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时代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3

面向智慧时代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探析

钟育

(贺州市图书馆,广西 贺州 542809)

【摘要】当前,我国正加速从信息时代迈向智慧时代,各种新信息技术也正全面渗入人们的生活中,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智慧时代的来临,同样也为图书馆发展提出了巨大机会与挑战。图书馆空间已成为广大群众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主要载体和场所,社会应当紧随新时代形势,搭上智慧时代快车,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本文首先对图书馆转型与空间建设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智慧时代下现阶段图书馆空间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图书馆空间服务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智慧时代;大数据;图书馆空间;空间服务

图书馆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程之一和国家文化惠民工程之一,是我们党科教支撑的重要组成力量。图书馆需要信息空间构建与智能业务创新,因此需要通过引进全新的质量管理机制、全新的服务模式与全新的业务方式,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总体服务质量。在其实现传统职能的同时,也可以使得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信息传播、成果共享等诸方面的智慧化成为特色,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科研;图书馆的新型阅览空间将成为一个文化传习平台,也可以透过文化知识获取、互动讨论等方式,形塑读者群体的社会价值意识,对于提升民众文化素养水准和建构社会公序良俗,产生了重要的推动意义。

1.图书馆转型与空间建设

1.1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空间建设

西方人文社会学在基于历史空间论的观点中,也就往往将“空间”置于“历史”“时间”的维度之后,将其视为外在于现实社会发展与人类历史进程中间的容器,又或者人类社会变革的被动载体。二十世纪初的法国新社会思潮大师亨利列斐伏尔,主张空间不仅是在人们的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静止容器和精神产物,同时也是由人们自然产生的,并带有社会性的而在这里却又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环境与人的经济活动之间,形成了一定内在联系的动态社会实践过程。

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造成了图书馆设备数字化程度的增加,但印刷类资料却在日益减少,同时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内容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于是图书馆就必须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并利用创新服务内容来增加服务价值。因此“空间服务”“空间建设等正在国内的图书馆实践当中应运而生。美国学者John Maxymuk认为,信息技术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新图书馆空间的大量形成,也因此导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显著地下降,而馆藏数字化帮助传统图书馆找到了新的服务方法。2014年,国家图书馆和信息资料理事会(CLIR)发表了空间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一些图书馆正慢慢地“释放越来越多的实体空间,以提供教学空间、研究空间、国际合作空间和内容。图书馆的空间建设,注重专业(研究)基础、创新体验、共享资源,以及跨学科的服务。与信息共享工程一样,图书馆的空间共享工程也正逐渐成为我国各种类型图书馆的重点职能之一,被社会大众所认同。

1.2空间资源是图书馆重要的独立资源

在网络信息爆炸性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价值,是一个非常值得思索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些图书馆的传统馆藏资源的空间利用率和占有率在日益减少。图书馆除传统馆藏资源和数字图书馆资源之外,空间利用资源也是其最主要的独立资源。1957年,刘国钧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第十期的《什么是图书馆学》中,指出了形成该馆的几个基本要素:即读者、藏书、领导组织与干部、工作方式、建筑技术和设施。其中,建筑物和设施就是指图书馆的使用空间,包括了各种技术[1]。这几个要素之间既彼此联系又各自独立,使得通常作为建筑场地的图书馆空间是以它们最主要的独立资源形态出现,而并非文献资料的附属。该馆在为使用者提供全类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同时,通过对空间资源进行改造使用,还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率。

1.3空间改造与空间建设是图书馆转型的要求

2016年4月,图书馆馆舍空间再造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中认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已不再仅仅只是关于图书资源的场馆,而更是所有新旧媒体之间共生、交流的重要场地。旧馆在改造过程中要突破现有格局束缚,凸显区域设计特色,突出空间表现力。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学习与研究活动的新要求,国外大学图书馆也纷纷建立了更加完善、灵活的发展战略规划。2015年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在排行榜上标示了前五十所图书馆,其中的有二十八个图书馆都在其网站上进行了战略的规划而在这其中“空间一词的出现率更高。所以,对于图书馆内空间是值得所有从业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空间改造及加强空间建设的目的就是满足广大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因此规划图书馆空间再造,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通过改造图书馆空间分布态势,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结合服务创新进行物理空间的改造,规划沉浸式空间,创客空间、科技体验

虚拟仿真空间、学术交流空间等功能区域,开辟集阅读、交流、分享、展示、活动、体验于一体的功能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协作性强的共享学习空间。通过智能化的设备设施进行空间管理及空间服务,利用引进相应的智能技术、数字资源等技术支撑搭建起智慧化图书馆空间模式。

2.智慧时代下现阶段图书馆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多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仍处于传统模式阶段

图书馆空间将成为资讯的聚集地与传播中心,既可以对学术研究进行分类,也能对馆际交流、学术研究有所帮助。不过,在今天的这项服务系统中显然还并没有健全,在许多已形成的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公众图书馆检索系统以及提供的科学文献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的图书馆空间平台当中,文献服务系统也不够健全,而且多数的共享资源访问也将受到限制,没有完全跟上时代变化[2]

2.2宣传渠道单一,受众群体有限

新型阅读空间的主要受众人群虽定位于不同年龄阶层的读者,并力求形成一种全民阅读的公共空间,但从其实际来访人数上看,却相当稀少,与预期目标存在相当差异。究其原因,由于其所采用的推广手段单一如仅利用了图书馆的公告栏,所以,产生的推广效益没有达至预期。此外,也因部分阅读空间采用了诸如“十里书香”“稻香书阁”“林间书屋等容易和私人图书馆产生混淆的雅名,使部分读者产生了误解。但据实践情况分析,因为建设时期相对较短,诸多的一些新型阅读空间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常用的导航App中都无法精确定位其实际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到访人次。综合上述原因就可以看出,而目前的新型阅读空间,往往只是吸引着以其为中心而且辐射零点五径有限的邻近市民,因此受众人群也有限。而这也是未来的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克服的问题。

