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28000
摘要:随着核能的高速发展,废物积存越来越多,放射性废石墨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到环境安全和核能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国内外放射性石墨废物的研究现状,本文介绍了废石墨的来源与放射性、相关管理技术,热处理(焚烧)和固化处理技术,以及相关地质处置研究概况,为国内后续石墨退役提供参考依据。
引言
石墨具有较高的散射截面和极低的热中子吸收截面,既能将快中子慢化成热中子,又能保证对热中子极低的吸收性,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建造的核反应堆中,目前大量石墨反应堆已经或将要面临停运、退役。石墨废物体积大、含有放射性,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妥善处理与处置石墨废物是国内外共同面临且必须解决的焦点问题。
一、放射性废石墨的处理技术
1.热化学(焚烧)技术
焚烧处理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1],焚烧后的减容比可达160:1,焚烧灰为无机惰性物质,可保留大部分非挥发性核素,提高了安全性利于处置[2]。
(1)固定床(熔炉)焚烧技术。该项技术研究最先始于法国,随后德国在中试规模上验证了传统熔炉燃烧石墨的可能性[20],美国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日本的NGK Insulators Ltd公司先后对焚烧石墨进行了研究。该技术缺点是需预处理、效率低。
(2)密封腔焚烧技术。美国的PNNL研发了带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封闭焚烧腔的密封腔焚烧技术,用以处理来自高温反应堆中的整体石墨块。该技术优点实现低放废物分离,缺点是只针对特定对象。
(3)流化床焚烧技术。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开发了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并建立了中试厂,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焚烧石墨的过程易于控制、焚烧完全(效率达到99.8%),可使绝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保留在焚烧灰和过滤器中,二次废物量仅为原始废物的1%~2%。优点是过程易控,效率高,缺点是需预处理。
(4)激光焚烧技术。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开发了激光焚烧技术并建立了试验装置,实现了直接用高能量激光点燃并维持石墨燃烧,不需要对石墨进行破碎或预处理,优点可远程操作、温度易控,缺点处理量小、受激光技术的限制。
焚烧技术的缺点是石墨难以燃烧,且会产生放射性气体,需要对放射性焚烧灰进一步处理。石墨在焚烧过程中会生成含3H、14C和36Cl放射性核素为主的混合气体,若弥散在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中,3H主要以蒸汽形式存在,可通过常规方法去除,36Cl以HCl形式存在,可通过碱液吸收除去。而14C与焚烧后的产物CO2混合在一起,难以分离、不易去除,备受国际关注[1]。
(5)蒸汽热解技术
美国于2003年申请了该项技术的专利,用于处理慢化剂石墨、燃料元件套管等材料。该项技术可以直接在反应堆内部就地进行,分离出部分放射性核素,降低操作难度,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德国[1]开展了利用蒸汽对石墨去污的研究,试验表明在温度超过1,000℃、蒸汽压力为2.3Kpa时,对石墨内部3H和14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60%以上。除14C以外,绝大部分核素吸附于石墨表面,通过处理位于表面的小部分石墨就可以实现大幅度的去污。
2.固化技术
固化法被视为放射性废石墨最安全有效的处理处置方法,石墨本身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对放射性核素有良好的包容性,通过固化可以进一步增强石墨的稳定性和抗浸出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2]。
(1)包裹固化
英国于1982年开始研发石墨的包裹固化技术,用于处理AGR(CO2气冷堆)产生的燃料元件套筒石墨碎片。日本利用改进的水泥固化技术来处理东海1号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石墨。瑞士也开发了水泥固化技术用于处理退役PSI研究堆的放射性石墨[3]。
(2)表面包裹和注入
在放射性石墨块表面用基材包裹起来,注入法是将放射性石墨开孔,将超细水泥泥浆、沥青、聚合物等在加热情况下注入到石墨块中,该方法在固化性能优于表面包裹法[4]。
(3)自蔓延高温固化
自蔓延高温固化(简称SHS)通过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热来维持自身反应的进行,从而获得特定产物。石墨的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最先由俄罗斯提出,它将粉碎的石墨与Al、TiO2混合,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稳定的固化体。该技术可以将放射性核素固定在固化体内,且固化体性质稳定,放射性浸出率低。西南科技大学以石墨、铝、二氧化钛和放射性石墨为原料进行固化体配方设计,正在开展放射性石墨的高温自蔓延固化技术,通过对原料进行混合、细化及预处理,在1,500~3,000℃条件下对成型后的样品引燃,样品自行燃烧后获得放射性石墨固化体而实现固化。但该方法会使放射性废物体积大大增加,理论上固化体是石墨原重的10.6倍,实际上可能达到20倍以上,不适用于大量的放射性石墨处理[6]。
3.放射性废石墨的处置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处置放射性废石墨的方法是,安全封闭反应堆几十年,等短寿命核素几乎衰变完全再做处理。除了含有
