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基于“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胡林玲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否将其自身的功能和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对“三全育人”视域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思考

引言

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将国家的发展方针作为核心,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型人才。“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课堂教育与国家的发展方针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不仅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还能确保国家教育改革方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也能为思政教育指明方向。“三全育人”理念主要是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使学校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将“三全育人”机制应用在学校思政教育中,拓展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为学校大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1“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全员育人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要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家庭、社会和学生构成一体化的人才教育机制。这是因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等基础知识理论课程的内容,其在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并以此指引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除了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他相关教职人员外,学生家长、社会企业及优秀道德模范等相关人员也应参与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其次,全过程育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政元素渗透到学校课程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实际教学开展状况,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连续性。最后,全方位育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立足于学校教学现状,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基于“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2.1构建“四位一体”教育主体协同机制

构建全新内涵的多机构、多职能、协同型主体联动育人机制,解决“分”“合”高效联动,为不同机构和组织在育人方面的协调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激发育人的合力。思想政治课程的主体理论认为,教育人员和其他教育对象均属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主体,各教育主体根据其所处地区特点,秉承“责任分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构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及各课任教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四位一体”教育主体协同机制,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党政工作干部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部署统筹、制定政策、协调组织等,党委发挥“党建龙头”统领作用,形成一个部门联络协调、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1+N”的综合教育改革模式。例如,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单位考核、岗位职责、党纪监督等范畴,通过建章立制、综合改革、重点建设形成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真正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地落实。辅导员是“三全育人”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的引领指导者和关心陪伴者,理应顺应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深入学生的内心,融入学生日常,传递正能量,纠正不良思想;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业务课教师更要切实承担起育人职责,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理论课堂和工作实践,将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思想引导相结合,既重视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2.2构建大思政格局,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构建大思政格局,探索思政课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作用。高度重视思政课在育人中的引领作用,明确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核心课程。构建大思政格局,不仅要求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同时要挖掘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施“课程思政”拓宽育人渠道。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价值引领,立足学校专业特色,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与元素,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一套新课程标准、一套新课件新教案、一套改革典型案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一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建立一批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在全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3“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学校可以利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与其他教学工作相融合,但要注意应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结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是在受到教育后才产生强烈的荣辱感和爱国意识,若是以多元化的模式对其进行教育,不但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还能通过学习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进而奋发图强,提高道德素质。如果把“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与创新就业相融合,那么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时,就会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快速融入社会中,并且能够抵御社会中的各种压力。

2.4健全育人平台

高职院校需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展开教育和指导,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时代发展趋势,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从各个时间、各个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搭建育人平台。丰富立德树人服务载体,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为育人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与制度保障,为学生搭建教育服务平台;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工作,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加文化底蕴,为学生搭建文化育人平台;以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为载体,打破传统授课的局限,创新网上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一系列“互联网+”网上教育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召开网上招聘会,便于学生之间交流求职经验,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就业情况,为学生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及时了解和疏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抗压和应对能力,为学生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注意涵盖信息的广度和多元化,切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合作,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个性化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学校思政教育中,能够为思政教育提出全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是对学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充分提升了思政教育在学校的重视程度。学校的教师必须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三全育人”理念的融合途径,确保“三全育人”理念能够在学校思政教育中得到贯彻落实。学校还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考核,避免因为教师的因素对“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造成干扰,促使学校大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实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淼.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学校思政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22(17):171-173.

[2]严磊.“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33):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