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
摘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负责、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工程,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为田野点,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指导,详细梳理了西昌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实践内容和经验启示。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审视,为全国其他民族地区开展创建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和可行的路径选择等。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西昌市 实践
引言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负责、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工程,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一、西昌市概况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地处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平原腹地,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是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民族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昌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35年,中央红军过凉山,在礼州土官庄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在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1950年西昌解放,设立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1978年西昌专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合并,西昌撤县设市。西昌市幅员面积2882.9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95.5万人,城镇化率为66.93%;西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素有月亮城、太阳城、航天城、小春城之美誉,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二、西昌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实践
(一)“十进十促”拓宽民族团结宣传广度
西昌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活动在国家原有的“六进”活动基础上,根据西昌市的发展要求和自身条件把原先的“六进”活动扩展为“八进+”并在新一轮的创建活动中再次扩展为“十进十促”。“十进十促”活动拓展领域、覆盖全域、走向纵深、扎根基层,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融进区域、行业、工作和生活,推进了民族团结宣传的广度,实现了“民族团结”宣传的全面性。西昌市在“十进十促”活动中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机关、促务实作风,争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表率,在履职尽责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企业、促团结奋进,推动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广泛吸纳各民族员工就业,团结各族员工致力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社区、促和谐友爱,着力构建互嵌式环境,让各族居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进(乡镇)农村、促乡村发展,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街接;进学校、促同心筑梦,把民族团结作为重要课程,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医院、促守望相助,提升好医疗技术,服务好患者,用抗疫行动诠释大爱精神;进军营、促鱼水情深,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进旅游景区,促文旅融合,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景区建设,策划推广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进宗教活动场所、促文明和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和“四进”活动中,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进自搬区域、促融合发展,全力以赴解决西昌遗留问题,更大范围促进各民族广泛交流交往交融、互嵌生活。
(二)“多媒体+民族团结”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离不开“多媒体+”的宣传方式,如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宣传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西昌市利用“多媒体+民族团结”的思路,把民族团结与报刊、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平台结合。西昌发布、西昌融媒、西昌统战、爱西昌 APP 等新媒体融合,实现报纸天天有文、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网络天天有言。并常年开办 “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创建”栏目,刊登专刊、专栏、专访、专题片,借助三微一端一抖、视频、短信、广播,形成传播 “矩阵”效应,传播西昌民族团结好声音、好故事、好典型,为西昌各族人民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利用户外广告、LED显示屏、宣传海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宣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大力宣传西昌民族团结进步亮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品牌。
“同心籽”是西昌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发运营的虚拟形象,依托“彝海结盟”和“石榴籽”精神象征,创新提炼,以“五彩西昌”标准色彩为核心,发布民族团结进步标识和“同心籽”IP形象。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同心籽”脸庞是月亮的形状,有着月城西昌的美丽;圆滚滚的肚子上有标志汇聚成的同心圆,象征着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互助;脚上的民族纹饰则象征了西昌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多元化城市;全身是热情活泼又开朗的红色,加上绚丽的渐变色点缀,正是绚烂多彩的西昌风采。西昌打造民族团结IP形象,使“民族团结”这一口号更加生动具体的出现在西昌市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同心籽”表情包、周边产品接续面世。用生动可爱的IP吉祥物宣传西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图1-1 大石板村景区调研拍摄 图1-2 泸山风景区调研拍摄
(三)“模范个人 、集体”树立民族团结光荣形象
榜样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榜样教育能使人们直观体会到模范的优秀事迹,以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式,促使人们向榜样学习,是一种影响力很强的教育方式。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树立,实质就是通过榜样教育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起良好的效果。西昌市自从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到现在,西昌市政府表彰了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以示范效应引导各族群众。凝聚榜样的力量,发挥模范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各民族内心深处。
次序 | 表彰时间 | 先进集体(单位) | 先进个人 |
第一批 | 2015年12月 | 69个 | 90位 |
第二批 | 2018年02月 | 104个 | 76位 |
第三批 | 2022年06月 | 13个 | 14位 |
注:数据由西昌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民族团结表彰大会整理而来
在这些模范集体和个人中,有用“卧尔兹”宣讲广播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动员阿訇和回民代表当好民族团结示范的西昌市伊斯兰教协会;有扎根幼教事业,用师魂铸就民族团结情的沙全文;有立足岗位,以实际行动解决全市12余万已自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的肖波……他们用平凡的身影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用实干的担当书写着“民族团结”的暖心故事,在传承榜样力量、践行使命担当、不断砥砺奋进中促进全市各民族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一方面是对某一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是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2015年以来西昌市分别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单位)186个,先进个人180名。先进个人和集体(单位)在不断涌现,反应出西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长期性及越来越多的人为西昌市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先进个人集体来自于西昌市的各行各业,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办实事、做好事,积极推动西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西昌市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昌市通过不断挖掘民族团结的身边故事,不断增加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和集体,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使模范来源于群众又深入群众内部,连接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为民族团结夯实深厚的群众基础。
