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华师桐庐学校 浙江杭州 311500
摘要: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分层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它给予了学生主体性足够的尊重,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是课改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分层走组的教学法,通过教育对象、目标、过程与评价的分层,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走组;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1班级学习数学的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提倡平行分班,给所有的同学提供平等学习机会,体现教育公平。但这样的编班,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难度的定位有偏差,很容易导致学生成绩的严重分化。学困生生感觉在学优生面前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也不敢有所表现,产生厌学情绪;而学优生可能会觉得课堂学习挑战性不够、效率低下,产生“陪读”的感觉。如图是笔者任教一个班级学生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由图可知,50位同学的成绩两级分化明显。通过谈话、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等方法了解到,接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参与课堂活动越来越少,有部分同学基本不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作业不能按要求完成,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部分同学有放弃数学学习的趋势。而如果只照顾这部分的情绪,降低学习难度,可能会造成学优生学习时间的浪费,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导致大多数同学的数学学习受影响。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思考: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才能帮助各层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应有的成长?教学专家分层教学的理论,各地一线教师的分层教学实践,给了笔者尝试分层教学的信心。
通过对分层教学理论的学习,笔者对分层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有了以下的初步认识。
2.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作为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抽象而且内容组织十分严密。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学习速度、学习热情与兴趣有着更为明显的差异。
传统教学统一化的教学标准,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消化不良”的问题,比如作业不会做,听课听不懂,学习目标也达不到,自信心受挫,甚至产生畏惧、自卑、抵触等负面心理。分层教学就是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学习成绩、思维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入手分成若干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低层次学生,着重培养“基本能力”;对于中层次学生,着重锻炼“思考能力”;对于高层次学生,着重提升“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实施分层教学法,正是贯彻落实“大众数学”思维理念的具体行动,让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接近自身的最近发展区,环境适宜,目标适宜,在认真投入的基础上能完成学习目标,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学习自信心不断提升,充分挖掘学习潜能。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开展了分层走组教学的实践探索。
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1教育对象分层
C | C | C | C | C | C | B | B | |||
A | A | C | C | C | C | B | B |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分层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与前提是教育对象的科学分层,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将班级的学生分成A组(10人)、B组(30人)、C组(10人)三个小组。教室座位的安排如图。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学生发展情况相近的原则。全面、深入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将情况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设计教学课堂,制定教学计划。
(2)灵活性原则。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水平并非固定不变,它是随着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意味着学生并不会在一个层次上一成不变,这样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懈怠心理。在实践中,笔者遵循灵活性原则,依据学生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层次进行灵活调整,比如每个月依据学生近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进行动态调节,让学生们可转可留、可进可退。
(3)隐性原则。 分层遵循隐性原则,即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差异化教学,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只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分层走组。并且,实施分层走组前,做好学生心理层面的建设工作,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自己能变得更好。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笔者尽量会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考虑非智力因素,在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去划分。具体分组为,A组——“宝宝组”,主要是智力因素一般而非智力因素也一般的学生,比如学习不够主动,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薄弱,难以完成课后作业,欠缺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一般为10人左右;B组——“奋进组”,他们是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也较好的学生,比如在学习上有上进心但是并不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相对来说较为踏实,基本能够完成课后作业但是缺乏探索精神的学生;C组——“超越组”,高分段同学。他们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非常好的学生,比如思维认知能力突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进心很强,学习主动且十分踏实,有探索精神,一般也为10人左右。
3.2教学目标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A组,了解并掌握每节课上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等,注重培养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表扬和鼓励,课堂提问环节也要有所侧重,目的是激发这个层次学生的内在情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
B组,引导掌握学习方法,纠正其学习习惯,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在强化基础知识学习之上适当地安排中等偏上的练习,鼓励他们“跳一跳”去采摘学习成果;
C组,课堂上尽可能的留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以提升与拓展为主,比如通过安排较为复杂、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允许他们在完成本课时学习内容的前提下自主开展拓展学习和超前学习,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
以《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为例。
A组学习目标:学会利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B组学习目标:在达到A组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含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够准确求得结果。并能理解本质是三元 二元。
C组学习目标:达到B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能够适当的利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
3.3教学过程分层
分层教学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除了合理划分学生层次且制定教学目标,笔者更加注重在教学环节完成实施与落实,而教学过程中的分层主要通过学习方法、课堂提问、思考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难度等方面体现。
A组,多采取游戏、微课等趣味性和形象性较强的学习方法,目的是激发其兴趣及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B组,多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在一起交流,讨论,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都比较好,但都处于中等水平,有提升空间,所以让他们相互交流有助于彼此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升;
