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舞蹈演员是以肢体动作为手段传情达意的舞台表演者,如何创造生动的舞蹈人物形象、性格,是每个舞蹈演员的艺术追求。文章以现代芭蕾舞剧《天鹅湖》为例,来论如何用舞蹈塑造人物性格,提高舞蹈演员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深层次的审美思考,在台上创造出让观众过目不忘的舞台形象,使观众在观赏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中获得美的享受,达到提高运用舞蹈表现人物形象、性格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
关键词:舞蹈;人物塑造;天鹅湖
1995年,现代芭蕾舞剧《天鹅湖》横空出世。他出自一位年轻的英国编导马修伯恩,因其深刻的思想性、极高的艺术性、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和出众的舞蹈编创手法,使其成为20世纪现代芭蕾舞剧经典中的经典。《天鹅湖》完全采用了柴科夫斯基为古典版《天鹅湖》而写的音乐。但是编导马修伯恩却以个性化的视角和构思对作曲家的音乐进行了全新诠释。
故事讲述了宫廷中长大的王子从小缺乏母爱,只能从玩具天鹅中寻找温情。长大在识破管家的阴谋后对生活彻底绝望。在他准备投湖自杀时,邂逅了曾在梦中出现的头鹅。头鹅带给他的温暖和快乐使他有了重生的勇气。但没想到再一次皇家舞会上,头鹅变成了一个邪恶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并且当着他的面与母后及皇宫贵妇们挑逗调情。目睹了这一切的王子忍无可忍,拔枪准备向众人开火,而他的女友却为了保护他,被管家杀杀害。头鹅面对痛不欲生的王子深感懊悔,更为了保护王子献出自己的生命,王子也因痛失真爱而悲伤地离开了人世。
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王子和头鹅,次要人物是母后、女友和管家,围绕这五个人形成了王子与母后,王子与头鹅这两条人物关系的主线,以及王子与女友,王子与管家,女友与母后,女友与管家,母后与头鹅,母后与管家这六条人物关系的辅线。由这两条主线和六条辅线的人物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他们情感关系变化的网格。而其中所有的情节,事件和细节都环环相扣,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紧紧的围绕着编导的个人表达。下面本文将对王子、头鹅、女友三位人物的塑造展开分析。
一、“十二次伸手”的勇敢追爱——王子
马修伯恩十分注重在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时对细节的把握。而且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对细节的选择都遵循一个一贯性原则,即重点把握住某一个人物的主要特征,并不断重复的加以描写。例如,对王子的描写就抓住了他孤独落寂却勇敢追求真爱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细节描写就是贯穿全剧的“十二次伸手“。将王子对“爱“的向往与追求刻画的淋漓尽致。
在序幕中,小王子对母后三次“伸手“。第一次是他从梦中惊醒,对推门赶来的母后伸手,但他胆怯地缩回了手臂;第二次是母后触摸他的额头,他趁势将手搭在母后肩上,被母后拒绝后,引发了他第三次更为强烈的伸出手,以期望母后的留下。但小王子的伸手并没有得到母后的重视,留下了更加孤独的小王子。这三次伸手既表现了王子对母爱的渴求,也为后面王子的恋母情结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在第一幕第三场中,王子在房间中借酒消愁,母后进来后,王子像小时候一样对母亲第四次伸手。母后的一次次拒绝使得王子的情感爆发了。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冲上前去一把抱住母后。母后厌恶的情绪越重,就越激发了王子更加强烈的奢求,以使发展成为一种病态的恋母情结。在母后一次次无情拒绝与远去后,王子看着镜中远去的母后,第五次伸出了手。序幕与第一幕的五次伸手表达了王子渴望爱而得不到爱的情感。剧中再一次频繁的出现伸手这一细节动作是在第四幕。第四幕中,他在接连遭受精神打击的情况下还要遭受肉体的折磨,出于本能,他作出多次身伸手以期望得到回应。但并无回应。在结尾处,他最后一次伸手是在他死时,手的方向从床上一直延伸到地面,象征着他对于真爱的追求,至死都没有放弃。
编导通过这“十二次伸手”刻画了一个虽一直得不到爱,但仍对爱充满向往,勇敢追爱的一个善良的王子形象,以伸手这一细节贯穿全剧。并在不同层面进行了不同含义的表达,体现了他卓越的编导才华。
二、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头鹅。
