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现代学院 250104
摘要:高校教育教育中,充分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牢固把握心理健康主要阵地,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教育相关理论与特点,深入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必要性,以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如课程缺乏合理的设置、师资力量配置不足等,提出实际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构建良好校园环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
引言
大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针对自身隐私一般不会主动公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都会隐瞒内心真实想法,由此增加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难度,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此种情况下,高校要明确大学生育人理念,积极培养并提高老师育人能力,师生间构建良好互动关系,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同时,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将其作为重要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挫折抵御能力,保障学生心理发展更加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及特点
1.1理论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科学理论基础的支持。对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人性优点与价值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给予大学生个体正确的心理辅导和激励,帮助大学生形成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引导学生人格品质实现全面发展。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引导大学生体会不同维度的积极情绪,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以此深入发掘学习潜能,实现健康成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满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不仅体现出了人的个性化特点,而且实现了围绕专业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优化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目的,便于大学生深入理解并认识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为大学生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特点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点,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积极解决遇到的各类心理困惑与问题,实现了动态化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目的。(2)引导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实施针对性引导、教育管理措施,引导大学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保障身心发展更加健康,以此彻底解决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与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高校为大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未来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存在的问题
2.1活动模式现较为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但是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活动模式同质化的现象。(1)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与一般性文体娱乐活动的同质化。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忽略了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涵的重要性,只是简单的将一般性文体活动的开展经验照搬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中,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质化现象。(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内部内部同质化问题严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讲座、班会、座谈会、培训会等活动形式,注重的是群体性知识普及,忽略了学生个体心理问题识别、疏导、干预的重要性,即便是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活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内容方面的创新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2缺乏科学合理安排
(1)短时间内集中开展大量实践活动,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导致学生出现了应接不暇的情况,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性。(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经常与其他主题教育活动同步进行,导致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对学生的学业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3)活动内容重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内容重复的情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4)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面向低年级大学生,学生心中已经习惯了只有低年级学生才需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忽略了对高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需要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教育的现状。
2.3与学生心理需求不匹配
首先,简单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与一般性文体娱乐活动混为一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出现名不副实现象。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宣传普及,未能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实践辅导的重要性,致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了期望值下降、积极性退化的情况。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虽然覆盖面广泛,但精准度却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现阶段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与者主要以品学兼优且素质良好的学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也是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展示个人魅力,而实际上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相对较低,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效率的提升。
3、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为了确保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效提高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自身综合素养及业务技能,各高校要加快建设心理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促使健康教育老师充分发挥其优势,全面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严格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帮助学生解决各种负面情绪引发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各个专业学科的任课教师也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保证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各个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密切关注、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际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方面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手段全面融合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以此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要重视课程体系的优化完善,以此充分发挥课程优势,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严格按照各个专业课程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课程体系中的课时占比,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个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和调整,不仅确保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调整,各高校应该以专业教材为基础,设计契合新时期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提供丰富教学资源保障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增强了大学生的职业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出了更多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3.3建立线上心理咨询系统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合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线上心理咨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勇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不仅起到了保护学生隐私的作用,而且为教师随时随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了便利。另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还应借助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咨询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情况实时调查与跟踪管理工作,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内心真实发展状况,为老师提供真实而可靠的参考依据合理调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线上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系统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教师系统性的了解并掌握大学生心理出现的各类问题,积极探究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大学生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状态打下了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之,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来说,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问题,以此完善教育机制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综合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不受心理障碍束缚,保障心理发展更加健康,以此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彩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No.597(17):41-43.
[2]阚璐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5):63-65+68.
[3]岳敏,陈壮.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