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殷俊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430000

【摘要】最近几年,现代化快速发展,随之文化也日渐标准化,但是由于环境的恶化等诸多外界因素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一度处在“变味”的状态。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始终是专家及学者们的研究课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未来发展情况,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市场,以及如何进行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是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生态旅游;良性互动

引言

在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近些年,我国陆续成立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7年5月举办,这引起了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遗热”在不断的升温,所以一定要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那么如何有效的对遗产进行保护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旅游是把“双刃剑”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能够实现平衡,并且旅游开发可以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1]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与问题

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首先,旅游开发呈多样化发展,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的旅游开发模式为实地村落式开发模式、主题式旅游开发模式、以及模拟景观式开发。直到90年代中期主流的节庆式旅游开发模式以及公园式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模式五彩缤纷。最近几年,比较流行情景旅游式开发模式以及舞台式旅游开发模式等,极大的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效益。其次,还有逐渐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现阶段在我国比较多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主要以民俗旅游为重点,所以,民俗旅游的有效开发让旅游的深度逐渐加大、并且类型也逐渐精细化,就民俗旅游的形态结构乱来看,可开发为“民俗行为旅游、民俗物质旅游、民俗语言旅游及民俗精神旅游等。根据民俗分布空间来看,能够分为西南民俗游、西北民俗游、东北民俗游以及华北民俗游等[2]

1.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

第一、缺少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缺少研究方法、评级体系、科学资源、有效的评价方法以及科学系统的开发实践理论。第二、开发广度、加强深度。我国在2006年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500多项、10个门类,但是就现阶段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仅限于民俗旅游,而哪些充满乐趣、别具特色、具有审美以及富有科学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深入的挖掘其真正的旅游价值。第三、品牌意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产品的一种,与其他物质商品同样需要相应的市场运作,包括商业包装、树立品牌以及打造精品旅游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予以创新。第四、保护性开发意识较低。因为缺少一定的保护措施及意识,并且利益的驱使,使得大部分艺术品及民间传统文化物件在旅游活动中被破坏或者丢失,有部分原始村落和文化空间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改变原始形态,很多民间礼仪习俗节庆或艺术表演等因为复制和盲目开发丢弃了祖先传下来的文化底蕴和原始韵味,已然成为商业演出[3]。经过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包括:(1)没有足够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与保护意义;(2)严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人才及旅游开发的管理人才;(3)相关政府及旅游部门没有重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联系;(4)因为利益的驱使,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重利用而轻保护,甚至是更严重的破坏;(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政府的引导机制还是法律支持体系等都不够健全。缺少完整的监管机制[4]

2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2.1深刻认识人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关系

生态旅游的主体、媒体及调控体系分别由非物质文化旅游者、管理者及经营者所构成,他们都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将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不要以牺牲非物质文化环境为代价,还。这就需要文化管理部门及旅游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文化保护及经济建设的一体化观念,根据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引,遵守规范及正确的行为方式及思想意识,将美化环境与节约资源作为光荣之事,将破害非物质文化资源环境思想及行为或满足私欲而去过度开发资源作为最可耻的行为[5]

2.2科学规划

综合考虑非物质文化资源环境价值、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要科学的制定和规划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及文化资源保护。要以市场为重点,做到开发有据、开发有序。布局合理以及重点开发的原则,设计出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对项目的开发有效实施文化环境影响评估制度,要以统一管理、永续利用、合理开发及有效保护的原则。运用有效措施,尽量做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会对非物质文化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将非物质文化环境保护及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到旅游和其他经济社会管理与政策法规中,这样不但有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资源,而且还符合了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需求。

2.3采取完善的具体保护措施

首先要创建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协调机制,有效控制源头。要界定好非物质文化保护部门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互相联系和职责权限。其次是建立并完善非物质文化环境及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主要的职能包括:有尝转让旅游资源的使用权限、制定与执行非物质文化环境管理与相关旅游资源的政策法规。要按时对旅游资源进行统计调查、有效管理旅游资产资源的使用权、对旅游资源的损坏及非物质文化的破坏情况要予以严格的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依法查处。最后是制定完整的非物质文化旅游产业管理措施,并构建良好的旅游景区文化管理秩序[6]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全球化及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甚至“破坏”、“篡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保持一致性。只要科学合理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进行良性的互动,不但有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的旅游发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着较强吸引力的一项旅游资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效的与旅游相结合,这是必然的趋势。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及探索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及开发模式。进而实现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辉,李菊红.文旅融合背景下巩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2(24):97-99.

[2]叶恬如.广西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2(19):88-91.

[3]李婷.文旅融合背景下阿拉善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天南,2022(04):53-55+58.

[4]刘红霞.论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策略[J].旅游纵览,2022(15):48-50.

[5]吴函彦,谢潇,刘荣.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贵州省丹寨县为例[J].旅游纵览,2022(04):48-51.

[6]苑潇卜.京杭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机制研究[J].侨园,2021(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