头鹅是在这场舞剧中唯一一个打破马修伯恩对人物刻画一贯性原则的人物形象。马修伯恩对头鹅形象的刻画是从正反两个不同侧面进行的。即第二幕与第四幕的富有同情心,善良,勇敢的形象,在第三幕中却是邪恶放荡,无恶不作的形象,体现了编导对这部作品中人性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第二幕中的头鹅外表野性、强健,拥有魁梧的身躯和有力的臂膀,是一群天鹅的首领,他内心善良,充满关爱和同情,拯救了遇到公园亲生的王子。第二幕中共有八个变奏。在第一个变奏中,群鹅对王子这个不速之客充满了敌视,到第二个变奏矛盾激化,群鹅对王子群起而攻之,但头鹅却被王子的执着打动,不忍王子被攻击,主动为王子解围并用宽大的翅膀保护王子,表现了头鹅的光明善良的一面。这一面在第四幕中也有体现,王子再被群鹅攻击时,头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来保护王子,王子也因悲痛而死。编导在这两幕中运用了丰富而准确的舞蹈语言,将头鹅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充分展现了头鹅的“光明”,善的部分。在整个第二幕中,最经典的便是王子与头鹅的双人舞了。编导用准确的舞蹈语言,把两个主人翁从陌生到亲密相爱的情感过程,做了细腻而又层次的刻画:从警觉和防备—试探与躲闪—追逐接触—逐渐信任—最后亲密相爱。尤其是在追逐躲闪到信任的舞蹈动作中,运用了卡农的编舞手法,让头鹅与王子做相同的动作并依次重复,然后让两个人的舞蹈动作完全一致,表现了王子与头鹅逐渐开始信任。最后头鹅深情抱起王子的造型,也会在第四幕和结尾两处再现。
而第三幕中的头鹅却展现出人性中放荡,残暴,丑恶和暴虐的恶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在第三幕中,随着头鹅的出场,贵族们一点点的脱下伪装,整个舞会瞬间转成了对性的疯狂宣泄。在头鹅独舞之后,舞会开始为贵族们表演西班牙风格的舞蹈。虽然这段舞蹈是纯粹为缓和节奏而设,且颇具戏剧观赏性。但却从情感表达里却从情节和表达里游离出来,与第三场的表达不符,破坏了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在黑天鹅双人舞的音乐中,编导采用了国际标准舞的形式,让两个主人翁面对面的对话。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很反常的处理手法,因为国标舞中是一对男女的舞蹈,而在这里却是两个同性主人翁的舞蹈。这正是编导精彩的一笔,目的在昭示两人曾经相爱的关系。这段双人舞还再现了他们在第三幕中的部分双人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加凸显了头鹅的变化,令人对头鹅黑暗残暴的第二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编导通过在三幕中对头鹅形象的刻画向我们展示展示了一个道理:人作为高级动物,本身就具有善于恶的原始冲动。而头鹅正是这个具有原始本性的人的本我象征。从第三幕中头鹅放纵本能的人性的邪恶,到第四幕中充分展现人性的高尚,这种转变告诉我们,善良和慈悲只有经过与邪恶的斗争,才能化为光明与正义。自觉的品质才能变为勇敢和奉献精神,使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真谛充满了力量,让人性的本质绽放夺目的光彩。
三、利用戏中戏表现人物性格——女友
在整部舞剧中,除了两位主人公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女友了。之所以有这样深刻的印象,就要归功于编导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利用“戏中戏”对女友纯真无邪,朴实可爱却缺乏教养的性格的描写了。在这一场中,编导把原古典版三人舞音乐改编为一个较完整的,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小型芭蕾舞剧。并运用漫画夸张的手法,把古典芭蕾的造作古板和装腔作势生动地展现。在女友看戏的过程中,对女友进行了七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第一个细节是未等母后就先行落座;第二个细节是不懂礼仪,大声鼓掌;第三个细节是看到忘情,推搡母后;第四个细节是拿出食品来吃;第五个细节时再次鼓掌并站立起来;第六个细节是用手敲击栏杆;最后一个细节是横穿舞台去捡包。正是这些对小细节的描写,把女友缺乏教养却内心纯善的朴实可爱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这一场中,编导运用娴熟的编创技法。采用柴科夫斯基的三人舞音乐,不仅表达出自己对古典芭蕾的看法,又通过细节描写,清晰准确地刻画出女友的人物形象,将他的幽默感也在戏中戏和对女友的细节刻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同时还表现出编导对待继承和创新的鲜明态度: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当传统的东西束缚到新东西的新事物的发展时,要毫不犹豫的突破它,并为它注入新的活力,使它永葆生机。
在我看来,马修伯恩的天鹅湖无疑是20世纪后半叶现代芭蕾舞剧中最杰出的一个作品,可以称为20世纪现代芭蕾的经典。在这一部剧中,不仅主要人物生动形象。性格鲜明,次要人物也都栩栩如生,立体丰满。即使只看过一次,也会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另外,编导在塑造人物时,大量运用了一些哑剧和生活化的动作,使每个人物都显得亲切,真实,充分展现了他的戏剧功力。他重新诠释了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并将其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不再让人一听到这个音乐,就想到仙女般的白天鹅和高贵的王子,而看到了另外一种全新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即具有更复杂,更有矛盾和性格冲突的活生生的现代人物以及人物关系,表现了深刻又强烈的思想内涵,无愧为经典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