2.3建设智慧图书馆空间的标准和要求不统一

在建立智慧图书馆空间方面还有个主要问题,就是对相关设备的使用规范和要求的不统一。因为没有权威部门关于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的标准和指导,所以目前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基本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如果大家都在尝试,都要探索,这当然也是一个好事,因为这正符合了一个新生事物的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这也必然会产生混乱的一面,比如其自身内部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以外,设备提供商内部也同样存在着无序竞争的状况。所有设备提供厂商都有能力研发这些智能装置,但在这些由各个设备提供商所开发的装置之间,却面临着相互标准不统一、不整合、不规范等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给智能空间的建设增添了许多不利因素[3]

2.4服务板块缺乏有效整合

当前图书馆空间的业务内容板块相对比较分散,各学科间资源的分配也相对分散,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效的资源整合。因此,大部分对电子图书的阅读,也仅仅只是对传统图书馆中纸质图书资源阅读方式的转换,而电子图书与纸质书籍之间的资源并无法产生有效的差异化整合。虚拟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参考,咨询服务以及相关服务也不能在移动终端中得到良好的体现。所以,当前部分图书馆空间的服务效果还是很不理想,服务效能也亟需进一步提升。

3.图书馆空间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面临大智能时代的新浪潮,图书馆空间必须要主动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与需求,必须坚持以用户需要出发,运用成熟技术和先进智能化手段,并积极建立了智能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优质、更联通、更方便、更人性的智能化服务[4]

3.1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馆内服务

阅读+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使得城市中新型阅览空间的建立不再因为需要一般图书馆所具有的大量书籍而损耗人力成本,亦需要包括提升阅览环境、提高服务水平等的商业化成本。一些条件较好的图书馆,可探索并引入智慧机器人服务的模式,引入智能机器人不但可以进一步改善馆内服务,而且还能有效缓解员工压力。智慧时代,智库服务已逐步发展为图书馆空间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功能,要加强对智库资源的研究与运用,着力建设服务智库建设的教学研究型空间,努力占领行业学术领域制高点,进一步增强本馆的科创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智慧化空空间和空间服务时应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动能,合理选择智能技术来搭处建智能服务方式,将其运用到图书馆空间服务中,实现服务形式智能化[5]

3.2打造阅读驿站,拓展服务空间

启用“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新型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各具特色的新型空间及覆盖式阅读服务。如温州市鹿城区的文化中心城市书房专门聘请法国设计师进行内部装修设计;北京市西城区的繁星书吧在装修设计上运用大量的戏剧元素[6];苏州张家港精心打造的24小时图书馆驿站广西北部湾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城市智慧书房等其空间设计风格均与主题相呼应贺州市图书馆为例,近年来不断完善“全民阅读示范点”架构,与广西图书馆联合打造阅读示范点依托图书集群管理系统建设“阅读示范点”。实现示范点统一挂牌、统一管理,图书统一采编、统一调配。除在馆建设红色阅读空间外,分别

在贺州市园博园、市民服务中心、足球小镇、华侨康养酒店、凯里亚德酒店、富川岔山村、黄姚德缘农庄、黄姚龙麟台、康寿盲人推拿店、贺州广济康复养老院、贺州市吉悦蛋糕店等成功建设16个全民阅读示范点,覆盖了扶贫点、旅游景区、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区域,为构建30分钟阅读圈铺点建网。这些阅读空间或独具特色、或主题鲜明,或优雅舒适、或静谧休闲,阅读示范点的设立既拓展了阅读服务空间,又效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3.3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扩展读者群体的重要举措主要由拓宽品牌阅读活动宣传渠道以及加大空间服务宣传力度两部分组成。其可从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两重渠道展开,一方面,加大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中的宣传力度,并利用其权威性、可靠性优势吸引广大读者群体;另外,还利用微信等公共账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利用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即时性等优势,进行品牌阅读活动宣传新型阅读空间及空间服务相关资讯的有效传播,并以此吸纳、拓展阅读人群。另外,要发挥既有阅读人群所具有的传播效应,建立已有阅读人群为中心的辐射圈,并利用“口头传播的方法形成带动效应,使更多群众掌握城市、乡村的新型阅读空间及相关资讯。

3.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服务质量提升

智慧时代背景下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人才队伍是关键因素。要着眼于培育和吸引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专业人才,为进一步完善提升图书馆空间创新服务能力提供坚实基础。智慧时代下对图书馆管理者的需求也愈来愈高,有关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大量的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技能。因此,各图书馆要打破常规、创新的人才吸纳模式,采取改善待遇、创造工作条件等方法吸纳更多更高水平人员加盟,并采取名师讲座、外出培训、合作交流等方法,切实增强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管理能力[7]

4.结 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阅览空间可将阅读功能与个性化服务功能整合起来,打造一体化的“阅读+服务模式,做好新型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既能有效改善公众对阅览空间的阅读感受,又能推动智慧城市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龚瑾, 周永忠, 刘净. 5G时代少儿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 出版广角, 2020, No.363(09):29-31.

[2]杨敬.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逻辑建构与实现样态[J].  2021(2018-5):95-97.

[3]宋晗帅. 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 v.37;No.649(28):19-22.

[4]杨晓玮. 智慧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v.4;No.125(17):193-195.

[5]王世伟.关于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再论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J].图书与情报,2019(1):80-90.

[6]黄佩芳.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特点与模式选择[J].图书馆,2019(3):90-94.

[7]刘晶. 浅析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之服务创新[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 No.28(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