C组,多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要求自主思考、探究,遇到困惑可以请教老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课堂提问环节,对于A组同学可以提出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旨在培养他们的听课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对于B组同学,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目的是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对于C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有深度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下面举例说明。
3.3.1新授课
由于新授课中通常含有新的概念、公式、法则、方法、原理等新知识,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不能分层。所以笔者在知识引入、知识形成、知识辨析的环节中,采用任务不分层但回答问题的对象分层的方式,帮助同学理解新知识。而在应用知识时,通常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即同时展现全部层次的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的任务。
【案例一】七年级下册第二章《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节选)
节选一、例题分层:1. [ABC组]解方程组:
设计意图:所有同学必须掌握解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落实双基能力。
2. [BC组]变式1:
设计意图:B、C组同学在掌握解方程组解法的基础上,利用参数k,进一步理解方程组解的意义,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消元意识。
3. [C组] (变式2):
设计意图:C组同学在掌握解方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参数k,更进一步理解方程根的意义,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消元意识。
教学步骤:一、A、B、C组一起完成例题1的(1);
二、师生对1(1)展示、交流、评价后,A组继续完成(2);
B组完成变式1;C组成变式2。
三、A、B、C组代表分别展示1(2)、2、3题的解题过程,师生交流、评价、归纳、小结。
学习效果:各组同学基本完成本层次的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甚至有A组同学完成B组的任务、B组同学完成C组任务,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欣赏,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节选二、练习分层:
[A组题]“练习1:下列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所有同学必须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会判定一个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落实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规定:由A组同学回答。
[B组题]“分别列举出“鸡兔同笼”问题中方程x+y=9和2x+4y=8所有符合实际意义的结果。”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定义,学会用尝试法得到方程组的解。规定:学生思考后由A、B组同学回答。
[C组题]“思考:是不是所有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有唯一解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定义,明白同时满足两个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所以当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为同解方程时,方程组就有无数多对解。各组分组讨论完成。
学习效果:[A组题]都能较好完成,提升A组同学的学习信心;部分B组同学能积极参与到[C组题]的讨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3.2复习课
对于复习课中的知识回顾环节,在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的前提下,笔者尽可能多的给低层次学生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采用任务分层的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不同的任务。
【案例二】复习课《中考复习第四单元特殊三角形》(节选)
课内练习
[A1组]共12题(主要是以三角形的基础知识为主)
1.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 )
A.1 B.2 C.3 D.8
A.∠1<∠2B.∠1=∠2 C.∠A+∠2<180° D.∠A+∠1>180°
3.如图,在△ABC中,AB=AC,∠A=30°,AB的垂直平分线l交AC于点D,则∠CBD的度数为( )
A.30° B.45° C.50° D.75°
……
[A2组]共12题(与A1组题类似)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_.
2.在△ABC中,AB=AC,∠A=40°,则∠B=__________.
3.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②,③,其中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
[B组]共15题
1.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PAB+∠PBA=__________°(点A,B,P是网格线交点).
2.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的直线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3.已知:如图△ABC中,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过O点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D,E,且DE∥BC.若AB=6 cm,AC=8 cm,则△ADE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
[C组]共4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BCD=90°,AB=1,AE⊥AD,交BC于点E,EA平分∠BED.
(1)CD的长是;
(2)当点F是AC中点时,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2.如图,已知矩形ABCD,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M,N分别是边AD,AB上两点,将△AMN沿MN对折,使点A落在点E上.若AB=a,BC=b,且N是FB的中点,则b:a的值为.
3.如图,将ΔABC沿着CE翻折,使点A落在点D处,CD与AB交于点F,恰好有CE=CF,若DF=6, AF=14,求tan∠CEF的值.
……
[设计意图]:一 、A,B组同学完成[A1]的题目,C组同学解答[B]组题,完成之后教师快速批改B组小组长,并有每组小组长批改组员的练习。笔者重点批改A组同学的练习,等到A组同学基本完成时,笔者面对A组同学讲评错题,并重点表扬A组中完成较好同学。
二、同时B组同学继续完成[B]的题目,A组同学订正完成[A1],并继续完成[A2]的题目。笔者巡视C组同学,并检查C组同学完成[B]的题目情况,主要是校对答案,C组同学基本能很好完成[B]组题,并继续完成[C]的题目。
三、接下来笔者面对B组同学重点讲评[B]组题,帮助他们全面解答。同时安排C组同学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解决[C]组题。最后鼓励A组同学尝试突破[B]组部分题目,B组同学尝试解决[C]组部分题目。笔者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打好时间差。
学习效果:[A组题]能较好达成,落实双基。A组中部分突出同学,会积极参与到[B组题]的学习讨论中;B组同学会集中注意力解决[B组题],增强解题能力,还能在C组同学的带领下,有少数B组同学会请教C组同学,并能解决C组题中的第(1)小题。
3.4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积极性。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学评价以“一刀切”为主,这样的教学评价容易让一些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分层教学理念下,笔者对评价进行分层,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观察他们的达标程度,作为标准实施评价。对于A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所以我在实施评价时除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达成度外,尽可能找到他们在学习过程、结果和态度中的亮点,进行激励和表扬。这样的教学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对于B组学生,除了观察他们达标情况外要重点指出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足并提出纠正意见,目的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于C组学生,除了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进行表扬和激励,还提出更高的要求,目的是挖掘他们的潜能。
4分层走组教学的收获
对于A组同学,由于学习任务恰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体会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在笔者不断的表扬激励中,A组同学学习数学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他们最大的转变是——从厌学到愿学;对于B组同学,课堂讲评时给与他们到更多展示机会,笔者很好的关注到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B组同学得到了课堂的更多展示空间,信心更足了,他们最大的转变是——从担心学不好到自信能学好;C组同学善于思考,在C组任务的激励下,在小组互助探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题能力,他们的最大转变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班级整体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如图是班级模拟考试的成绩,与初一时相比较,在年级平均分接近的情况下,本班A、B、C各层次同学都有提升,不仅平均分大幅提高,高分段同学显著增加、低分段同学明显减少,两极分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分层教学,笔者正走在探索和实践的路上,希望与同行多多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帮助更多学生在数学上取得应有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洪元.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09):207-208.
[2]夏菊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93.
[3]马长海.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14):88-89.
[4]石春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