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构建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融合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构建初探

付立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启智学校

摘  要:随着融合教育在宿迁市宿城区的全面实施,随班就读学生的语文教学给随班就读班级语文老师带来了挑战。小学语文老师一直为融合教育中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的困难感到困扰。生态课堂的理念和融合教育的需求不谋而合。本文着重探讨随班就读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生态课堂;小学语文。

2022年6月,宿城区教育局申报的“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获得省级立项。这是江苏省首次评选该类型项目,全省共13个市36个县区申报,仅10个市13个县区通过,宿城区是宿迁唯一通过的县区。“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申报成功,是近年来宿城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集中体现。

在全力推动融合教育过程中,学科教学要统筹兼顾好接受融合教育的随班就读学生,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施融合教育以来,学科老师们也经历了从不知所措的迷茫,到积极探索的践行。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能做到即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又要注重学科教学的整体目标,这是对从教者的很大挑战。如何破解整体和差异的问题,是学科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理念,尊重生命个体差异。

1.老师观念转变。融合班级的语文老师愿意了解身心障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调整教学策略,使其真正参与学习。融合班的语文老师是随班就读学生语文教学的工作主导,他们的观念是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这里的爱是接纳和包容,我们老师要接纳不同类型的孩子。我们语文老师心中有爱,随班就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才有生长的土壤。

2.教学目标转变。融合班级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增加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列出语文教学的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生活需要的能力水平。短期目标必须可观察、可评估的语文素养;

3.评价方式转变。相对于普通学生的评价方式,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价应该更灵活、更多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班就读语文老师采用动态评估的方式,根据学生在语文课堂和课外的表现,充分了解学生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对于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提供触及学生心灵的生命教育。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众生平等。俗话说“文以载道”,在语文课文中,蕴含着非常多的做人道理。特殊学生的缺陷,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特殊情况,需要更多的人来接纳他们。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有关的课文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更加关心身边特殊人群。同时我们也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2.主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给予学生更多关爱我们通过教育,让学生能接受、接纳特殊儿童。更多的时候大家不知道和特殊儿童如何交流,如何相处。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沟通,教会他们具体的方法。这不仅是思想教育,更是孩子沟通能力的提升。

特殊学生普遍存在沟通障碍,语文教学本身就有着语言训练的独特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关注特殊学生,增加他们说话训练的机会,逐步提高沟通能力。在沟通交流中,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对理解能力训练也有独特优势。这些能力的训练靠的是日积月累。特殊儿童能力提升的过程相对比较慢,老师耐得住性子,不要急于求成非常重要。

3.采用有效激励的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想从根本上增强特殊家庭孩子的德育效果。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因此,在实际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激励策略引入其中,为学生构建多样性的自我展示平台,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微小的进步,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以便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体会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促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教师可以根据其进步幅度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此作为激励手段,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强德育效果。

三、构建开放的学习活动,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灵气。

1.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这里的融合可以是预设的以语文学科为主体,融合了相关内容其他学科内容的课程。更多时候是动态生成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抓住时机对随班就读学生适时教学。

2.语文学科和康复教学融合。语文学科有着很好的语言环境和情感体验,是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交往训练、心理疏导的很好环境。我们在鼓励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时,一定要提前做好班级同学的准备工作,引导普通学生包容随班就读学生的水平差异,即使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也给予认可,增加孩子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信心。

四、注重学科联系生活,让语文回归生活。

1.读一读,感受生活。吕叔湘先生说得好,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社会的月新日异都能在书籍和报刊中得到反映,这说明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看来拓展课外阅读空间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挤出时间让学生阅读书籍和报刊,链接好课堂与生活。

2.演一演,再现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我们可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3.写一写,表达生活。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的真情实感。

开展融合教育是对特殊儿童安置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态课程开放、包容的理念是一名语文老师至高无上的追求。虽然目前融合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破解,但是找准路线、不断探索,最终可以走出一条造福特殊儿童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顾明珠  孙荣宝.《江苏省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参考手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