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4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4例新生儿,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27例,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与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比较黄疸症状改善情况、家长满意度。结果:护理前,黄疸指数比较,2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行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缓解黄疸症状,提升家长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黄疸症状;家长满意度
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症,多和胆红素代谢障碍联系密切,患病后,会出现黏膜、皮肤组织变黄,提高血清胆红素浓度,故需强化新生儿护理干预[1]。常规护理缺少针对性、预见性,不能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快速处理,护理效果一般;而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以新生儿为主,评判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2]。基于此,研究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共54例为对象,分析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共54例,收治时间(2021.4-2022.4),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男:女=14例:13例,胎龄37-42周,均值(39.11±0.12)周。观察组27例,男:女=15例:12例,胎龄37-42周,均值(39.09±0.15)周。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均知情,在入组同意书上签名。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宣教;光疗;卫生管理等。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①低、中风险者,床头悬挂橙色、蓝色标识,减少家长探视时间、次数,各项生命体征监测,胎便观察,患儿头偏向一侧,侧卧位,抬高头胸15-20°。蓝光照射时,踝关节、腕关节、手脚等皮肤,盖好,指甲修剪,体位更换,勤换尿布。消毒蓝光箱、手卫生管理,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医护操作次数。②高风险者:床头张贴红色标识,新生儿胆红素指标定时监测,并发症、神经反射、意识状态观察,+巡视次数,延长蓝光照射时间。多和家长交流,告知黄疸治疗+护理过程、检查结果、临床表现、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黄疸症状改善情况、家长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计量、计数数据分别指代为(±s)、%,检验t、χ2;P<0.05统计差异存在。
2.结果
护理前,黄疸指数,2组比较,无差异(P>0.05);2组护理后组内对比黄疸指数较护理前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指数<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黄疸指数比较(±s;mg/dl)
组别 | 黄疸指数 | t | P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n=27) | 12.16±1.08 | 3.83±1.22 | 26.565 | <0.001 |
对照组(n=27) | 12.22±1.33 | 4.81±1.33 | 20.471 | <0.001 |
t | 0.182 | 2.821 | - | - |
P | 0.856 | 0.007 | - | - |
护理后,观察组家长满意度100.00%(27/27)、对照组77.78%(21/27),组间对比=6.750,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09<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也叫“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因血清胆红素浓度异常增高所引发[3]。因新生儿低承受力、抵抗力差,生理机能未成熟,不具备行为能力,需加强其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黄疸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指数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对患儿实行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可改善其临床症状。通过抬高头胸15-20°,避免呕吐物堵塞食管、呼吸道,引起窒息、呛咳。通过体位更换,勤换尿布,避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损伤。通过抚摸护理,稳定新生儿情绪,防止因其哭闹而出现针头脱落、反复穿刺问题。通过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医护操作次数,可避免交叉感染[4]。通过健康宣告,可提升家长认知度,助力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本次研究采用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可改善其黄疸症状,确保家长对我院提供的护理预警机制更满意,可普及。
参考文献:
[1] 陈文敏.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母亲需求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16):33-33.
[2] 胡金梅, 王珍.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018(026):181-184.
[3] 陈敏. SBAR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2):44-45.
[4] 赵伟, 薛云丽, 李玲,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家长参与早产儿护理的平行对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22, 20(2):46-47.