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血常规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胡兰英 

  柘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4762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的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化验室的血常规检查设备也越来越齐全,检查速度也越来越快,而血常规是作为临床上最常见且重要的一项检查,仍旧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及治疗的主要依据,那么它的秘密之处都在哪儿呢?

一、血常规检查是什么

血常规,又称血细胞分析,是一项对血液的生理、病理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重要医学项目,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常见且重要的一项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及治疗的主要依据,与尿常规、便常规合称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科目。。

它主要是通过采集人的全血(包括骨髓及其他血液成分)、检测白细胞总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来分析人体血液是否存在病理状态,并通过对血液的统合检查,判断人体内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程度,并针对于体内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数的异常分析来判断人体存在的疾病种类,是医生对症下药的重要帮手。

二、血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项检查,它是对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进行的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及治疗的主要依据,当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如果发现血常规检测结果有异常,需要到医院复诊。

一般来说,门诊医生会让患者在就诊当天进行血常规复查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测定、WBC(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PLT(血小板)计数;此外还包括一些化验指标的检测(如:血红蛋白值)以及一些其他指标(如:血糖反应、血常规尿检查、电解质)等。

三、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意义

我们经常说的“血常规”,其实就是“血常规检查”,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了解血液里各成分的情况。

从主要作用上来看,血常规检查主要有3个方面的作用:

(1)诊断疾病

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成分进行检查,能够判断血液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不是有问题,如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进而分析出疾病的种类,以及相对应的可能存在的身体问题。

(2)对治疗用药

医生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通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各种疾病,比如贫血了、血小板减少了等,进而在用药上更为贴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使得用药更为精确与合理,避免过度用药或药量不足的情况。

(3)指导治疗

医生在治疗前通常会先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某种药物,这也是整个诊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治疗的先决条件。

四、血常规检查的主要指标,异常原因与作用

一般来说,血细胞可分为三个部分:红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白细胞系统,通过了解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比例和形态可以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而不同的检查项目也是针对不同的血细胞情况进行的分析判断。

(1)白细胞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它们在人体内发挥抗感染的作用,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吞噬、杀菌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而白细胞计数也是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更是反映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指标,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免疫系统是否正常。

白细胞正常值是3.5-9.5*109/L,当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时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若白细胞显著升高,且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则要警惕白血病;若白细胞减少,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多为病毒感染引起,但除了白细胞减少,还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则要注意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此外甲状腺亢进、肝硬化、药物因素也可引起白细胞计数偏低。

此外,从生理上来讲,白细胞异常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剧烈运动、体力劳动、酷暑和严寒、饱餐或沐浴,或者情绪紧张、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妊娠末期、分娩等原因造成的。

(2)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含氧量最多、携带氧自由基最多的红细胞;它被称为人体输送血液“管道”中的“清道夫”,可以及时清除体内过氧化物和过多氧气等废物以维持正常血氧供应。

因此红细胞有造血功能,所以它能携带大量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以供氧所需,因此其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用于了解全身造血组织的状况,可评估血液循环系统功能。

红细胞的正常值为成年男性(4.3 ~ 5.8)x1012/L;成年女性(3.8 ~5.1)x1012/L;新生儿(5.2~ 6.4)x1012/L。若红细胞显著升高,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判断:生理性增加,多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病理性增加,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等。若红细胞显著减少,则多见于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等)、大量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的慢性失血等)、白血病、产后、化疗等。

对于生理原因造成的指标问题,患者应注意调养,注意保持睡眠充足,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注意保养,营养均衡;再或者通过食疗,多吃含铁、维生素C高的食物,促进血红蛋白的形成。

(3)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流中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对机体起着重要保护作用,也是凝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在人体内对外界的刺激会发生凝血机制,产生凝固物质与红细胞结合成为血栓包,从而引起出血。因此,血小板计数(PLT)是衡量血液是否含有凝血因子的指标,也是反映全身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小板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指标异常多呈现出升高或减少,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判断:

1、血小板<100×10^9/L,也被称为血小板减少。该现象的产生首先可能存在血小板生成障碍,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其次,是血小板破坏和消耗增多,比如存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情况;再或者是血小板分布异常,比如可见于脾肿大或者血液被稀释。

2、血小板>400×10^9/L,也被称为血小板增多症。该现象的产生首先可能存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存在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的早期,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其次是血小板反应性增多导致,多源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以及某些癌症的患者,但大多为轻度增多,一般<500×10^9/L。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细化项目,比如血糖检测则可判断糖尿病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酮体、糖脂代谢异常等问题;中性粒细胞占血小板总数的比例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与免疫系统关系,可以反映全身血液循环系统是否存在感染,有无感染可能等;红细胞比容(HCT)是衡量血液系统疾病和贫血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能反应红细胞体积和数目、大小、形态等情况,有诊断贫血或鉴别贫血类型、分析是否存在红细胞增多症等意义

血红蛋白作为人体中重要器官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载体及器官间输送二氧化碳和废物的重要通道,其含量是判断患者是否有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患者患有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就会下降,当血红蛋白下降到100g/L时就是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可用于了解有无贫血,如贫血则需根据缺铁性贫血进行治疗,因此,了解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计数(RBC)的情况,也是评估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健康状况的基础。

五、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注意体检时间:最好是在早上,因为血象检查一般在体检当天才能完成。

2.注意体检前48小时内不吃肉,不吃水果,不吸烟、饮酒及避免剧烈运动。

3.检查前应避免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不要盲目相信各种广告宣传,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血液病患者如需做血常规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必须在停经后的1周以上。

4.抽血前不要喝水及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5.空腹抽血前不能进食或饮用含糖饮料,也不可空腹抽血;不要吃甜食、油腻食物;喝牛奶之前不能喝水,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女性月经期抽血要避开生理期。

6.空腹抽血:采血之前空腹8小时以上为宜。

7.采血时不要接触血凝块,采血后及时止血,不要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