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以三年级数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以三年级数学为例

杨玉林

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3414

摘要:本文以三年级数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研究成果,为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贡献更多的力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三年级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压力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以及学生的学业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农村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衔接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重要阶段,优化三年级数学教学目标更加重要。而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学目标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内在美的学科,而学生的兴趣是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学中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的奥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例如,数学游戏、数学趣味习题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开放性问题、多解法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

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可以布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关《面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并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其面积,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教学内容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授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结构。

2.注重实际应用

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实际问题、生活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价值。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关《测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学校周围小型物体的长度,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3.突出启发性教学

数学教育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这种启发性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以三年级数学为例

在“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具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此外,通过与同学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分数模型,探究分数的大小关系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从而加深其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游戏式教学法

通过引入数学竞赛和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数学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玩耍的方式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而参加数学竞赛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数学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面积》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有趣的面积游戏,如拼图游戏、计算面积的游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合作式学习法

合作式学习法是一种通过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此方法中,学生被组织成小组或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能够形成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形时,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各种不同的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4]。总之,“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在“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和实用价值、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文涛.“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索[J].小学生(上旬刊),2023,(03):40-42.

[2]董海堂.双减政策下农村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2):140-142.

[3]姜小明.“双减”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7):136-139.

[4]马平成.农村“双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J].天津教育,2022,(09):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