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摘要】本篇文章从主观和客观的定义入手,通过举出杜尚的《泉》、废墟美学和当今唯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形影相随现象的例证,说明了单论美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说法都存一定纰漏,随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好川哲人的“间主观”的概念,接着通过举出审丑和意境的例子,回答“间主观”这一概念可能存在的问题,肯定了艺术家自身前理解(客观)和观众主动阐释的作用(主观),辩证地阐释了“美是间主观的”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为“如何认识美”提供方法论支持。
【关键词】间主观 审丑 意境 前理解
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主观”和“客观”的概念。小学馆的《大辞泉》中为主观和客观下了定义:
“客观”是1、脱离主观与主体的独立存在,2、不拘泥特定立场的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如果说美是客观的,就是承认了美的客观存在性,美的形成不受创作者立场的影响,也不受到来自美的接受者的影响。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发展,事物始终是美的,不需要任何人的评价。如果依据这种说法,当主体的话语权被置之度外,那么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应该是美的,如果你觉得一样事物不美,不应怪罪于它,而是要反思自己为何没能发现它的美。极端点说,杀人、强奸、偷窃的行为也会在泛审美的语境下得到美化,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事物美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的人造语境。当杜尚的小便池被贴上标签,走入博物馆,引发巨大的讨论和解读,它的美才能被部分人所认同;当艺术家把废墟解读成课本、历史的过程、进化的长链条,利用废墟寄托美学理想,废墟美学才能走上大雅之堂。不同于毕加索主动创作、赋予自己美学理想,却因为抽象难以被人理解而被指责没有艺术性的画作,废墟和小便池的创造者在创造它们的时候并没有美的寄托,它们的美是源自艺术家、源自社会的解释。美更需要辩证地说明,通过丑来成就自身的地位。所以,将美的主观性剔除,一昧强调美的客观独立的观点,是存在纰漏的。
“主观”是1、事物的表象、判断依存于个人或个人的心理,2、依存于自己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根据这个定义,认为美是主观的,就是认同了那么一样美的事物的形成过程中,除了创作者的情思外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完全脱离它所处的时代立场,也不需要与美的鉴赏者产生关系,“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正契合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观点:“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藏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2],是唯美主义的信奉者。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流溢说”,认为诗的根本起因,是“以物理上的容器为比方,这个容器也许是人造水池或天然泉井,水在其中,溢满而出。这个容器当然就是诗人,诗歌的素材便是从中而来,它们既非事物也非行为,而恰恰是诗人液体般的情感。”[3]它摒弃了美的社会性和自然性,充分肯定艺术家的决定性作用,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姿态同客观现实割席而坐。然而唯美主义想要洁身自好却并非易事,比如当今消费者无穷的审美需求逼迫商品无限地艺术化,很多商品已经达到了审美的层次,这也就意味着美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还有消费社会中的艺术家不得不主动接触市场,换去生活资本为自己的艺术充能。读图时代,消费主义更是始终和唯美主义如影随形,所以“美是主观的”这一观点无法令人信服。
间主观。既然在主观和客观的立场上都站不住脚,那么美是什么样的呢?在这里笔者引入日本学者好川哲人在他的《概念式思考》中的“间主观”概念,认为美是间主观的。根据《大辞林》的解释,“间主观性”是一种“不仅以自我,也以他我为前提的共同化主观性”。即在肯定他我的作用时,更倚重于主观性。
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修养、个人理想,构成了他本人的“审美前理解”,一切艺术品都是创作者在他早就形成的审美前理解上进行的创造。以审丑为例,所有人都承认某种精神是美的(客观的),而艺术家把这种已经接受人们肯定的美作为内在,给它套上自创(主观的)外壳,幻化为丑,抛入大众的审美语境中。在观众看来,它是作者私人化、革命性审美的载体,以丑为外衣,实际上它更深层次承载了一种为大众认可的永恒的美,这就是一种主客观结合的艺术。发掘这种美的过程这也是该艺术品的艺术性所在。
随之而产生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事物是艺术家的独创,它的产生没有任何先决事物为基础,那么对它的审美是间主观的么?首先我们要找出一个符合这种条件的事物。譬如“意境”这一概念在绘画中的运用,使一幅画的空间美学得到确认,并且这种意境的意识的产生我们很难说清它的来源,这是不是就符合了“没有任何先决事物为基础”呢?其实中国式的意境概念起源于虚实相生的观念,早于东晋至唐宋产生的意境画,这也就说明了看似独创的意境手法,也是艺术家对于传统哲学观念的继承,产生了自己的“前理解”,从而运用到作品创作当中。这样以客观继承而来的哲思(并非主观产生)为基础,发挥自身主观性所创的艺术品之美符合间主观的概念。所以,意境之美也是间主观的。
依据前文的说法,自然中本就客观存在的事物,它的美是在被人主动接受中彰显,而人类创造的美的事物,则是以能被客观认可的美的精神作为内核,覆盖上因人而异的主观外衣。因此,美是间主观的。
总结
黑格尔在《美学》序言中说:“‘美’作为事物的一种属性,就如同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是客观的,而“美”的获得则是主观的,需要借助人的意识才能达到,面对相同的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觉得美,有人则认为不过如此。”[4]我们承认美的客观存在性,但是想要获得美或者表现美,需要艺术家和欣赏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也是美是间主观的原因。著名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单纯说美是主观或者客观的不免片面,我们需要将其辩证看待,有效结合,才能对美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恰合其分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日)好川哲人著;张小苑译. 概念式思考[M]. 北京:东方出版社,第134页 2018.01.
[2] (德)康德(I.Kant)著;邓晓芒译. 判断力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9页 2002.05.
[3] (美)M.H.艾布拉姆斯著.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6页 2004.01.
[4] (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著;宼鹏程译. 美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第124页 2016.08.
王勇章. “美”的主观与客观[J]. 戏剧之家, 2019, (30):189.
[5] 馮文炳.美是客观存在和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1):59-76
[6] 汤晓敏,王云编著. 景观艺术学 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11.
[7] 郝迪.当小便池被贴上名字[J].做人与处世,202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