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耀州区水产工作站 陕西省铜川市 727100
摘要:我国池塘养殖历史悠久,无公害的鱼类养殖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淡水养殖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池塘养鱼正是其中应用最广的方式之一,池塘养鱼业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鱼类商品。然而,近期池塘养鱼疾病频繁突发,给淡水养殖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池塘养鱼的绿色环保建设迫在眉睫,研究池塘养鱼疫病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池塘养鱼;疾病;防治对策;养殖技术
1池塘养鱼疫病产生的原因
1.1池塘清理不彻底
池塘是鱼类生存的直接环境,也是各种细菌滋生的主要场所,所以,池塘可以诱发出许多疫病,池塘一旦不经常清理,或是没有采取科学的清理方法,便容易诱发鱼类疫病。对当前的池塘养鱼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池塘养鱼场的池塘底下淤泥常年堆积,未定期开展清理工作,淤泥长期堆积致使底质恶化,最终使得整个池塘的水质出现污染。而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的累加,对鱼类的生存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虽然有时候鱼类能够在这样的池塘环境中生存下来,但是体内也携带了很多有毒物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1.2养殖密度过大
春末夏初的水温较高,水体可控性差,鱼的放养密度大会增加病害的发生率。养殖密度的设置要以池塘水质条件、配套设置为依据,如果鱼的密度过大,会提升死亡率。依据多年来的实践,如果池塘中的有机质污染与自净能力处于平衡状态,养殖密度提高,鱼类会增加排泄,造成水质稳定性降低,增加鱼病的发生率。在炎热的夏季,池塘中会出现严重的养殖水体分层问题,池底始终缺氧,这便会增加亚硝酸盐、氨态氮等诸多有害物质,进而出现鱼病。
1.3水域污染水质富营养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淡水养殖业蓬勃发展起来,养殖规模也在持续扩大,集约型养鱼成为池塘养鱼模式。池塘养鱼密度不断加大,需要大量投放饲料,这会使得池塘内的水域环境超出负荷,造成水域污染,水质富营养化,这样的水质不但无法使鱼类正常生长,而且还会造成鱼类疫病的出现,制约池塘养鱼业的发展;部分池塘养鱼场依然沿用以往落后的养殖方式,以有机肥来养殖,从而导致池塘水体变弱,比如,池塘水体出现深绿、黑绿等颜色,容易在池塘底口长出铜绿藻、微囊藻等,引发池塘鱼类的疫病。
1.4苗种质量低,用药不科学
市场鱼类需求增长,使得部分不良商家被经济利益驱使,过于重视鱼类苗种产量,忽视了对苗种质量的要求,使得“良种不良,原种不高”,鱼类自身抗病能力也不强,鱼类疫病发病率高。随着现代池塘养鱼趋于工厂化、密集化,池塘养鱼场对苗种选择质量偏低和养殖户利用药品养殖不断增多,一旦鱼类疫病出现,就大量使用药品,而采用的药品又相对混杂,最终不但无法解决疫病问题,反而致使鱼类发病死亡。
2鱼病防治措施
2.1水质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及细菌、藻类等逐渐增加,在各种物质的作用下,水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水质的管理,确保水质“活、嫩、爽”:1)保持池水溶氧充足,达到5mg·L-1以上;2)控制池水透明度,达到25~35cm;3)控制池水呈弱碱性,pH值7.5左右;4)保持水体清洁,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池塘卫生;5)防止水中气体过度饱和,掌握好投饵量及施肥量,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6)定期使用石灰、漂白粉等化学消毒剂,杀菌消毒、改良水质;7)用枯草芽孢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减少养殖污染,降低养殖成本[1]。
2.2饲料的选择及科学投喂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饲料,能保证鱼类的快速生长及鱼体的健康发育。应选择经济效益好的饲料,价格便宜且利用率高,同时应注重饲料的消化率、系数、效率、成本。合理投喂饲料,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饲料系数、饲料成本,提高水产养殖效益。根据溶氧量、水温、鱼的个体大小、鱼的种类等影响投饲率的因素,按照“四定、四看”原则,科学确定投饲量,集约化养殖的最好采用投饵机,能做到定量、定时、定点投喂,使投饵保持“匀、好、足”。
