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时代发展以及人们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发展区域性特色小镇康养旅游成为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康养 旅游主要是结合人们的需求创建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在我国各个区域发展中,特色小镇给康养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康养旅游以及我国特色小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进而具体探究了我国区域性特色小镇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性;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乡村田园;旅游发展模式
1 引言及文献综述
康养旅游是将养生理念、生态资源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使人们在旅游、休闲、度假的同时可以体验养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自发展之日起就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并迅速扩散。如今,养生旅游已带动国际旅游热潮,许多国家争相发展其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及难以替代的养生旅游产品,养生旅游规模也已初步形成。回顾历史,中国的养生文化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的祖辈也一直探寻健康、养生及长寿的秘诀。我国的养生文化也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流传,例如中药养生、茶养生、温泉疗养等,这些流传至今的养生观念与方法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然而,我国养生旅游业与悠久辉煌的养生文化史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国外养生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养生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开发缓慢以及受自然约束大等缺陷,没有形成全面、贯穿性的“一链式”特色养生旅游产业链,对消费者需求还未深度解读,还仅仅停留在概念性分析阶段,实证探索相对缺乏。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我国区域性特色小镇康养旅游模式,以官方公布的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探究制约不同区域康养旅游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对我国康养旅游产业现状进行深入挖掘,以期对未来康养旅游产业模式开发有所参考和借鉴。
2 康养产业的经典模式
乡村田园康养模式以“乡村田园”为主题,围绕 农事、乡情、乡景营造返璞归真和回归自然的康养环境。康养主体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微度假、慢 生活、新休闲”。乡村田园康养需要依托康养主体消费需求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康养项目,将养生、养老与乡村田园体验游结合在一起,依托乡村优质的生态资源建设康养小镇,做到环境美、行为 美、思想美、生活美。乡村田园体验游正在成为旅游产业的增长点,乡村田园康养是将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康养主体通过体验农家生活、享受农家膳食、感受农家情感,在田园情境中享受慢节奏生活。乡村田园康养模式也是展示乡村文化和拉动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将乡村文化记忆的 物理空间、惯习空间、生活空间与康养小镇的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让田园康养小镇浸润乡土文化、彰显乡土文化。乡俗、乡事、乡趣以及节庆、祭祀、庙场、艺术等都可以成为田园康养模式的景观。乡村田园康养将“情+景+养+文”紧密整合在一起,成为以新来者为主体的原住民文化的“放大器”,田园 文化在“养”新来者,新来者也在“养”田园文化。
温泉康养模式是依托特有的温泉资源,打造以“温 泉服务”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如温泉养生、温泉会议、 温泉酒店、温泉茶道和温泉地产等,形成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等温泉养生特色的旅游模式。例如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内蒙古赤峰 市宁城县八里罕镇等特色小镇都是以独特的温泉为核心 资源从而发展温泉康养旅游模式。
康养不仅要保障康养主体膳食好、心情好,还要通过让康养主体感受文化资源和产生理性思考、 通过文化渲染让康养主体产生新追求,提升康养主体的“乐”的品质和境界。文化康养模式的主题是 “文化”,需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使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文化的重要衬托。民俗、遗迹、历史、典故、古建、婚庆等都是带有区域特点的文化符号。以文化为平台,通过“文化+”方式将膳食、风景、医疗、运动、生活等融合在一起,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享受和养生资本。文化康养需要依托既定物理空间进行,物理空间内的文化印痕和文化符号成为传承文化记忆和营造文化气场的主角,康养主体通过在文化场域内感悟文化灵气吸收文化精髓,将文化引领转化为文化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消费者行为,在符号互动过程中不断修正康养主体的文化认知,重新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由文化消费者转为文化生产者和文化贡献者。老年人康养要做到重新学习、重新融入和重新实践,文 化康养就是“再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学习新技能融入青年人社会,在参与式和体验式文化旅游中感受文化乐趣、陶冶文化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3 结论及建议
康养旅游模式并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模式的融合发展,本文探究的模式仅是对我国特色小镇不同区域重点发展模式的概述,发现其主要发展模式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康养旅游模式在不同地理区位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等各不相同,其旅游模式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发展的重点是依托现有的特色资源,开发和宣传其特色产业,同时结合相关产业文化进行多模式的融合开发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化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应从环境角度考虑,注重自然环境的生态性,不过度开发,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加快突破旅游产品季节性、旅游要素不平衡等障碍。其次,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康养旅游模式的发展要紧抓游客需求,但不能盲目跟风,重视游客旅游体验感受,在符合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条件的基础上因需开发。最后,从旅游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康养旅游要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关键,游客旅游体验好坏与旅游提供人员的服务情况密切相关,专业性强、服务素质高的多功能 旅游人才可以在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的同时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旅游文化,策划多样化的康养活动方案也是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一种方式。总之,康养旅游模式的开发要紧跟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因地制宜,融合创新元素,以建设我国特色幸福产业为目标 构建幸福康养旅游模式,在“旅游+ 康养”的旅游形态中 融入更多文化色彩及精神体验,扩展康养旅游产业链,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旅游 + 康养 + 文化”产业模式,打造幸福旅游。
参考文献:
[1]何莽: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7:4.
[2]毛鲁平. 康养小镇的规划要点[J] . 城市开发,2019(8): 48-49.
[3]杨振之.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与健康、养生[J] . 旅游 学刊,2016(11):1-4.
[4]程臻宇. 区域康养产业内涵、形成要素及发展模式[J] . 山东社会科学,2018(12):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