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应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重视,以及更多的资源投入。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治理效果不佳。所以,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应该根据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进行统筹决策,综合考量优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并因地制宜选择运管模式,通过科技提升后续监管能力,最后还要重视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模式
引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其中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活污水水源较为分散、工艺选择困难,以及缺乏资金保障等,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正常推进。作为行业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其必须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技术,以解决当地污水治理的实际需求,进而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和发展形象。大力推广应用土壤渗透的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改良水体质量,也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工艺模式不统一、缺乏专业运维管理人员以及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首先很多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效率和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具备一定关联性,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政府机关及环保、水务等部门并不能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核查,同时他们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重视度也不够,这就会对农村地区土壤和水源环境的整体安全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其次,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站点相对比较分散,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又基本一致,这种建设模式不仅导致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造价成本高,同时也使得工艺设备和配套管网的整体运行效率普遍偏低;很多偏远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限制,其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场间距过小也会引发二次环境污染等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已建成项目在运维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建成项目对处理系统专业运维人才的缺失降低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与达标性;部分农村地区在污水处理设施整合各项水质净化技术资源的过程中,也容易忽略长效化管理机制和运维管理模式的适配度,很多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末端监测设施的监测灵敏度较低,这会引发较多系统故障和超标排放问题;现阶段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大数据统计分析手段的缺失,进而引发对各工艺系统及配套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力度普遍不足等现象。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
2.1蚯蚓生态滤池处理技术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通过搭建蚯蚓生态滤池系统,有效地发挥出蚯蚓、蜗牛等生物的生化作用,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目标,完成对各类有害物质的消化分解。蚯蚓生态滤池的搭建综合应用了曝气池、初沉池、二沉池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污水处理流程,能够以低成本完成对大量污水的科学排放,无需投入大量资源。蚯蚓生态滤池具备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污水中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质的水质净化作用。例如当污水中的水力负荷为3.1~8.3m3/(m2·d)、有机负荷为0.72~1.88COD/(m3·d)时,蚯蚓生态滤池的BOD5去除率能够达到68%~79%,平均去除率超过73%,COD的去除率则达到了46.7%~60.3%,平均去除率可超过53%,由此可见,蚯蚓生态滤池处理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2.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核心是土地资源,需要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目标土地中,发挥以土壤、微生物及植物为中心所组成的土壤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目标,促使水质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主要承担的是三级处理的角色,不能仅单独依赖于该项技术,还需要在该系统之前设置一二级污水处理系统,经前段处理后的污水才能进入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进行深度处理。其主要通过第三阶段土壤生态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吸附、吸收及降解作用,实现污水净化,最终达到处理后尾水与农业农田灌溉完美融合的发展目标。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实践应用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快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地表漫流土地处理技术等,这些污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当地政府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物质。
2.3生态塘处理技术
生态塘处理技术以自然光合作用为主要能源,同时以蛋白酶作为促进剂,增强污水处理中的酶促反应。生态塘系统一旦搭建成功,便可将污水引入该生态系统中,其通过生态塘中的水生藻类植物、挺水植物及各类水禽等水生生物完成对污水中各类污染物质的吸收及分解处理,该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提升水质质量。除此之外,生态塘处理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促进水生植物的茁壮成长,另一方面该系统在正常运营过程中无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维护管理,能够实现在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目标。生态塘处理系统搭建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的选用具有良好污水净化能力且生长周期长的水生植物,以保证它们对当地生态塘环境的适应性,进而保障水生植物在生态塘系统中能够为各类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寄生场所,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出微生物对于污水的净化处理作用。当生态塘处理系统遇到光合作用不足时,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合理增设人工曝气系统,促使生态塘水体快速富氧,不断提升生态塘中好氧菌活力,以充分保障生态塘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策略
3.1强化污水处理模式的有机结合
所谓污水处理模式的融合性,是指将农村产业建设与污水处理技术和运维模式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上述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时,需要对环境保护理念有深刻认知,并要将污水处理方技术进行积极改良与优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通过将MBBR技术、中国罐技术及A/A/O工艺等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融合,可有效保证污水处理技术多元化。若想实现污水处理的高效性、快速性及可持续发展性,就必须使工艺系统本身有效融合多种技术。
3.2重视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在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推行污水治理项目,需要加大环境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争取最大程度的拥护和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给予村民一定的自主决策权,以提高村民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应尽量避免项目建设对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过多困扰,杜绝发生无故侵占道路、耕地、宅基地等与民争利的情况。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加强规划引导,充分评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需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不做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和形象工程。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实力、人口分布、生活习惯、区位条件、地域地貌等因素,并积极采纳利益相关者意见,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特别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分期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杨健,杨键,杨居川,等.水力负荷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29(7):1890-1896.
[2]方彩霞,罗兴章,郑正,等.改进型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22-25.
[3]郭飞宏,方彩霞,罗兴章,等.多级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研究[J].环境化学,2010,29(6):1096-1100.
[4]王勇,邓凯洋.地下土壤渗透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工程中的设计及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191-195.
[5]田宁宁,杨丽萍,彭应登.土壤毛细管渗滤处理生活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