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下市政道路给排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海绵城市理论下市政道路给排水研究

袁品义,张琦,秦国安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839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面积不断增长。作为城市的下垫面,城市道路是城市排水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低渗透性的路面直接破坏了城市水循环体系,造成城市内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污染。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够有效对雨水进行渗透、储存、调节和净化。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论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进行研究。关

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

引言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路桥设计和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步伐,还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储存、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能够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雨水回收力度,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海绵城市的建设价值

1.1调整区域给排水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但是给排水管网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提升,要更好地提升建筑排水效率,城市及排水系统功能拓展是当下的工作重点。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降水天气时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存储,这些被收集的水资源可以二次使用,不但能够缓解给排水系统的压力,还能够显著降低给排水系统的供水量,为节约水资源作出贡献。比如在建筑的低洼处进行集水井放置,当出现了降水天气时,集水井能够对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暂时储存,再使用各类净化方法把收集的水资源进行简单处理。

1.2减少市政排水污染

由于城市设计之初排水设计方案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前期设计的排水方案不能够充分适应新时代下城市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并且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出现了降雨天气时,雨水大量汇入造成超出了排水管道的工作能力,就会导致生活污水溢出,这部分生活污水发出非常难闻的异味,直接影响周围居民生活,降低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建设各种类型的水资源处理管网来显著提升城市的给排水功能。比如,将降雨天气时的多余雨水直接作为生活用水进行收集,不但能够缓解排水管道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显著降低市政排水污染问题发生概率。

2海绵城市理论下市政道路给排水研究

2.1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海绵城市在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依据整体发展方向设置好蓝线和绿线的位置。城市开发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当地水文环境,并且需要合理应用自然排水系统,所使用的开发设备应该具备低影响性质,这样能够实现对雨水的自然积蓄,并让其渗透到系统管道中,实现对其净化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也能够提升水生态系统的自己能力,城市生态功能够借此机会更加充实丰富。在设计排水系统的石油需要实现自然以及人工方法的双向结合,更加安全有效地实现对雨水的储蓄和使用,在原本的排水系统中记加以优化,让各项资源在利用的时候得到优化,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质量。

2.2合理布设道路分割绿带

城市发生强降雨天气时,原有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水滞留在道路路面上,无法及时排走,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灾害发生。城市基础设施设计中将“海绵城市”观念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思路,可以通过加强对道路分割绿带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绿化率的同时还可将道路分割绿带设置成一个天然的水渗透、储蓄设备。使绿带起到良好虑水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种植土的结构成分,利于植物生长。在设置道路分割绿带时应充分考虑其雨水的收集、渗透、储蓄能力,确保雨水有很好的疏流、渗透效果,绿化带应设置雨水收集口,并能流畅的将雨水排入道路绿带中。控制绿化带覆土面的高程是关键,绿化带设计过高,不利于对雨水进行导流收集。

2.3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环节的实施会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落实产生直接影响,需要设计人员引起高度重视。使用的所有材料均要满足于“海绵城市”的有关要求,但不同种类的铺装形式适用于差异性的工程项目。比如,在绿化带路面铺装时,通常使用碎石类铺装材料,而在机动车道中则会选用沥青混凝土,可以显著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铺装施工中采用的主体材料为透水混凝土,基本结构上为多孔结构,渗透效果优良,由混凝土、水、骨料、化学添加剂等组合而成。渗漏水沥青混凝土浇筑过的路面主要为系数0.5的透明路面,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比,在构造上可获得更好的渗透效果,减小行驶中发生侧滑事故的几率,能够增加机动车行驶的稳定性,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铺装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还要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透气式的材料可以获得理想的雨水渗透效果。

2.4生物滞留带的设计

生物滞留带的设计是满足“海绵城市”思想的关键方法,可借助优化设计植被的力量,将雨水进行高效滞留与储存,采取生物原理对雨水加以净化。针对城市环境较为温和的特征,在平均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便可加强对生物滞留带的设计,提升水处理能力,达到雨水蓄调的目的,增加雨水在市政道路中的渗透面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绿化带属于生物滞留带中的重要组成,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运行,按照城市每年的降水特点全面开展设计工作,如降水季节、降水量、蒸发量等有关参数,设计出渗透功能更强的绿化带。在降水之时,雨水通常会经由道路表面、路缘石等进入绿化带中,对景观植物完成灌溉,其他雨水则会经由溢流管直接流往地下排水系统中,形成立体式排水机制。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间要设计好滞留带,便于将路面的积水经由绿化带加以引流处理,进入到排水沟、下沉式绿地区域中实现路面积水迅速排除的目标。道路两侧可考虑种植耐寒类植物,如旱柳、水杉等,可起到强化道路排水性能、提升城市美观度、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的作用。

2.5种植要点

(1)绿化地整地以及清理:A按照预算定额,对种植地表进行整地,要将30cm高差以内平整绿化地面至设计放坡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对种植地面进行,将砾石杂草杂物进行全面清除。B与路边或路牙相邻的绿地地面,在设计时其50-100cm宽度范围内的绿地地面应低于路边或路牙,一般要求要低5cm,这样可以更好排除地面水。(2)绿化种植土平均换填50cm,种植土换填工程量不包含用地范围基本土方平衡。种植时,要检查各种植点,基肥是否施足,是否与泥土充分拌匀等,应保证符合要求。(3)在花树木种种过程中,采用的是园林绿化常规方法,在施入基肥时,要保证基肥能够充分、均匀的混入到碎土中;在种植乔木时,按照一条直线方式种植桥木;自然点植的花草树木应自然种植,高低错落有致。(4)种植的绿地地面土质必须符合土质要求,清净杂物,平整至所需坡度,均匀撒施基肥,与土拌匀,然后将块状草皮连续铺种,草块间缝小于2cm,之后浇足水,待半干后打实,使草与土壤充分接触。隔天连续拍打3次以上,使草地拍埋实、平整。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持续时间长,包含不同部门、不同工种、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工作比较多,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分析市政工程建设和设计的影响因素,根据具体建设需求和标准完善相应对策。在市政路桥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既要保证路桥设施的基本功能,又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出路桥的排水、集水功能,进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以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参考文献

[1]钱震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分析[J].居业,2021(2):24-25.

[2]司铭锴,焦朋朋,杨自曙,等.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交通环廊运行状态分析与改善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9,35(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