(四)区域传统节庆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少数民族节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完整的节庆文化和节庆活动两个层面,从节庆文化内容来看,其蕴涵的民族精神、文化价值是无形的,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力量;从节庆活动的具体形式来看,它是体现节庆文化精神内涵的外在形式和物化载体,是有形的,是夯实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西昌以火把节、民族团结进步节、周庆、彝族年等地区传统节庆为载体,可以有效增强文化认同,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三、西昌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归。坚持党的领导,同样适用于民族工作。“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觉必须完整、淮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我国的民族工作能够不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西昌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居于创建的核心地位,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创建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正因为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居于创建的核心地位,才能不断推动着西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支柱,事关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西昌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果反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上。
西昌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市村(社区)村规民约、议事决策制度,纳入各行业公约等,通过干部职工自学、专题读书班、基层党组织学习、将专题党课等活动,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充分利用每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节等线上线下活动,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目标的现实需求,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三)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榜样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榜样教育能使人们直观体会到模范的优秀事迹,以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式,促使人们向榜样学习,是一种影响力很强的教育方式。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树立,实质就是通过榜样教育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起良好的效果。自从西昌市2015年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到现在,西昌市共表彰先进集体(单位)186个,先进个人180位,这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以示范效应引导各族群众。
(四)扩宽民族宣传平台
虽然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已经在全国开展,树立了一批又一批示范单位(集体)和个人,但是总的来说,现在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相对不足,对先进代表的事迹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媒体对他们进行宣传,打造人人学习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做到用榜样力量感化人、用身边模范教育人。经笔者调研发现,西昌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事迹在“三微一端”、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介都得到了宜传,该市通过拓宽民族团结宣传平台,各族群众通过各类媒介了解其优秀事迹,纷纷被她打动,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来,进一步强化了民族团结创建的氛围,使西昌市各族群众在生活工作中有学习的目标和赶超的方向。
(四)发掘当地独特文化,推进各族群众文化认同
独有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通过几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既有汉族文化又有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彼此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因此对于多民族地区来说,增强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最直接的重要环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多民族地区既要坚持“一体”又要发展“多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传统文化的作用。
西昌市政府坚持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少数民族特别节日为契机,以保护传承当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增进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大力挖掘各类文化符号:推进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文化艺术挖掘、整理、保护;打造并广泛传播《彝海结盟》《索玛花开》《彝红》等系列革命题材文艺作品,延续红色基因,发扬时代精神;发展区域传统节庆。形成“节节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年年有精彩”的宣传工作格局。
结语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西昌市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族群众在此过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民族团结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党员干部也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与各族群众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西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优秀成果,也为其他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和可行的路径选择等。西昌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成功”只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个开始,西昌市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仍在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阴海燕,韩利君.关于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论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5,(01)
[2]严庆,于浩宇.社会资本视阈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9,(01)
[3]金炳镐,文兵,张娇. 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内涵、历程和特点--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之五[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3)
[4]边香顺,延边.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J].中国民族,2009,(06)
[5],青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特点与模式[N].中国民族报,2011-02-25(006)
[6]王延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9-01-04(008)
[7]王化平.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青海日报,2018-09-17(010)
[8]刘建荣,程宗萍.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建美丽新凉山--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纪实[N].凉山日报(汉),2018-02-09(001)
[9]马纷.基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YCX: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