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如何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周林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    重庆垫江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构成单元,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班级就是第二个家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及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之一。文章首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然后就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文章提出的创新策略旨在对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有所助益,使小学班级管理契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而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时代,随着人们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家长、社会对于学生的教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从而对班主任组织开展的班级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在“双减”教育政策出台以来,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引发了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作用,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具体工作困境,提出针对性的困境突破路径,旨在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优化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现状

1.1缺乏师生有效互动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部分班主任往往把教育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师生互动较少。另外,部分班主任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班级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班级管理的重心多放在了“管”字上面,班主任作为重要的管理主体,班级管理实践更多地强调学生的服从而不是主动性和能动性。具体来说,管理理念的滞后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缺少师生平等理念,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对等,总是自上而下地对学生实施管理,不允许学生质疑,这样的班级管理理念不利于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其次是缺少民主管理的理念,学生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很多班级事务也都是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教师制订方案,在此过程中没有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最后是缺少公平理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没有做到将公平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不满,同时也影响了班级管理效果。

2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创新实践策略

2.1构建和谐关系,强化师生互动

班主任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诚恳的态度,积极推动赏识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有效结合,挖掘学生的亮点,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于擅长书法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组织他们设计班级板报,让学生广泛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班主任应当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与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2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小学班级管理创新关键是理念的创新,班主任应通过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在先进的理念引导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体来说,小学班级管理者需要摒弃落后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能够自觉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首先,小学班主任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班主任要摒弃管控理念,班级管理的本质应该是服务及引导,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服从,这样才能做到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次,小学班级管理需要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班级事务的决策需要更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主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相信学生能够管好班级。另外,班级管理中民主理念的践行一定要落实到位,班干部的选举也好,班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也好,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提升学生班级管理的参与度,必要的时候民主投票决定管理方案。最后,班级管理需要树立公平理念,班级管理是否公平不仅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满意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始终将公平作为考量因素之一,确保班级管理措施公平公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2.3转变固有班级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引导

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要学会转变固有班级管理模式,重视自身的行为引导和思想引导作用,通过班级管理模式优化或创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引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目标,并从管理的具体细则、内容等方面着手,赋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职责和权限,让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形象使者”,使其树立主人翁意识,实现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班级中的一分子,更是重要、必不可少的一员,进而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规则意识,自觉维护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自觉投身到班级管理实践中,齐心协力构建高效的班级管理体系。

2.4落实民主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优势,应用民主管理模式。在选举班干部时,班主任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选举标准,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沟通交流能力等。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共同制订班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擅长美术的学生担任文艺委员,组织班级文娱活动;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带领班级学生共同学习;让所有学生轮流担任卫生委员,共同维护班级卫生;等等。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发扬学生的特长,帮助其树立自信,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通过民主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小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小学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中自身应扮演的角色进行科学界定,对班级管理与教学开展内在逻辑关系有全面的把握,高度重视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通过构建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本文提出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策略,包括管理理念创新、注重家校之间的沟通、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积极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拓展班级管理主体等。虽然这些策略已经过实践检验,但小学班级管理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希望小学教师能够密切关注这一课题,了解掌握研究动态,从中汲取养分,更好地指导班级管理创新实践,同时在班级管理创新实践中做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探寻创新规律及技巧,不断开创班级管理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云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读写算,2018(01):128.

[2]曲会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数码设计,2020,9(24):332-332

[3]柳银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J].新课程,2021(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