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推进我国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是开展非遗文化教学的重要平台,高校应该从思政育人的角度出发,专门开发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同频共振”的有效路径,推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本文就对这一路径开展了探讨研究,通过路径构建的价值、可行性、现状与问题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路径构建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保护;高校;思政育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缺失了文化为根基的教育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凝聚成一个民族的强大内核。因此,近年来在党的相关文件与会议报告中,不断强调了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例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我国内涵深刻、形式丰富的传统优秀文化之中,非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也是我国文化传承、保护的重点类目。目前我国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上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报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2名。在非遗文化传承队伍日益壮大的进程中,高校的大学生是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大学生是国家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希望,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在长期的教育指导下,大学生往往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使命感,能够发挥自身在传承保护等工作开展上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高校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上具有一定相对稳定良好的情境,尤其是在近年来思政育人、课程思政等工作的推进下,为实现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同频共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正因为如此,高校才应该寻找高效的路径,进一步提高思政余人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在“同频共振”上的整体水平。
一、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价值
非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遗珠”,不仅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加深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在发现其魅力与特色的基础上,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以此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本文在研究中就对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大学生在推动我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其文化素养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自信”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加深当代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其中深刻强大的文化力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这样才能在无形中加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认可,在思想的发展上找到较为明确的方向。以“胶东大鼓”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例,作为一种距今至少有260年历史的非遗文化,胶东大鼓是我国首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面临着濒危的发展情况,演绎者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部分高校在胶东大鼓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上就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鲁东大学就曾开展过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胶东大鼓”表演人才项目,并开设了表演人才的培训计划,围绕大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感受到了胶东大鼓的魅力,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拔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非遗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同时其作为物质文化,还与民间工艺、美术等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充分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智慧。在高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宣讲,而是引导学生在复杂的操作与实践之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以崂山道教音乐为例,虽然其作为一种音乐文化,但是同样需要使用到管子、笛子等多种不同的乐器,在实践演奏与听赏之中带动学生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对此,高校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上需要注重形式的多元化,开展内容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当代学生的实践创新。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部分大学生虽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但是他们对自身责任的认同度却有待提升。高校在非遗文化传承、思政育人等工作上的融合开展,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在清楚认知非遗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带领大学生在思政育人的良好环境、教学工作中形成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从而激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自己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二、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可行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高校开展思政育人活动的过程中,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融入对学生责任意识、民族自豪感、文化认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都具有重要价值。要想推进两者之间的“同频共振”,必须要找到其中的契合点,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找到入手点。对此,本文在研究中对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可行性归纳为:
(一)与思政育人主旨要求的契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曾经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而我国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了推进“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思政育人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上就作出了积极的创新与尝试,并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爱国主义情怀,在众多工作之中,非遗文化的融入就是一项重要的展现。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之中,就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指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例,虽然这些思政课程更偏重于理论,但是其中所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等,能够融入到非遗文化起源、发展的阐释之中,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理解文化传承遭遇瓶颈的原因。除此之外,非遗文化中的思想精神、文化魅力还能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这也是思政育人教育工作、主旨的重要构成,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契合。
(二)是高校思政育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新时代,我国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一工作的开展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课堂上,而是通过课程思政模式的运用、各种教育管理形式的拓展,进一步提高思政育人的创新性。而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高校思政育人的创新。这是因为很多高校在思政育人上容易陷入单一的理论学习,即教师只是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不注重内容的丰富、方式的优化,这不利于大学生积极融入到思政育人的过程中,影响了这一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而非遗文化的引入能够让思政育人的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具有层次性,还能在较为明确的主题下,由浅及深,由小到大,使得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例如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感受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技艺精神、匠心精神、民族精神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无形中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因此,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在内容与模式上和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对于育人工作的创新具有推动价值。