14C、36Cl,废石墨中半衰期大于500年的放射性核素还有:41Ca(1.03×105a)、59Ni(7.6×104a)、94Nb(2.0×104a)、239Pu(2.41×104a)和243Am(7.45×103a)等[1]。长寿命低中放废物(LILW-LL)处置方式通常取决于长寿命核素的活度水平,由于其在长时间范围内的活度大小与初始活度几乎一致,这对处置过程提出了严格要求]。这类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在300~500a内不会衰减到可接受水平,不满足GB9132-1988《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不适用于近地表处置。HAD401/04中提到应对这类放废物进行地质处置(包括中等深度处置和深地质处置)。
3.1 深地质处置
深地质处置库拟建在距地表500-1,000m左右的地下深处,工程上不得不考虑热-水-力-化学-辐照多因素耦合下的复杂性,对天然屏障和工程屏障要求极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成功建成深地质处置库。瑞士和德国有关放射性废物处置政策明确给出,所有放射性废物不允许采用近地表处置,只能采取深地质处置技术。
其中,利用深钻孔[29]来处置ILW-LL是具有潜在可行的方法之一,它是在稳定基岩中开发出几千米深的钻孔,将放射性废物放入其中,再用膨润土、粘土等合适材料进行密封。这种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核废物量较小的国家来说。通常情况下深度5Km、范围为2Km左右的区域可容纳400个废物罐(长5m,直径0.5m)。澳大利亚开展了相关的大量研究,但目前还未有在运行的深钻孔处置设施。Mallants D[30]基于对137Cs、239Pu、79Se、99Tc和126Sn等5种典型放射性核素在深处置钻孔近场和远场中的迁移数值分析,以及对周围岩石特性的考虑,得出在低渗透性基岩中,正常演化情况下800~1,000m之间的处置区足以安全处置ILW-LL。
3.2 中等深度地质处置
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中等深度处置是可行性策略,IAEA于2009年发布的安全标准No.GSG-1(放射性废物分类)中,推荐LILW-LL进行中等深度处置,大多数专家也倾向于这种做法。
中等深度处置[5]是介于近地表处置和深地质处置之间的方式,其处置深度一般为30~300 m,处置对象为不适合近地表处置的LLW和ILW,通过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将放射性废物与人类生存环境相隔离。国际上关于中等深度处置有钻孔式、垂直竖井式和水平巷道式三种类型,SLLO为竖井,BTF为混凝土箱岩石储存室,BLA为LLW岩石处置室,BMA为ILW岩石处置室[6]。
表2 部分国家中等深度处置设施概况
Table 2Overview of some national medium-depth treatment facilities
国家 | 处置设施 | 工程概念 | 接受废物类型 | 处置深度 | 状态 |
芬兰 | Olkiluoto | 竖井式 | LILW-LL | 60~95 m | 在运行 |
Loviisa | 巷道式 | LILW-LL | 110 m | 在运行 | |
瑞典 | SFR | 巷道+筒仓 | LILW-SL | 60 m | 在运行 |
SFL | 巷道式 | LILW-LL | 300 m | 概念开发 | |
韩国 | Wolsong | 竖井式 | LILW | 80~130 m | 建造 |
美国 | GCD | 钻孔式 | LLW、少量超铀废物 | 36 m | 已关闭 |
日本 | - | 巷道式 | 较高水平LLW、低活度超铀废物、铀废物 | 50~100m | 选址 |
法国 | - | 巷道式 | LLW-LL | 200 m | 选址 |
二、结语
放射性废石墨处理处置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退役石墨体积大,所含主要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长,尤其是14C核素的存在,对反应堆堆芯废石墨的处理处置关键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焚烧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处理放射性废石墨最具潜力的方法,但该过程导致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对环境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终处置目前有深地质处置(深钻孔)和中等深度处置两种方案,深地质处置处于概念开发阶段,国外部分国家具有中等深度处置经验。针对我国、我厂放射性废石墨退役来说,在物源项、处理石墨技术的选择、处置场所的工程概念、选址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有待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制定出适用于我国实际的处置方案。
参考文献
[1]郑博文,李晓海,周连泉,王培义,杨丽莉,褚浩然.放射性废石墨的处理处置现状[J].辐射防护通讯,2012,32(03):32-37.
[2]姜子英,张燕齐,温保印,李红,於凡.反应堆石墨废物最小化研究进展[J].核安全, 2015,14(01):78-84.
[3]逄锦鑫,叶一鸣,吴栋.核反应堆退役放射性石墨处理处置技术[J].广东化工,2022,49(09):34-35+28.
[4]陈梦君,卢喜瑞,崔春龙,段涛.核退役放射性石墨处理处置研究进展[C]//.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527-533.
[5]刘建琴,熊小伟.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J].辐射防护通讯,2012,32(05):6-10.
[6]郑文棠,程小久.我国低中放废物处置相关问题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4,1(01):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