分完,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旋转”这个内容时,设计这样的游戏作业:出示一组图片,如△△△,让学生继续往下画,比比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时,设计这样的游戏作业:排一排、说一说。随机选你身边的3个同学排成一排,如果按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说说第5个人是谁?第13个人是谁?第22个人呢?这样的游戏类作业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了,我们的作业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化的游戏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双减”的目的。
(二)设计学生自选作业
在教学的实践探索当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每一名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所以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传统的课后作业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设计同一目标的内容,让学生围绕着同一作业来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样的课后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主体,难免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为了能够让作业更加精简且能够切实地发挥其实际意义,教师要围绕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更多的课后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行选择,既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也激发学生的课后作业兴趣。
例如,在“比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来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内容。针对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的课后作业,并着重教学重难点的练习。然后再为其布置课上教学过程中梳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忆整个教学的过程,梳理教学的重难点,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也让学生在具体的解题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在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时,教师可以设计巩固性作业,如“小明家装修新的房子,一开始准备用0.4米长的正方形地砖来装饰客厅地面,这样需要180块地砖,但是装修的工人建议改成0.6米长的正方形地砖,计算需要多少块地砖才能够铺满客厅地面。”这一类的应用题,让学生寻找两种及以上的解题方法。而针对数学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一些比例现象,并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设计问题的作业内容。通过让学生自行选择丰富的课后作业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课后作业的减负。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
基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双减”政策下减负和提质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与作业设计工作连接起来,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为素材,选取贴近他们衣食住行的真实案例,设计实践性作业,减少书面作业的总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地调研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完成作业、验证数学理论,这样方可契合“双减”政策的实际要求。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着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超市购物”现象,设计形式新颖、内容凝练的作业单,以此驱动学生展开生活实践,探索数学知识中的内在规律,具体如下:
“超市购物”作业单
1.请前往附近最大的超市购物,利用表格等辅助道具,记录所买物品的数量、价格,明确它们的基本单位。
2.将每一个物品的外包装和价格拍照储存,在数学课堂上与同学展开交流和互动,针对物品的价格,为同学设计与“小数加减法”相关的试题。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可如下面3个例子:
(1)黄瓜每千克7.8元,小红共买了4.5千克的黄瓜,请问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2)小红买了一瓶4.5元的碳酸饮料,又买了一袋5.8元的薯片,她会花费多少钱?
(3)小红一共带了50元钱,请问在买完黄瓜、碳酸饮料及薯片后,小红还剩多少钱?
以“小数”为关键词和话题焦点,互相交流和讨论超市购物的经历,说一说“小数”存在的价值。
3.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教师以“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将作业设计定位于小学生常见的“购物现象”,设计了实践类型的作业,让他们将超市作为真实场景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在购物、核算小票、小数加减运算以及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明确“小数”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升计算能力,并融合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
结 语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基础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百舸争流,百花齐放”才应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佳效果。我们要通过优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不再把作业当做一种负担,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从而实现育人的全面化、个性化、精准化。
参考文献:
[1]马小花.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9)
[2]王海燕.基于“双减”背景下探索小学作业的优化途径[J].智力,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