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泰安校区 财经学院 财政学)
摘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政府部门会计科目和报表》的正式施行,我国政府会计系统正式步入“双职能、双依据、双报告”的新时期。但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来看,仍旧处于发展的阶段。这一点与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发展目标不相匹配。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制度理论,进一步促进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发挥作用,并确保其在实践中能够正常地运转,就为相关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考问题。
关键词:制度理论;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
一、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意义
制度理论是公共政策的三个显著的特点,它是一套具备公共政策合法性、公共政策普遍性和公共政策强制性于一身的规范体系。基于制度理论下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监管,使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
仅仅依赖于政府的内部治理,可能导致会计准则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而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执行作用。因此,有必要引进外部监管和评估机制,对政府部门的财务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引入,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众披露年度财务报告,并接受公众的监督。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对每一笔支出负责,详细记录所有的会计信息,从而提升政府部门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控制资金支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在会计管理中,在控制和保存数据方面,与普通企业的费用核算有根本的不同。在引进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后,在预算管理体制中,权力的分配变得更加明确,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出政府部门的运营成本,进而对整体部门运算管理进行最客观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资金的使用、执行等实际操作的效果,保障财务资金的正常运转。
(三)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益
能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公共功能,是检验一个政府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准。比如:建设公共设施、为公众提供社会保障等等,这些都是促进政府部门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履行职责,突出了组织属性的强化与归因,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员工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
二、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
当前,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应用会计标准方面,始终没有对其足够重视。首先,尚未设立与之相适应的功能部门;其次,现行的运作机制也未随着变革而调整与完善,造成了许多新问题的产生,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当前,维持会计准则体系运转的主要机制仍然是内部机制,这样的机制缺少了灵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效应,从而导致会计工作效率降低。
(二)财务报表内容有欠全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财政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内涵。但现有的改革措施仍旧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由于会计人员不能获得较多的资料,无法正确地分析政府部门财政状况。而已经发生的成本,都要纳入到每年预算中去,这就导致了资源和效率之间的差距。另外,由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机制并未纳入评估体系中,因此,没有一个直接的激励来调动会计人员工作效率,因此,会计人员对于如何快速改进这一体系中的不足,也就失去了积极性。
(三)财务信息手段利用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然而,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引入和使用过程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牵扯到使用者的信息素养、信息系统的承载性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同时,还要对信息系统的引入和使用安全进行考量。因此,许多部门不愿意承受改革的费用,而选择了放弃信息技术手段,进而对会计工作的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公共部门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或者是非财会专业的人员出身,进而影响到了政府部门影响到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实施效果。
三、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政府部门系统规模巨大,层次清晰,要使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落地生根”,首先要建立健全客观的机构架构。在当前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中,体制的建设和外在的制度保证,都是执行机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因此,政府会计人员要通过“体系检索”,根据我国国情、社会状况以及现行法律法规,找出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系统改进提供客观的基础。其次,根据政府部门职能的特征和日后发展,健全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以文件的方式开展宣教,并采取由上至下的方式逐步推动,保证了公众职能部门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按照有计划地进行,这样一来,既能对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又能起到保障作用,使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利能够有法可依,有制约。
此外,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引进第三方审计监管,它既要审核资金的用途,又要注重资金运行的管理,通过对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的矩阵分析,得到的数据与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指数相匹配,进而把整个内部组织架构都考虑进去,它可以把监管和审计变成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左右手”,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会计准则的良性发展。
(二)健全财务体系,留足发展余地
政府部门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职责,因而对其工作成效的评价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多维性。首先,通过对现有发展状况的剖析,归纳出其“覆盖面小”和“局限性大”的窘境,进而从“成本转化”的视角,测算职能所带来的效益,从而自身争取更大的资源倾斜。其次,政府部门要对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给予足够的预算支撑,以保证在建设中不受人力、物质等方面的限制,而耽误会计准则的建设。从全局发展的观点,也可以使政府部门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更好地逐步推进改革。
尤其应注意到,在会计准则出台后,会产生一种规范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这是一个压力系统,可以解决政府部门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差的问题,从而促使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实践和理论的联系,将理论研究的结果更好地应用到实务中,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发展,使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得以落实。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正如上面所说,信息技术必然推动会计管理发展,对政府部门会计工作的效率、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则能为政府会计体制变革提供一种支持,并能降低人工成本。鉴于政府部门长年缺乏人力资源,因此,要想让会计信息系统快速落地,由政策推行部门的牵头组织,可以将专家学者、行业从业人员及信息系统开发第三方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共同开发出与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要求相一致的信息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内,要留出员工训练的空间,以保证员工在运用前可以先进行模拟,以达到熟练水平。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国有资产管理、核算系统等也要尽快落实,这不仅方便了管理,还可以根据多样化的需求,产生财务报告、管理用财务报告等,这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网格化生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在信息系统的网格化建设结束之后,针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等展开的独立性培训。为保证培训的效果,要把培训的效果与绩效联系起来,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工作水平进行严格的考核,建立一套赏罚分明的机制,激发员工的上进心,让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深入人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运用,对政府部门会计工作质量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强化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发挥真正作用,提升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梅.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机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2(13):93-95.
[2]路军伟,王舒慧,刘瑶瑶.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对宣传培训和抽查监督的考察[J].会计研究,2020(08):128-143.
[3]杨小末.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20.
崔坤宇(2002.12),女 汉族 山东青岛人,大学学生,就读大三,从事财经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