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 1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刘慧源,于刚,于静,常美玉

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264512

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它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是学生在未来生活和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核心素养不只是学科内容的学习结果,更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依据。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次学习行为,而是伴随学生终生的教育过程,如何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成为新时代教师教学工作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课题。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期望达到的成就水准,它反映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并决定着教师进行教学行为时的价值取向。不同时代教育目标体现着不同时代的育人价值,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为教育教学目标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学科角度看,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教材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实际状况而对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期望与要求。它是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内容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行为之前对学生需要达到水平或状态进行评估时所依据、所遵循的重要标准。从本质上说,教学目标是教材内容与教师行为之间最直接的联系,也是课程标准在具体课堂情境中对学生实际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节之一。

二、大单元学习策略

大单元学习策略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强调通过大单元主题学习,聚焦学科核心概念,促进学生通过语言和思维表达等活动学习核心概念。

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将教师的教学重点从微观知识转化到宏观知识的把握,教师在整合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等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并为学生提供可学习和操作的目标与任务,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手段。

大单元学习策略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变,通过聚焦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等方式改变传统“碎片化”“单一化”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有利于教学由关注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有利于提升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步骤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围绕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进行设计;第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体现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科价值;第三,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具体性等基本特征。教师在对单元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厘清单元大概念:聚焦单元主题内容、提炼核心问题及关键概念。

第二,分析单元大概念相关知识:将相关概念和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

第三,制定教学目标:依据大概念分解出单元大问题和关键知识点;确定学习目标。

第四,根据学习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划分教学活动类型及所需课时;设计对应活动方案。

四、单元目标的特点

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依据新课标、新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提炼、重组,将单元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具有前后关联的子单元,每个子单元都是一个大概念下的小概念、小主题,通过一个大任务来实现。因此,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从整体出发进行组织单元学习活动,在教学目标中以大概念为统领组织活动过程和结果。

教师在对单元进行整体设计时,要关注学习内容的联系与衔接。同时还应将学科内知识进行整合,将跨学科、跨领域知识进行关联呈现,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素养在单元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五、活动目标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是在单元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和学科素养发展目标,进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确立以“核”为主题的大概念和主题结构。基于大概念、主题结构和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按照核心素养的层级要求,确定活动目标以及活动方式,形成内容结构化体系。在活动设计时要注意到不同层次、不同学段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性特点和学生需求特征。同时还应考虑到具体活动如何开展、活动能否促进素养发展等问题。

六、实施建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大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化学基本概念、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实验探究等角度出发,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活动任务;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建构知识;利用教师对知识的梳理与总结以及反馈进行归纳、整理和评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查阅文献、模拟实验等途径获取新知识,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并解决问题。对于问题或活动任务所涉及的实验装置要认真选择,充分考虑装置或实验装置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还要认真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实验操作;还需要做到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