三、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部分高校加强了对非遗文化在传承保护上的重视程度,通过项目的引入与研究、相关课程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育人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同频共振”的整体水平。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这一工作在开展上的问题依然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传统课堂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培养优秀人才的重点场域,也是推进非遗“同频共振”的重要基地。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诉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之中,以此来实现有机的渗透。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充足的“同频共振”的教育经验,加上绝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对非遗文化的深入了解,造成非遗文化难以与传统课堂实现深度的融合。
(二)未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高校在思政育人这一工作上的开展,不仅可以依赖于专门的课堂,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即通过开展多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在更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自主探究与学习,主动承担起传承与保护的责任。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开展上较为丰富多样,但是真正能够发挥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功能的活动较少。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缺乏足够的认知,在高校内并未形成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育人环境,使得学生无法了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价值,自然不愿意开展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另一方面,第二课堂的开辟、课外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能力有限、外部优秀教育资源无法顺利进入,也对第二课堂在育人优势上的发挥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三)融入路径受阻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新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方式从过去单一的课堂、学校转变为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等不同的渠道,高校要想提高非遗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水平,也需要更新传播理念、教育途径,对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未建设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平台,部分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传承、保护意愿,但是其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直接影响了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思政育人的“同频共振”。
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路径建议
针对目前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路径进行改善优化:
(一)开设非遗项目教学,与专业融合
高校应该根据当前立德树人教育、文化自信政策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开设非遗文化的相关专业,或者是以课程思政为主要模式,将其融合到各学科、各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细化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目标,为“同频共振”提供教学上的支持。
例如在项目式的教学上,高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非遗文化知识的普及活动,激活学生了解、传承文化的兴趣;对于中年级的学生,高校可以引入具有良好素养、技艺水平的非遗大师,以技能学习、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目的,专门开设沉浸式的课程,培养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专注坚守的精神;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针对他们即将迈入社会、步入岗位工作的特点,可以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前往研发团队、非遗工作室,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知理解,以此来构建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相关的思政育人体系。
(二)构建延伸课堂,开展非遗课外活动
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社团等平台扮演了第二课堂的重要角色。为了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思政育人的“同频公正”,高校应该运用好社团等第二课堂,依托专业课程、专业师资,组建非遗社团,吸纳校内相关专业和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加入到非遗学习的行列之中,既延长了学生对非遗的学习时间,又扩大了非遗教学的覆盖面。
另外,高校还需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在高校内部形成浓厚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氛围,增强学生非遗传承的责任感,促使学生用实际行动促进非遗“活化”。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上,高校应该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知道管理,邀请非遗大师直接参与社团指导,并采用学分制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评价,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社团活动中,可以以常规活动、社团宣讲为入手点,强调经验交流与心得分享;以非遗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为平台,营造全体学生浸润在非遗技艺认知和学习的良好氛围;以社区合作共建、青年文创展示活动等为契机,带领非遗社团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三)创新传承载体,充分挖掘非遗资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要想内化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实现与高校思政育人的“同频共振”,必须要加强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文化的魅力,调动传承保护的自主性、能动性。
对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网络平台、新媒体宣传力量的重视程度,结合非遗文化的特色,在网络平台上推出具有正能量的作品,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另外,高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线上推广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思政作品,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颂者。
总而言之,在推进“文化自信”的现实背景下,高校在思政育人工作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尤其是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上,高校应该树立起传承保护的自主意识,通过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课堂的开拓以及网络平台的构建,全面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思政育人工作的“同频共振”,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平,王辉.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融合机制探究[J].文化产业,2023(02):115-117.
[2]薛礼峰.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7):149-153.
[3]李艳娟.高校推动地方非遗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2,41(04):111-114+110.
[4]宓胜杰,赵庆,刘苏萌.文化自信背景下河北非遗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创新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1,31(06):42-44.
[5]楚学娟,李秀云.以“非遗”文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0):157-159.
[6]徐小军,蓝颖.广西“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路径[J].传承,2020(03):102-105.
基金项目:
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路径研究”(L2022C10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