2.3培养优质苗种,科学用药
苗种的优良直接影响鱼的质量,培育出优质的鱼苗种,是减少池塘养鱼疫病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池塘养鱼户应该多培养优质苗种,科学用药,加大绿色渔产药物的开发力度,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池塘养鱼。多投入优质苗种,提高鱼类抵抗病毒能力,降低疫病产生;选择正确、正规的鱼类药物,通过益菌类来改善水质和治疗鱼类,防止用药混杂;应该采取多品种混养的方法,创设出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鱼类在优良的环境下生长,充分提高鱼类自身的免疫能力。
3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3.1池塘条件
池塘以东西走向、矩形形态为最佳,保持周围空旷,有利于水中植物光合作用、提升溶氧量。水深控制在2~3m,池塘底部最好是土壤,溶氧量控制在4mg/L以上,酸碱度为弱碱pH7.0~8.5,有机耗氧量控制在30mg/L以内。放鱼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清除底层淤泥、腐蚀物。在阳光下暴晒3d,消除池塘中的敌害。消毒之后即可注入一定量的水(70%),方便后续加入新水,并投入基肥,培养水质。
3.2放养鱼苗
注水后1周,需要进行试验工作,在池塘中放入网箱,投放一定量鱼苗,投放1d后观察鱼苗情况,如果没有死鱼现象即可批量放养。鱼苗选择需要结合池塘实际情况以及鱼的生活习惯,选择不同种类鱼苗,做到合理混养、控制密度。此外,鱼苗处理工作也是重中之重,需要事先做好检疫工作。放入池塘前对鱼苗进行一次消毒,将寄生虫、微生物消灭掉。可以采用20mg/kg的高锰酸钾或4%盐水进行浸泡消毒15~25min。在浸苗完成后尽快将鱼苗倒入池塘中,避免缺氧[2]。
3.3日常管理
3.3.1饲料
保证饲料质量,青饲料必须要保持鲜嫩清洁,结合鱼塘具体规格、水温变化控制投食量,观察天气、水色、鱼类活动情况对投食量进行调节。投喂饲料要在固定位置,主要选择上风头池塘边,水深要适度,采用竹子架设多个三角形饲料台,减少饲料浪费,还可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定时投放饵料有利于鱼的生长,鱼苗1~3个月投喂1次/d、4~11个月投喂2次/d、12个月及之后投喂1次/d,投喂时间为上午9~10时、下午16~17时为最佳。
3.3.2水质
适时更换新水,换水量为20%,保持水体上午为淡绿色、下午为黄绿色,最好的水色为茶褐色或淡黄色。这样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适合鱼类摄食吸收和消化利用的藻类和微生物,有毒物质含量极少。水色早、中、晚有明显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肥、活、嫩、爽。晴天时可以适当增加喂食频率、阴雨天则减少投喂量,避免造成水质破坏和饲料浪费。
3.3.3施肥
春天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可以加入发酵后的有机肥300kg/亩,兑水1:5全池泼洒,保持池水适宜的肥度,如果池塘水质寡淡要适当追肥,用药前后和下雨前后不宜施肥。夏天可以施加增氧机,提升水体溶氧量,保证鱼儿健康生长,提高水体鱼产量。
结语
在对鱼养殖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鱼种池的选择工作,之后再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鱼种鱼苗培育,加强对鱼苗鱼种的饲养管理,做到合理分塘、灌水。另外,养殖人员还应该做好的鱼群的疾病防治工作,缩小疾病传播范围,保障鱼群健康。本文对养鱼关键技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养鱼关键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柏自顺,徐建,郭世明.峨山县稻田生态套养鱼技术——以双江街道桃李村委会稻田生态套养鱼示范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07):237+240.
[2]汪学杰,吴锐全,陈永乐,等.氹仔养鱼技术的改进[J].当代水产,2011(09):55-58.
作者简介:冯佳娟1977年8月4日,女,汉族,陕西铜川,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渔业养殖技术和鱼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