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胜通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结合自然资源的相关信息化部署,分析了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现状,并提出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思路,并对自然资源数据的应用进行探究。目的在于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构建;应用
引言:《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构建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体系,结合方案要求,同时为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就新形势下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策略进行探究。提出了构建思路,在原有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完善,以便为自然资源数据深度治理奠定基础。
1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现状
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是主流发展方向,但目前的数据管理体系架构已经难以满足相关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环境、测绘地理信息以及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散,并且数据信息的格式标准等不统一,不利于数据信息的高效应用,无法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其次,纳入自然资源部门管理的数据质量不高,例如存在图形属性不对应、字段缺失或者坐标系统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尤其是涉及急用数据,更新不及时或者无法及时获取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数据应用效果。再次,原归属于规划、林草以及海洋部门的数据源国土以及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之间在精度以及口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最后,在相关自然资源数据信息中虽然会涉及时态、空间以及业务等相关内容,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数据模型,不利于数据信息的维护与管理。
2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鉴于上文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传统的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体系架构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现有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精细化管理需求,构建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该体系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
2.1自然资源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构建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原有的林草、国土空间规划等数据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并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构建规范标准体系,针对尚未订立的标准需要重新订立,针对已有标准,应尽量吸收融合。与此同时还要针对数据质量、数据汇聚、数据应用等分别制定相应的标准,共同构建完整的数据标准体系。
2.2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
2.2.1统一数据模型设计
将空间图元作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空间对象进行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关系逻辑模型以及对象实体模型等,最终完成统一数据模型的构建。
2.2.2构建数据资源目录
构建数据资源目录过程中,要以便于共享应用为目标,在已有的地质、林草、土地等自然资源数据基础上,秉持实用性以及统一性原则,构建数据资源目录。
2.2.3大数据中心设计与开发
大数据中心要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储存,规范数据格式,组建核心数据库的同时还要建立应用数据库,将其打造成为数据载体,为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及高效应用奠定基础
2.2.4数据清洗、加工与入库
针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要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文件扫描等形式实现数字化转化,并纳入到数据模型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将相关坐标点位转化为GIS数据格式,实现数据的空间化转换。为保证数据质量,需要结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强化数据质量。另外,还要处理数据差异冲突问题。以基本农田数据为例,不同版本涉及的基本农田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的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既要做好数据整合,也要进行数据处理,解决数据差异和数据冲突问题。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之后,要按照数据质量标准对数据质量进行检验。所有数据资源均需要进行改造,并最终纳入自然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应用数据,并纳入应用数据库。
2.3空间、业务、时态三域关系构建
构建空间、业务、时态三域关系可以实现数据的多维度关联,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为大数据挖掘奠定基础。
2.3.1以空间关系为主线进行数据梳理
结合实体的实际空间位置可以揭示更多的隐含空间关系,同时也可以结合实体的空间位置揭示实体所对应的时态以及属性等,因此在构建三域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将空间关系作为主线来梳理数据。
2.3.2以业务关系为主线进行数据梳理
以业务关系为主线进行数据梳理,可以明确业务链条上的相关数据,进而为相关业务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动态消长、耕地保护等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等。
2.3.3以时态关系为主线进行数据梳理
以时态关系为主线即将空间对象与业务对象串联在时间线上,按照时间顺序对属性以及空间信息进行记录。这种梳理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呈现行政审批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例如结合某工程项目的相关审批环节,可以查询任意业务的审批情况。另外,这种梳理方式还有助于还原实体的历史断面。
2.4构建完善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自然资源数据的更新维护是保证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体系正确性、一致性以及实时性的基础和前提。以时空数据库的更新为例,其更新模式主要有3种(表1),即增量更新、定期更新以及程度更新,应结合具体的自然资源数据形式以及数据的来源形式,合理选择更新模式。
表1 自然资源数据动态更新模式
序号 | 数据来源 | 动态更新模式 |
1 | 公众反馈数据 | 变化积累式增量更新 |
2 | 传感器接口 | 变化触发式增量更新 |
3 | 业务系统接口 | 增量更新 |
4 | 专题数据文件 | 定期更新 |
5 | 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 | 定期更新、增量更新 |
6 | 网络抓取数据 | 增量更新 |
7 | 自然资源调查等项目汇交数据 | 程度更新、定期更新 |
3基于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的数据分析挖掘
数据库是数据分析的前提,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注重基础数据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挖掘,通过自然资源数据分析挖掘,掌握自然资源实体之间在空间、时态以及业务等方面的关系,进而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基础空间分析。空间数据量大,因此空间数据分析效率相对较低,传统的分析算法无法快速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此类问题。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数据提取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数据挖掘方面,要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那些隐含的信息,这样才能体现出大数据的隐含价值。
结束语:构建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应在原有体系基础上加以完善,是对原有体系的提升,而不是对原有体系的重构。借助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可以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实现自然资源数据深度治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吴赛男,张鸿辉,洪良等. 自然资源大数据全周期整合及共享应用研究[C]/创新技术·赋能规划·慧享未来——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21:400-405.
[2]沈镭,郑新奇,陶建格.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技术框架与学科前沿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23(08):135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