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杨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 2726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所以水资源流失严重。近年来,在社会项目结构中,林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其创造的经济利益比较高,同时还可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产业与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的效能使得新时期要加强改革林业工程,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林业工程,尤其是抗旱造林项目。现阶段,我国植树造林工作受干旱与水土流失等各项因素影响。此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这些地区造林成活效率,林业项目建设中应用相关抗旱造林技术,为干旱地区更好地进行林业工程抗旱造林项目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干旱地区;林业;抗旱造林;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愈发重视自然环境保护,而林业工程就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抗旱造林技术是当下林业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之一,通过抗旱造林技术,能够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并且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呈现退沙还林的效果,进一步控制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基于此,文中以林业工程为背景,总结了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旨在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林业工程发展提供参考。
1干旱地区林业项目抗旱造林现存问题
1.1缺乏充足的水资源
林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实施抗旱造林是非常重要的,干旱贫瘠地区自身土壤条件不好且严重缺乏水资源,就会影响大部分植物生长。同时,干旱环境也会加剧植物水分流失,水分不足状态下造成植物枯萎直到死亡,当地林业项目树种无法实现预期成活率。抗旱造林技术,针对土地资源贫瘠地区,首要解决土地营养与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以此为植物创造良好生长存活环境。抗旱造林技术发展中,该问题解决面临很大的挑战,也是现阶段我国抗旱造林技术面临的首要问题。
1.2资源利用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林业生产环节还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肥料的使用存在配比不科学的问题。常见的肥料分为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2种,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出现化学肥料施加过多的现象,这不利于苗木的后续生长发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常对基本元素的需求量较大,但在实际施用肥料时,钾肥占比较少,这将会影响苗木的正常发育。另外,部分林农滥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在北方的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往往会被水资源的匮乏所限制。正因如此,这些地区的林业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在重农思想的影响之下,我国用于林业的土地资源不足,抗旱造林技术深受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制约。
1.3林业管理亟待进一步完善
林业项目建设中,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抗旱造林技术推广过程中监督缺失,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很好地执行抗旱造林技术。现阶段,部分林业项目以国外思想与经验为主,没有充分考虑我国林业建设实际情况,使得现有林业管理模式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提高抗旱造价技术实际效果,各地区要结合林业建设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管理模式,以此选择最为适宜的林业管理模式保障树种成活率。
2提高林业项目抗旱造林水平的策略
2.1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林业项目抗旱造林建设中,施工单位可事先调整并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如安排地质勘查人员调查当地实际地质环境,整理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及沙化度等参数,适当地调整并改善土壤环境,确保改造后土壤环境达到种植标准,为抗旱造林项目顺利施工创造条件。一方面,采用覆膜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用保护膜覆盖地表降低光照与土地接触范围,确保地表水分充足,提供充足水资源保障树木健康生长增强成活率。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还要应用保水剂充分吸收水分,加强树木灌溉与种植管理,全面保障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施工技术水平。
2.2优化水、土资源分配
在推广抗旱造林技术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时,应该对当地的供水条件和水源分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专业人员在开展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土壤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环境因素,并根据作物的种植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此深化灌溉技术的推广效果。土地的具体状况也需要在生产规划制定的初期进行充分调查,调查人员应该根据地形分析此地的水源分布状况。如果生产地区的水源较为缺乏,就应该为此安排运输水资源,并根据先天条件设计相应的节水技术,以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水源不影响对林业用水的监控和预测,因此需要定期对生产地区的蓄水量进行监测。
2.3提高整地工作质量
抗旱造林施工中,整地工作是基础,其与土壤含水量、性能与未来树木成长效果联系紧密,所以,要加强地区土地整理,创造良好环境保障树木成长,增强其成活率。实践工作中,林业项目人员要结合造林时间节点做好整地工作。一般造林工作开始前5~6个月是最佳整地时期,要深入把握各地区气候状况与雨量。如果造林区气候比较干燥,树坑规格可首选鱼鳞坑,土壤中适当增加肥料增强土壤活力。而且,干旱地区要依照保土蓄水与保护植被原则进行整地工作,提高林业项目整体抗旱能力。
2.4规范抗旱造林施工操作
社会经济发展中,林业项目可从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创造更高的价值,有效应用抗旱造林技术,加强林业项目建设,严格依照各项规范与流程应用抗旱造林技术,以防发生纰漏。相关人员要严格依照操作要求把控植树造林细节,不能随意开展造林项目施工。此外,林业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措施的优化,设置监管部门监督抗旱造林技术操作是否规范,确保有效开展抗旱造林工程。同时,相关部门也可安排技术指导人员提供现场指导,确保现场施工操作更加规范,提高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林业项目建设效率,促使林业项目充分发挥其价值,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
2.5注重苗期管理
播种树种后,要实时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在幼苗破土后及时去除苗床上的覆盖物。在苗木进入速生期之前,需要对苗木进行间苗处理,旨在为苗木速生期的生长发育创造空间和养分条件。在苗木的生长进入稳定时期前,要避免苗木密度过大,因此需要除去小苗和劣苗,为幼苗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增加苗木间的透光系数,以防遮光影响幼苗生长发育。在速生期之后进行第2次间苗操作,苗木快速生长一段时间后,苗木之间的个体分化会变得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好苗和发育不良的弱苗区分开,以备后期造林的时候补足损失。幼苗生长期间,为增加土壤透气性,需要在灌水后配合除草松土,并根据气候变化调整频率,为幼苗的生长发育创造最适条件。在气温过高的时段,不可灌水,应采用均匀喷水的方式,少量多次,湿润苗床,使苗床土壤保持适当的湿度;出苗期不宜灌水,幼苗期浇水需适量,浇水的频率逐渐减少,同时增加浇水量,为锻炼幼苗的抗旱能力,进行蹲苗的处理,能更好地促进苗木的根系发育。
结语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促进林业资源发展,拓展我国林业资源的储备,同时还要采取各项措施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因此,重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各地政府应该对这项工作加以重视,并且设立专项部门实现营林造林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造林工程的实际效益。对营林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并且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抗旱造林技术在我国林业工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为了改变水土资源污染严重、资源利用不合理、植被选择和模式存在问题等现状,还需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抗旱造林技术,提升苗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凯.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45.
[2]高年勇.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21):48.
[3]张磊.浅谈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8(3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