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复兴中论中西方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从文艺复兴中论中西方差异

宋昕诺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市   400031

一、从文艺复兴的命名原因中解读对比西方与中国社会的思维意识

“文艺复兴”这四个字的翻译会给人一种错觉,其实它的英语叫“Renaissance”,是“重生”的意思,那问题来了,没事重生干什么呢?

究其原因,欧洲有一个漫长的1000年的中世纪,在这一千年里,上帝和耶稣是Big Boss ,而他们在人间的代理——教皇按照“圣经”统治着一切。凡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必须遵从教廷的制度,这才导致了这1000年里科技文化都处于停顿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创新。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的东罗马帝国遭到伊斯兰袭击,很多学者就带着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逃到了意大利,意大利人民读完这些书后发现原来自己在一千年之前已经如此厉害,所以大家才会想“重生”,想要把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经典的东西翻出来炒一炒再火一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那个年代基督教还没发家,社会是民主的,人性受到绝对的尊重。所以艺术是自由的,有创造力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专门针对于文艺方面的,它更像是人类的一个思想觉醒和复苏,只不过我们看到比较多的都是文艺界的作品(油画,雕塑,诗歌之类),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中文会把它翻译成为“文艺复兴”的原因吧。

文艺复兴的产生的当然也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密不可分。他们通过手工业,贸易还有金融业迅速发家,有了钱后就不再听命于教皇,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金融业发家的美第奇家族。这帮土豪们开始赞助艺术,有的是为了洗白自己的家底,有些是为了死后能荣登天国。不管是什么原因,最重要的是艺术家们有了来自民间的聪明有品味的业主,可以为他们提供古代典籍学习,可以供养他们,必要时还会保护他们。在这么个大环境下,艺术家们的脑洞越开越大,文艺复兴开始轰轰烈烈得上演了。这股重生的思潮起源于佛罗伦萨,后来慢慢转移到了罗马和威尼斯。“

启蒙”说到底就是让普通人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权力和义务,让普通人拥有追求管理国家和积极改造社会的意识。而中国人普遍认为管理国家就应该是领导干部的事,和普通人基本不发生关系。普通人只要接受领导就可以了,让你往东你就别往西,领导安排一切。普通人只能被动接受,不存在主动参与。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封建落后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古代封建社会不必多说。到了近代思想启蒙被迫被救亡打断。解放后本来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但是却用了管理军队的方式管理国家,形成了大量的官僚包办。以及更后来信仰丧失带来的迷茫,因为启蒙衍生出的错误行为导致被重拳出击等。这些长期以来的客观困难导致了大多数主观上的认识不足,主观上的认识不足又进一步加深了客观上的困难。

二、文艺复兴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画风的转变并非是“突变”。也就是说,不是到了文艺复兴,艺术家们的水平就突然“开挂”。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画风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有很多艺术家,成为了连接这两个时期的桥梁,为中世纪僵硬呆板的画风转变到文艺复兴时期注重写实的画风贡献良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乔托。

乔托生活于14世纪,正是中世纪走向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我们只需大眼一扫当时中世纪绘画与乔托作品,便不难理解乔托绘画所达到的真实性对当时人而言有多么震撼。当时的文豪薄伽丘盛赞乔托:“在绘画被埋没了许多世纪后又使它得到复苏。”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乔托解开了绘画尘封已久的封印,让艺术又重新回到了古罗马时期准确描绘现实的高妙技巧中来。那么,乔托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这种逼真性的呢?一个核心关键词是,叙事。也就是说,他不再描绘画中有什么,而是转而强调画中发生了什么。这种正在进行时的现场感,一扫中世纪绘画沉闷僵硬的死气息,而充满了自然鲜活的灵动空气。乔托极擅抓住事件的高潮与顶点,故事最具戏剧张力的那刻全部被他定格。《犹大之吻》,《哀悼基督》《最后的审判》……自乔托而始,绘画不再是程式化的技艺,而是创造性的艺术;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复刻,而是观察自然的真实描画;不再是冷冰冰的宗教符号,而是充满感情张力的真实人物。这种现实主义的表现,吹响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号角。

三、为什么东方汉服复兴无法与西方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我曾看到网上有人提出讨论汉服复兴会不会成为一种文艺复兴,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运动,要真正达成着他的目的,就是要简单粗暴,通俗易懂,深入群众,贴近生活。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而论资历,汉服复兴运动诞生于2015前后,资历太浅;论文化理念:文艺复兴从来都不主张把每个年轻人同质化,而汉服运动主张把每个年轻人都变成汉服爱好者;论社会影响力,汉服爱好者是中产阶级而非精英。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文化最终都是草根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碰撞。一些咖啡店会举办“汉服派对”,一些文化广场会举办“汉服节”,这不过是中产阶级的乙方在吸引中产阶级的最大消费主力去消费,逃不开咖啡和鸡尾酒的媒介,消费者是被动的接受而从没有主导过活动。

服装一定要贴合实用,才能够成为一个时代性的经典。以旗袍举例,我国的旗袍其实很讲究实用性。比如学生穿的校服旗袍,首先要保守颜色要素净,开叉要小,同时要保证女学生的正常活动,要相对耐穿,材质结实,又要保证用料不要太过昂贵。阔太太穿的旗袍材质要华丽,但是又不能过于艳俗。如果是姨太太,可能要凸显自己的曲线,会穿的稍微比女学生性感一些,更加凸显身材开叉会稍微高一点。这里面每一种经典的服装都能够分成很多种小类,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并且他们本身由于被某一个群体长期穿着,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比如提到工装背带裤,我们可能就会想到cccp。提到牛仔裤牛仔服,我们可能就会想到美国西部或者矿工。一件较为沉稳、正式的旗袍是可以穿去上班的,宋美龄正式场合也是穿的旗袍。但是汉服广袖、长摆,多走几步路就会被绊倒,写几个字都得先撩10分钟袖子,完全与劳动脱钩。

当一件衣服和劳动脱钩之后,它本身就只是一个道具。作为一个道具而言,如果说像婚纱一样,它能够存在重要的宗教意义或者仪式意义,那么它肯定是有价值的。军装的礼服和常服,他们同时存在代表了服装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作用。汉服只要没有办法步入职场、参与劳动,又没有办法结合仪式、展现礼仪,它就注定会被时代所遗忘。其实被遗忘这件事情并不可怕,每一种潮流会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而逐渐消失。但是在它流行的这个过程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这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点。

文化输出其实就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富裕的经济水平,第二个是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大部分越南的年轻女性化很向往韩国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流行看韩剧。韩国的出口食品其实不贵,但对于越南人来讲还是消费不起,于是他们最流行的韩国食品是韩国泡菜。韩国泡菜有糖有盐,正好可以补充看韩剧流的泪。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汉服文化。汉服文化需要的是更有责任心、更有水准的设计师。除开商品本身需要贴合现实需求、找准定位外,汉服作为一个商品,必须要承载文化价值。看催泪的韩剧能够让越南人吃泡菜,那么看够精彩的古装剧,就能让越南人穿汉服。如果我们拍出来的古装片永远都是以狗血为卖点,不能真正的打动人,那么汉服就火不起来,也无法达到文艺复兴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蒋百里. 欧洲文艺复兴史[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 王晓芳.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2,(03): 48.

[3] 刘军宁. 中国的"文艺复兴"[J].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4, (1): 12.

[4] 杨贤宗.文艺复兴观念的起源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02):45-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