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中医院 安徽省阜阳市 236200
【摘要】:目的:观察研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用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收的6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治疗,研究组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FMA)和对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特点,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中70%~80%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工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患者运动障碍功能的疗效。
此次试验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开展,取我院接受收的60例脑卒中患者参与试验,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分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0~75岁,均值(62.35±3.45)岁,病程9~60天,均值(27.32±2.15)天;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4岁,均值(62.54±3.56)岁,病程9~62天,均值(26.65±2.21)天;比对一般资料后,结果间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初发病例;②所有患者均保持清醒的意识,并自愿签订医院提供的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肝、肾等疾病;②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及肌源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内治疗,主要内容为:(1)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用针灸、中频电刺激等神经促进技术,针灸治疗:30分钟1次,每天1次,6天为1疗程;中频电刺激:20分钟1次,每天1次,6天为1疗程。
研究组采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包含内容如下:(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目的和方法。(2)与患者家属沟通治疗方案,部位为瘫痪肢体。(3)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将反馈电极放置在瘫痪的肌群或肌肉表面。上肢正极放置在手背侧腕横纹上5cm处,负极放置在前臂背外侧中上三分之一的位置;下肢正极放置在胫前肌中下三分之一的位置,负极放置在膝关节5cm处。刺激强度为20~100mA,脉冲持续时间为每2秒间,歇10秒;脉冲频率为2~100HZ;单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1.3判定指标
详细比较试验中涉及的运动功能评分以及两种治疗满意度的评分等指标。运动功能评分可以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价,总分为100分,如分值越高,证实患者的运动功能越佳;其满意度通过自拟满意度量表实施评分,总分100分 ,得分≥80分记为满意,而60~79分记为一般,≤59分记为不满意。将满意与一般者的比例之和记作满意度 。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SPSS22.0软件对试验中资料实施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获得X2和t检验,结果有差异p<0.05。
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分)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后 |
研究组(n=30) | 32.16±19.24 | 49.22±16.84 |
对照组(n=30) | 32.24±19.45 | 40.16±15.42 |
t值 | 0.016 | 2.173 |
p值 | 0.987 | 0.039 |
2.2对比两组治疗满意度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6.66%(29/30)、70.00%(21/30),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比对两组治疗满意度
组别 | 不满意 | 基本满意 | 非常满意 | 满意度 |
研究组(n=30) | 1 | 12 | 17 | 29(96.66%) |
对照组(n=30) | 9 | 11 | 10 | 21(70.00%) |
X2值 | 7.680 | |||
p值 | 0.005 |
常规的康复治疗因见效慢、过程枯燥使得患者产生抵触、排斥等心理,导致康复时间增长、康复效果减弱等。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肌电信号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反馈给患者,可以让患者清楚的看到变化,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并保持心情愉悦。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是依靠肌电接收装置记录患者瘫痪部位自主收缩时的电信号,当这类电信号达到我们所设置的阈值后,就会产生一定强度的中频电刺激肌肉收缩。
据研究表明,目前我们的大脑仅有10%是处于开发状态,脑功能的可塑性和重组性更是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所谓的可塑性是指部分神经元损伤可以通过完好部位神经元的功能重组完成;功能重组主要是通过失神经元过敏和休眠突触的活化以及侧支的发芽完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经过反馈仪检测出微弱的自发性神经冲动,再通过不断放大、刺激使得冲动信号加强,最后达到瘫痪肢体逐渐恢复的效果。在本次实验中在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的对比中,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其改善效果明显,患者更容易接受,并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 余梦婷,李壮苗,燕文娟,等.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效果的Meta分析[J]. 护理研究,2021,35(10):1697-1710. .
[2] 肖露,代菁,樊巍,等. 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改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2020,35(9):459-462.
[3] 黄静茹. 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4):105-106.
[4] 张其明,单莎瑞,钟志亮,等. 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慢性脑卒中患者腕手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16):29-35. .
[5] 张慧.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 健康大视野,202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